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8小池款董洵 (1740-?)黃芙蓉雕辟邪鈕橢圓印







 



(翻轉印文-上下古今)



 


(鈐印-上下古今)


 


2-319胡钁(18401910)黃壽山雕辟邪鈕長方印











 


 


(翻轉印文-白雲道人)


 



 


(鈐印-白雲道人)



 


 



3-320壬戌(1862) 少蓋款(錢式1847-?) 大山石雕鼻鈕方印










 


 



(翻轉印文-三十六峰長周旋)



 


 (鈐印-三十六峰長周旋)


 


 


4-321石潛款(吳隱1866-1922) 高山硃砂雕辟邪鈕方印













 


 


(翻轉印文-心不厭精)


 


 (鈐印-心不厭精)




 


 


 


 


5-322趙石款(1874-1933) 豆耿平頂長方印









 


 



 


(翻轉印文-大道無門)


 



 


 


 



(鈐印-大道無門)




 


 


 


 


 



6-323乙卯(1915)福庵款(王禔1879-1960) 白芙蓉雕螭鈕方印


 









 


 


 


(翻轉印文-江山如此多嬌)


 


 



 


(鈐印-江山如此多嬌)


 


 


 


 


7-324戊午(1918)福庵款(王禔1879-1960) 白芙蓉雕螭鈕方印












 


 


 


 


 


(翻轉印文-山與人相見)




 


 


 


 (鈐印-山與人相見)


 


 


 


 


 



8-325戊寅(1938) 王禔款(1879-1960)鹿目田薄意雕三山中遊隨形印












 


 



(翻轉印文-永壽)


 


 


 


 


 (鈐印-永壽)


 


 


 


 


 



9-326醉石款(唐醉石1886-1969)帶黃皮白壽山薄意雕松鶴圖隨形印












 


 


 


(翻轉印文-知足)


 


 



 


 (鈐印-知足)



 


 


 


 


 



10-327己丑(1949)樸堂款(吳樸 1922-1966) 紅高山雕辟邪鈕方印








 


 



(翻轉印文-鳥語花香春濃)


 



 


 



 (鈐印-鳥語花香春濃)


 


 


 


11-328甲午(1954)印禪款(林千石1918-1990) 黃壽山雕辟邪鈕方印










 


 



(翻轉印文-實事求是)


 



 


 


 


(鈐印-實事求是)


 



15-272. 寒假北上文物之旅-二.在玉市同一賣家所購得的幾件老印石篆刻的收藏 (101.1.14-15) (附註篆刻家生平)        


 


     在陳先生攤位挑選完竹木雕文物後,接著挑選印石篆刻。此次其所進印石又較之前的更多,外面擺放占滿一個桌面有七、八十件之多。問其是否還有石質較佳、印鈕雕工較好印石放在裏面?他就從裏面逐次掏出有附錦盒的較精價位較高的十幾件印石。其中幾件開價較高、石質較佳、印鈕雕工較好的是一教授藏家所釋出。光初步逐一過濾看一遍後挑出還可以的印石,先擱一邊,就花了一個多小時,讓人眼花撩亂。看從裏面掏出有附錦盒的雖然石質較佳、印鈕雕工較好,但落款卻多數是小家或名不見經傳,價位卻高幾倍就不足取。反而擺放外面的有些石質較差、印鈕雕工較差,是名家落款,但真偽夾雜,是否有遺珠就需要仔細分辨?於是先辨認為老件印石,再看是否為名家落款及評估其邊款的雕工是否流暢俐落?印文的佈局章法、筆法、刀法有無名家格?再考慮影響收藏價值的其他各項條件----是否為閒章、外表品相、印鈕雕工好壞及石質優劣等,逐一檢視挑選出11件印石。再逐一詢問其價位,於是按慣例購少數8折價,大量價一起議價7折成交。    


   


     回來後逐一鈐印在印譜上作記錄及另一份空白宣紙上。整理清洗乾淨後,取出所有印譜書籍,並上網找有關落款的篆刻家生平資料,筆記在印譜鈐印旁,及註記在另一份鈐印紙上附在錦盒內當資料。此次11方印石邊款落款,全部找到作者出處資料。再逐一拍攝照片存檔,並傳至部落格相簿供同好參考觀賞。這整個程序,竟整整花了兩天工夫。


 


    個人向來主張所收藏文物,應將後天所加上任何污垢去除,恢復原先製作時狀態。是為了健康衛生考量,也是能回歸欣賞到原先的雕工紋飾,也能看清文物先天及後天的瑕疵,以及是否作舊或修補?


    


    在收藏印石篆刻過程中,需要印文鈐印出來,才能看到正面印文風格與內容,但老印章印文常因長年累積印泥,造成鈐印模糊不清情形。另外在檢視印文的刀法,以及檢視印泥是否油沁入印章內?和印面雕刻線條邊緣是否有因長期使用磨頓情形?來判斷有無老印自然使用及風化現象,也常因被印泥污垢所掩蓋。


    


     在去除印石印文篆刻的污垢實務中,常遇到無法去除印泥污垢難題,試過了市面所售清潔劑,後來發現老婆大人用來清洗廁所馬筒及瓷磚的---“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最有效,將其噴在印面上,等幾分鐘後,再以牙刷來回刷掉,連陳年的印泥污垢也能去除乾淨。若遇到上百年陳年累積的印泥,則以牙籤沾此“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逐一加以剔除。特別提供此秘方給愛好印石篆刻的同好經驗分享,值得一試。


 


如何鑑別印石材質?如何辨別篆刻印石的新舊?如何鑑定名家落款篆刻的真偽?如何評估印石篆刻的整體收藏價值?如何整理保養篆刻印石?有興趣進一步老了解印石篆刻同好,請到拙作部落格文章。http://tw.myblog.yahoo.com/old-juang/article?mid=10654&prev=12118&next=10623&l=f&fid=6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