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哥窯灰青釉筒爐(8.1公分,外徑9公分)


 


















 


15-198.一件清哥窯灰青釉筒爐的收藏(99.12.25)   


 


         目前有許多收藏家,因個人經濟問題,或收藏到一定量或玩了一段時間想脫手變現,到玉市擺攤,或利用網拍釋出藏品。此次的賣家,原先就是文物藏家,十幾年來就是玉市常客,常在玉市見到其身影,不過雖常見面,只是點頭之交,並沒有深交。近年來經濟不景氣,開始其玉市擺攤玩票性質,斷斷續續在玉市擺攤。其所展售文物多元化,以壽山石、清白玉及瓷器為主,東西雖不多,但都是開門貨,等級大部分是屬中級,偶爾有中上等級,經詢問價位後,都覺得是收藏價,不得不放棄,至於精品則尚未見到。他擺攤兩年多,只跟他買過幾件小品。每週六上午我到玉市文物之旅,若他有擺設會到其攤位瀏覽,他為人隨和有禮貌,不會亂批評其他賣家所賣出東西,因此我每次有新購文物,都會掏出來現寶,一起鑑賞研究。     


   


        (99.12.25)週六玉市文物之旅到其攤位逛,看攤上除了擺放玉件外,還有幾件明清瓷器和幾件宋元龍泉窯青瓷,他是台中市公園路玉市少數有賣開門老件瓷器攤位。他表示早期就從入清老件瓷器開始收藏,目前攤上老件瓷器都跟老藏家交流來的。看那幾龍泉窯青瓷,有貫耳瓶及碗和雙魚洗,看造型、釉色及胎土,都有宋元風格特徵,但釉面都霧狀,沒有龍泉窯老瓷應有的寶光。他表示這幾件龍泉窯都來自同一藏家,這藏家表示這批貨都是海撈瓷器,在海水受沁蝕,表面附生牡蠣,出水後再加以清除,所以釉面光澤受損。詢問其價位,覺得海撈瓷器釉光受損,並不算便宜,只有放棄。倒是看到此件哥窯灰青釉筒爐,造型典雅,仿哥窯開片,釉色為灰青,釉面肥厚瑩潤似玉,釉面及口沿有明顯長期使用所留下來磨損痕跡,以手去觸摸釉面有老件瓷器的滑順不留手感,應為入清老件。


上手詳細檢視:


1.造型:


        8.1公分,外徑9公分。筒爐造型規整典雅,此種筒爐,從宋代到明清為瓷器所常見。


2.胎土底足:


        爐內底不施釉,爐內壁有明顯螺旋紋,底足露胎工整,胎土灰色,以手敲擊為沉悶聲,像陶器聲,不像瓷器燒結瓷化良好的輕脆聲。


3..釉色及釉面:


         仿哥釉開片,釉色為灰青細開片,釉面平滑肥厚瑩潤似玉,黑色及淡褐色和無色開片線條交錯,相當雅緻。


         無論高仿技術如何高,瓷器釉面的瑩潤寶光是無法仿製出來。它是釉面經歷上百年風化,所產生自然柔和光澤,就如同古玉的皮殼包漿光澤一樣。瓷器行家都知道,新製的瓷器釉面都會放出強烈的浮光燥光,行話賊光。於是業者為了怕穿幫,會以酸液化學物浸泡,或者以茶水加少許鹼煮一段時間來進行殺光,把其賊光咬掉去除,但釉面也失去光澤,內行人一看就知道是仿品。另外也有用皮打磨器身去除其賊光,但行家以放大鏡一看就現形了,其所留下來是規則性平行條紋的磨損痕跡。而老瓷器在經上百年自然使用下,會被空氣中含矽粒子磨損,其造成的磨損痕跡是不規則交叉,深淺大小不一。


        此哥釉瓷爐釉色為灰青色,釉面肥厚散發出瑩潤寶光。爐面及口沿,有明顯老件能觀察到,長期使用所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露胎底足也順手,不像新品粗糙會扎手。上手以手去觸摸釉面有老件瓷器的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


         


綜合評估:


         由以上筒爐造型規整典雅,底足修胎規整,釉面肥厚瑩潤,開片交錯有秩各方面判斷,此哥釉筒爐符合清哥釉瓷器特徵。但胎土灰色,以手敲擊為沉悶聲,像陶器聲,不像瓷器燒結瓷化良好的輕脆聲。到底是清代地方窯製品,還是日本製品,頗為懷疑?原因是日本人一向喜好中國單色釉瓷器,從古就仿製類似中國瓷器的釉色及造型,但因缺乏高嶺土瓷土,最早是使用陶土製作的。雖有此懷疑,但此爐造型典雅,釉色及開片雅緻,為老件無疑,若價位合理,應可納入收藏。


 


         於是詢問其年代?他表示此件為入清老件無疑。提出此爐胎土為灰色,以手敲擊為沉悶聲,像陶器聲,不像瓷器燒結瓷化良好的輕脆聲,懷疑是古代日本仿哥窯的陶器製品?他表示此爐來源為早期來自大陸,而非日本,應該是大陸地方窯製品。再問其價位,他表示給您開個開市不還價的最低價位,所開價位相當合理,於是少見未殺價成交。此哥釉筒爐是賣家所稱清代地方窯製品,還是我所懷疑的古代日本仿哥窯的陶器製品?尚請對陶瓷器學有專長的同好不吝提供高見。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