1-343辛酉(1681)秋堂款(陳豫鐘1669-1732) 紅高山雕辟邪鈕方印











 


(翻轉印文-石緣)






 (鈐印-石緣)




      陳豫鐘(1762--1806)字浚儀,號秋堂,錢塘(今杭州)廩生,溧於小學篆籀,皆得古法。清代書法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收藏書畫、古硯豐富,擅畫山水、松、竹、梅、蘭,嘗以篆法寫墨筆松竹梅卷,黃易為題歲寒圖三字。他還癖好金石文字,見名畫、佳硯,雖重值必購之。又精於墨拓,收集拓本數百種,為他創作帶來有利條件。他的書法得李陽冰法,遒勁挺拔,為人喜愛。摹印尤精。與黃易、陳鴻壽、奚岡齊名,稱浙派。篆刻學習丁敬,上追漢印,作品秀麗工整,有自己的風格,其邊款常作密行小字,頗為自負。卒年四十五。著有《古今畫人傳》、《求是齋集》、《求是齋印集》等。


 



 


2-344道光甲辰(1844)次閑款(趙之琛1781-1852) 黃高山凍淺浮雕螭龍紋方印














 


(翻轉印文-壹切惟心造)




 


(鈐印-壹切惟心造)



     趙之琛(1781-1852),乾隆四十六年生,咸豐二年卒,字次閑,號獻父、亦作獻甫,又號靜觀、寶月山人、寶月居士、南屏隱君、穆生、披香弟子等。浙江錢塘(杭州)人,為西泠八家之一。一生未入仕途,布衣而終。以詩文金石書畫自給自娛,自成一家:精研金石文字及考據之學,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之古器銘文多半為之手摹;亦工書善畫,花卉筆意瀟灑,媲美奚岡.書工篆、行、楷,極為工整,金文書法尤獨樹一幟;著有《補羅迦室集》、《補羅迦室印譜》。


 


 


3-345同治元年壬戊(1862)悲盦款(趙之謙1829-1884)紅灰壽山雕辟邪鈕方印











 


(翻轉印文-山雞自愛其羽)




 


 


 (鈐印-山雞自愛其羽)




    趙之謙(18291884),字益甫、撝叔,號鐵三、冷君,憨寮、悲庵、梅庵、無悶等,清紹興會稽人。天賦聰穎,好學深思,凡經史百家,無不博覽旁通,少年即補博士子弟。


       學專訓詁,尤好《公羊》,多明微言大義之學。師法謹嚴,論說精美,所撰金石、目錄、圖經、字說之屬,咸有條理。工詩、古文辭,尤擅書畫篆刻,初師丁敬,繼學鄧石如,取法秦漢,揉合浙派皖派之長,運用精篆八分之技,入於畫,通於篆刻,融篆刻、書法、繪畫三者之技於一體,而自成一家。著有《六朝別字記》、《悲隘居士詩剩》、《悲隘居士文存》、《四書文》、《補寰宇訪碑錄》、《江西通志》等存世。《紹興縣志資料》第一輯有載。


  他的篆刻開始學浙派,後來又學鄧石如一派,由於寫得一手好篆書,又擅長繪畫,在北京又致力於文字訓詁和金石書畫考證,所見極廣,篆刻突飛猛進,創造了自己的風格。


  他在我國篆刻藝術發展史上,貢獻很大,一是開闢了新的摹漢印道路。以漢印作為學習目標,是明清以來篆刻家所走的道路。趙之謙悟出了"漢印之妙,不在斑駁,而在於渾厚"。他就在"渾厚"二字上下功夫,不求"斑駁",而取光潔,突出個性。二是擴拓了印章文字的廣闊前景。無論是白文印或朱文印,在文字的取材上大膽吸取漢鏡、錢幣、權、詔、漢器銘文、磚瓦以及碑額等文字入印,使篆刻藝術更豐富了金石的內涵。三是大膽探索邊欄的藝術。白文印的四周出較寬的地位,以作邊欄;朱文印的邊欄或破或曲,或一邊無欄,形式不一。四是開創了印章邊款藝術的新紀元。他的邊款,有顏體,有一般行書,後來大量用魏體書法,或用生動的圖畫,有陰的、有陽的。邊款的文字有筆墨有刀,金石味很濃。


