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帶黃沁白翠玉鏤雕蝙蝠壽桃佛手三多紋如意吉子


(高4.5公分  4.8公分  1.3公分)















 



15-264.一件清帶黃沁白翠玉鏤雕蝙蝠壽桃佛手三多紋如意吉子的收藏 (100.12.10)


     


    此次賣家為虔誠佛教徒的師姐,台中市公園路玉市成立後就開始擺攤。她有著一雙巧手及創意,常把市面上一件非常普通的老玉片及老銀飾,以中國結巧妙裝飾成古色古香的佩飾。早期這些老玉片及老銀飾既便宜數量又多,每次到她攤位總是門庭若市,聚集一些愛好的婦女老顧客。但這幾年來貨源機幾乎斷絕,她大約一個月才來擺攤一次,與老顧客保持連繫。目前主要項目放在老天珠,雖然偶爾來,只要她一來設攤,就常有藏家及業者前來看貨。師姐為人實在,個性爽朗,待人相當客氣,縱然來客多時不曾購買,他仍然是笑臉迎接,讓來客不會有絲毫壓力。我對老玉片及老銀飾編成的佩飾及老天珠並不感興趣,但我逛玉市時,都會前去其攤位看看。偶爾她心血來潮會帶來其早期收藏的果核雕刻,或者早期她跟藏友交流的玉件,她開價相當實在,都是不還價或能打9折已是極限。這一二十年來向其購買並不多,早期曾先後向其購得幾件目前還列入收藏的精緻果核雕刻及清代玉件。


     


      (100.12.10)週六玉市文物之旅,經過其攤位發現她來設攤,特別過去寒暄。大略瀏覽一遍其桌面所陳列文物,都不是個人感興趣項目。問其是否有帶來舊藏?他表示今天剛好帶來幾件玉器,是一位老藏家剛託售的。於是逐一掏出鑑賞,看來都是開門入清老玉,但都是玉質差、雕工粗賣相差的。直到最後看到這件鏤雕三多紋玉飾,才覺得值得上手,看鏤雕蝙蝠壽桃佛手為三多紋,寓意多福多壽多子,雕工流暢簡潔有力,皮殼風化古樸,應是入清老無疑。於是上手詳加檢視:


.首先判斷其玉種:


   看玉色灰白,玉質內含白棉狀,本來懷疑是否為地方玉?但上手後手頭又有重量感,再經其同意以美工刀在背面死角試劃,為不入刀,表示硬度夠,排除為地方玉之可能。再由周邊帶有黃色色澤,懷疑是否為糖玉?或和闐玉入土受黃沁?但由玉質內含白棉狀及纖維結構和表面帶桔皮水波紋特徵,上手手頭又比新疆和闐玉沉手,判斷應為白翠玉材質。


.造型及紋飾:


   此白翠玉鏤雕玉件橢圓形,高4.5公分  4.8公分  1.3公分。鏤雕蝙蝠壽桃佛手為三多紋,寓意多福多壽多子,雕工簡潔有力。此種單層次鏤雕三多紋飾為清中期所流行工法及題材。


.由工具痕跡:


1.以放大鏡檢視其鏤雕斷面痕跡:


   古法鏤空雕均先以鑽桿將粗胚在線條交會處穿透對鑽很多孔,然後以線鋸拉絲透雕輪廓線條,會有明顯拉絲痕跡,細節不會拋光,其拉絲痕跡為在鏤雕斷面上,會留下許多拉絲平行線,斷面不會平整。


    近代所製用電鑽,只見鑽孔痕跡不見拉絲痕跡,有時會有明顯鋸齒狀,這是鑽孔磨掉一半所形成,鏤雕斷面上因以電動鑽頭打磨,所以較平滑有螺旋痕,沒有拉絲平行線痕跡。


    檢視此件符合以上特徵。在鏤空角落有鑽孔螺旋痕跡,鏤空線條斷面上拉絲痕跡,留下許多拉絲平行線,斷面不平整。


2.以放大鏡檢視其陰線雕痕:


    古法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慢工出細活邊緣光滑;新件只見連續長線,快速切割邊緣有崩裂情形。


    檢視此件紋飾陰刻線條,雕工俐落,線條邊緣光滑,由工具痕跡判斷應是古法砣輪雕琢,應是老件。


.由皮殼包漿:


     以放大鏡觀察其表面,若老件和闐玉表面有有製作拋光後自然凹凸高低的皮殼,及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


     近現代製品拋光是過於平整明亮的賊光,只有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以放大鏡觀察此件表面有製作拋光後自然凹凸高低的皮殼,但表面帶桔皮水波紋特徵,且表面經長期磨損風化或入土沁蝕形成霧狀失光情況,而非柔和寶光之濃厚包漿,在未被磨損風化死角,則現出明亮的玻璃光澤,判斷應為老件翠玉。


.沁色質變:


    一般再白的玉,經歲月空氣中風化及把玩手汗沁,均會留下帶黃顏色。此件黃沁白翠玉鏤雕蝙蝠壽桃佛手三多紋如意吉子有入土受沁痕跡,有帶黃沁歲月痕跡。


.看背面工法:


    宋遼金元明清鏤雕製品,有佩飾及帶飾及嵌飾三種。若佩飾應雕雙面工;若帶飾一般有邊框,背部為平面,四周會有鼻穿孔,供繫在皮革帶上;若是嵌飾一般沒有邊框,雖無鼻穿孔,但背面會向內挖空。曾檢視一些不開門鏤雕玉件,這類均為背部是平面,且四周沒有鼻穿孔。其中有邊框背部為平面,其形制應為帶飾,卻沒有雕鼻穿孔;另一種沒有邊框,也沒有雕鼻穿孔,其形制應為嵌飾,但背面為平面,沒有向內挖空。這些都要存疑?後仿者可能只看到圖錄上玉件的正面圖片加以仿製,沒有背面照片致忽略原器背面工法差異;或許有實物加以參考,卻為偷工不依原器將背面加雕鼻穿孔或向內挖空。這類背部為平面,且四周沒有鼻穿孔鏤雕玉件,極可能是早期或近現代所仿?


    以上純粹是依個人長期收藏經驗,檢視20幾年來所收鏤雕玉器,將開門及不開門予以分開,再將開門部分依宋遼金元明之年代排列。再逐一以放大鏡檢視皮殼包漿及工具痕跡,分析歸納後得到的初步結論,提供同好參考。特就教於對古玉學有專精的先進,不吝提供意見。


    此玉件為規整橢圓形,背面有向内凹,應為嵌件,判斷應為鑲玉如意其中配件吉子


 


整體評估:


     綜合以上判斷,此件帶黃沁白翠玉鏤雕蝙蝠壽桃佛手三多紋如意吉子,雕工簡潔有力,生動傳神,玉質溫潤,皮殼老化明顯開門,其鏤雕紋飾為清中期風格。清代如意吉子常見採用和闐玉材質,翠玉則較為少見,照說古董應物以稀為貴。可惜此翠玉為白色帶黃皮並未帶綠,在市場上較不討好。但玉質會透光還算不錯,若要價不高,還是值得列入收藏。


 


    於是詢問其年代?他表示從皮殼老化情況為入清開門貨。再詢問價格?他表示您是今天第一位客人,為討個好彩頭開個市,就開個實價給您。所開價位為老價格,相當和藹可親。但個人覺得玉質玉色以翠玉來看不是很滿意,提出8折議價。她表示此件為朋友本週剛託售,原只加一成佣金,若您合意,就依委託實價,最後依她的意思9折價成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