  他的篆刻不但對國內影響深遠,而且對日本也有重大的影響。




 


 


4-346丁丑(1877)印若款(翁綬祺生年約1857±15)紅壽山雕辟邪鈕長方印









 


(翻轉印文-子深長年)




 


 (鈐印-子深長年)




    翁綬祺,生年不確約1857±15/吳江人。字印若。工詩文,辛卯(1891)舉於鄉,後官廣西梧州、平安等縣。酷嗜金石書畫,尤精鑒古印,摹秦漢,古拙中含有秀潤。畫法四王,進窺宋元妙境。存世有《漢銅印笵考》。


 


 


5-347冰鐵款(王大炘1869-1924)黃高山凍雕辟邪鈕方印










 


(翻轉印文-肝鬲向人如冰如雪)




 


 (鈐印-肝鬲向人如冰如雪)



      王大炘(1869--1924年),江蘇吳縣人,字冠山,又字貫山,因治斯冰之學,又以鐵筆行藏,故號冰鐵,並為世人所習稱。一署巏山民,所居曰南齊石室、食苦齋、冰鐵戡。善篆刻,與吳昌碩(苦鐵)、錢瘦鐵向有"江南三鐵"之稱,篆刻初學浙派,後以秦漢為法,旁及皖派。大炘少居蘇州蕭家巷,二十餘歲移家上海,與鄭文焯、廉泉、端方、孫揆均、繆荃孫、章鈺、陶湘、蒲華、袁克文、吳永以及流寓上海的韓國貴族閔泳翊等交善。其印藝一時為官員、儒士、藏家所愛。所輯《冰鐵戡印存》五卷,多有這些名家的序跋與詩贊,受到高度評價。


 



 


6-348庚申(1920) 欣木款(高時顯1878-1952)紅花芙蓉雕辟邪鈕方印










 



(翻轉印文-月下聽泉)




 


(鈐印-月下聽泉)





     高時顯(1878-1952),字欣木,號野侯,杭縣人。時豎弟,清末舉人。以書隸、畫梅、治印著名。尤工畫梅,有“畫到梅花不讓人”之句。藏畫處名梅王閣,所藏古今名人畫梅極豐,稱“五百本畫梅精舍”任中華書局編審多年。卒年七十五。


 


 


 


 


7-349福盦款(王禔1879-1960) 黃壽山雕辟邪鈕方印










 


 



(翻轉印文-成性存存)


 




 


 


 


(鈐印-成性存存)





       王福庵(1879—1960),著名書法家、篆刻家。原名壽祺,後更名褆,字維季,號福庵,浙江仁和人,幼承家學,後與葉銘,吳隱等創設西冷印社。其書法造詣頗高。在金文、小篆、篆隸、隸楷上均獨樹一幟,成績斐然。尤獨創鐵線篆清麗雋永,影響深遠。篆刻嚴謹整飭而花老渾厚。出版有《王福閹書說文部首》、《福閹藏印》、《麇硯齋印存》等。


 


 


 


8-350醉石款(唐醉石1886-1969) 黃灰壽山雕辟邪鈕方印










 


 


 


(翻轉印文-任逸不羈)





 


 


 


 


(鈐印-任逸不羈)





       唐醉石(1885—1969),原名源鄴,字李侯、蒲傭,號醉龍、醉農、韭園、醉石、醉石山農、印匠、休景齋,湖南長沙人。幼隨外祖父謀生于杭州。博古多識,秦漢碑碣一入其目,真偽立判。善畫。工書法,篆書得力于兩周金石及秦刻石,隸書融會諸漢碑之長,書風靜穆古雅。精篆刻,宗秦、漢,受西泠八家影響頗深。存世有《醉石山農印稿》。


 


 



15-308. 暑假北上文物之旅-2.在玉市同一賣家所購得的8件老印石篆刻的收藏 (101.7.14) (附註篆刻家生平)        


   


    光華玉市之旅在陳先生攤位瀏覽完文物挑中兩件竹雕臂擱後,接著挑選印石篆刻。此次其所進印石又較之前的更多,外面擺放占滿一個桌面有百來件之多。問其是否還有石質較佳、印鈕雕工較好印石放在裏面?他就從裏面逐次掏出有附錦盒的較精價位較高的近二十件印石。其中幾件開價較高、石質較佳、印鈕雕工較好的是上海一教授老藏家所釋出。光初步逐一過濾看一遍後挑出還可以的印石,先擱一邊,就花了近一個小時,讓人眼花撩亂。看從裏面掏出有附錦盒的雖然石質較佳、印鈕雕工較好,但落款卻多數是小家或名不見經傳,價位卻高幾倍就不足取,只挑選落次閑冰鐵名家 兩方印石。反而擺放外面的有些石質較差、印鈕雕工較差,是名家落款,但真偽夾雜,是否有遺珠就需要仔細分辨?於是先辨認為老件印石,再看是否為名家落款及評估其邊款的雕工是否流暢俐落?印文的佈局章法、筆法、刀法有無名家格?再考慮影響收藏價值的其他各項條件----是否為閒章、外表品相、印鈕雕工好壞及石質優劣等,逐一檢視挑選出8件印石。逐一詢問其價位,再與兩件竹雕臂擱一起議價,依慣例購少數8折價,十件以上依大量價7折價成交。


    


     回來後逐一鈐印在印譜上作記錄及另一份空白宣紙上。整理清洗乾淨後,取出所有印譜書籍,並上網找有關落款的篆刻家生平資料,筆記在印譜鈐印旁,及註記在另一份鈐印紙上附在錦盒內當資料。此次8方印石邊款落款,全部找到作者出處資料及解讀出印文。再逐一拍攝照片存檔,並傳至部落格相簿供同好參考觀賞。這整個程序,竟整整花了近兩天工夫。


 


    個人向來主張所收藏文物,應將後天所加上任何污垢去除,恢復原先製作時狀態。是為了健康衛生考量,也是能回歸欣賞到原先的雕工紋飾,也能看清文物先天及後天的瑕疵,以及是否作舊或修補?


    


    在收藏印石篆刻過程中,需要印文鈐印出來,才能看到正面印文風格與內容,但老印章印文常因長年累積印泥,造成鈐印模糊不清情形。另外在檢視印文的刀法,以及檢視印泥是否油沁入印章內?和印面雕刻線條邊緣是否有因長期使用磨頓情形?來判斷有無老印自然使用及風化現象,也常因被印泥污垢所掩蓋。


    


     在去除印石印文篆刻的污垢實務中,常遇到無法去除印泥污垢難題,試過了市面所售清潔劑,後來發現老婆大人用來清洗廁所馬筒及瓷磚的---“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最有效,將其噴在印面上,等幾分鐘後,再以牙刷來回刷掉,連陳年的印泥污垢也能去除乾淨。若遇到上百年陳年累積的印泥,則以牙籤沾此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逐一加以剔除。特別提供此秘方給愛好印石篆刻的同好經驗分享,值得一試。


 


    如何鑑別印石材質?如何辨別篆刻印石的新舊?如何鑑定名家落款篆刻的真偽?如何評估印石篆刻的整體收藏價值?如何整理保養篆刻印石?有興趣進一步老了解印石篆刻同好,請到拙作部落格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old-juang/article?mid=10654&prev=12118&next=10623&l=f&fid=6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