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丙寅年(1806)朱堅刻山水圖竹節印







 


(印文翻轉-一年好景)




 



15-124.一件清丙寅年(1806)朱堅刻山水圖竹節印(一年好景)的收藏收藏(99.5.29)   


   


           此件竹節印賣家約十年前就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中擺攤,來自大陸單幫的夫妻檔,是少數親自往大陸鄉下找貨的業者。由先生專門回大陸找貨,攤位主要由妻子看顧,是玉市少數大陸單幫客有賣老的文物。在早期其進貨還有部分是老件,當時跟他買進不少民初珠山八友彩瓷,是我民初彩瓷主要來源之一。但近年來大陸經濟蓬勃發展文物市場熱絡,其在大陸貨源已不易找,縱然找到其開價也比帶回台灣能賣出的價位還高,所以已近四年未向其買過民初珠山八友彩瓷。至於其所進其他瓷器、玉器、銅爐及雜項,也是每況愈下,要找到一件開門老件,工藝水準還可以的已不易,更不用談價位是否可以接受了?因此每週六玉市文物之旅,都會到其攤位上瀏覽,但都純欣賞,已近四年未向其交易過。


 


           (99.5.29)本週六玉市文物之旅,在其攤位上看到幾件竹雕,他表示這批貨是其父親早期所收,現在大陸已找不到老竹雕可買了。看完這批竹雕,都匠氣十足,就甭探究其新舊。倒見此竹節印的朱堅落款讓我動心,印象中嘉道年間製作包錫鑲玉紫砂壺及銘刻梅花和詩文的名家朱石楳本名就是朱堅


 


 猶記得十幾年曾在玉市一住中興新村的老革命榮民攤上,見過一把石楳刻梅花和詩文包錫鑲玉紫砂壺,所刻梅花和詩文相當俐落流暢,胎土作工也符合年代風格,是到代開門真品,要價兩萬多也合理,曾找梁兄去掌眼也認為開門貨。個人雖有收藏紫砂壺,但覺得此種包錫作法太匠氣,多此一舉致無法買來依傳統方式養壺,收藏此種包錫只能著重在骨董價值及名家篆刻,而非茶壺的實用性。而且此壺內部紫砂胎有碰裂痕跡,再加上這老革命要價很硬堅持一萬多價位,後來被其他行家買走。事隔十餘年了,偶爾和梁兄談起此事,徒留嘆息!


 


          朱堅是否為朱石楳?在當時並沒有把握。看其外表留下陳年污垢及自然老氣,似乎為老件,再初步看雕刻山水圖案及落款文字也俐落流暢。於是上手詳加檢視,拿出放大鏡檢察其斷面,外表為黑色污垢所掩蓋,致看不太清楚其竹絲的點狀是否明顯突出來斷代?但應是老件。再以放大鏡檢察其雕刻痕跡,也是有陳年污垢自然累積,但因污垢遮蓋,致無法看出雕刻痕跡的新舊。再看表面皮殼包漿,表面留下自然污垢,但因長年未加把玩,已無光澤,顏色也較暗淡,但可確定為入清老件。於是問其年代新舊,回答當然是老的,再問其價位,開價雖比其他雜項業者低,但覺得比預期的他平日所會開出價位還高。若為嘉道年間名家朱石楳到代真品,當然是物超所值;若為其他查得出的小名家則物恰其值,但若為名不見經傳的文人,則較無此價值。於是不按平日行情殺八折價,直接下殺2/3折價,他表示已很久沒有跟我交易過,加上今天您是第一位客人,為討個好彩頭開個市,就讓您收藏。


 


          竹木牙角雕經百年傳世使用,常在表面留下污垢,堆積在表面及雕刻深處,使原先細微雕刻被掩蓋看不清楚,此竹節印亦不例外。於是以含蠟具有清潔及保養兩種功能的碧麗珠噴灑 ,再用牙刷來回清洗,但因年代久遠,污垢堆積深厚仍然無法去除。只好下更猛藥,以牙刷沾中性洗碗精,來回刷動,再以清水清洗,但切忌浸泡水,看到整個臉盆流出黑黃色污水,整件竹雕變成較淺顏色,拿在手上表面有種滑溜感覺,此種滑溜感依個人經驗只有在清洗百年以上竹雕文物才有此感覺。雕刻凹處部份則以牙籤沾洗碗精,將其間污垢慢慢逐一挑除。再以廚房菜瓜布沾中性洗碗精,磨擦去除竹節印頂面及印面斷面污垢,讓斷面竹絲顯現出來。嚴禁將竹木材質文物整個浸泡水,會因溼漲乾縮,產生嚴重的裂痕。以乾毛巾擦乾晾乾再以豬鬃毛刷不斷的來回刷動及把玩,使其表面色澤逐漸加深成褐黃光澤。


經詳加檢視:


1.看表面皮殼及包漿


        老件包漿的光澤,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皮殼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新仿是拋光上蠟的賊光,以放大鏡看新件表面是同方向打磨拋光規則性痕跡。


         此件經把持後,逐漸恢復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皮殼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2.看表面色澤


        未上漆的老件表面色澤淺黃、棕黃、棕紅、褐紅、褐黑色,其形成為當初染色防腐處理,再加百年以上把玩摩挲,就像日常生活中竹椅、竹習器物,因長久使用所呈現自然色澤及光澤,在常磨擦與死角間會形成濃淡之分,且中間有的過渡色。老竹雕表面色澤會比凹陷部分深。


        新仿的是新染上,顯得不自然,色澤一致,無濃淡之分,更無過渡色。這些上漆作舊新仿品以及舊上漆的老竹雕,表面顏色會因硬度密度大,漆料不易附著而較薄,色澤較淺,漆料會堆積在陰刻凹陷部分,形成較深色澤。


         竹雕一般年代越久色澤越深,明末---褐黑、褐紅、清初---棕紅、清中---棕黃、清末---淺棕黃


         此件外表為黑墨汙沁無法洗掉,底色皮是棕黃色澤,色澤老化自然,由棕黃色皮判斷應為為清中晚期色澤。


 3.以手摸撫雕刻表面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會磨掉稜角,變得柔順,不礙手。新仿竹雕摸過會扎手。此件表面柔順不礙手。


4.看雕刻凹處所留污垢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在雕刻凹處會日積月累留下污垢,此污垢相當結實,以針挑也不易去除。


      新品當然無此污垢,有的會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但此掩蓋噴洒碧麗珠後,以牙刷刷過很容易去除。


     此竹節印表面雕刻凹處積累污垢,經整理已相當乾淨。


5.看竹雕斷面


          老件竹雕,因竹絲硬度密度比竹肉大,經上百年以上風化,熱漲冷縮及濕度變化,竹肉收縮大於竹絲,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越久落差越大,竹絲的突出點晶瑩半透明如琥珀色。老竹雕筆筒及臂擱斷面,可能被污垢所掩蓋,但常磨擦處會露胎可供研判。


      新仿竹雕斷面無污垢,未受長期風化,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在同一平面,並無突出情形,竹絲的斷面的點顏色較淺,沒有晶瑩半透明感。


          此件以放大鏡觀察其頂面及印面竹絲的斷面,看到竹絲點突出竹肉,成烏黑但還未成琥珀半透明狀,也還未成破裂狀,竹肉中也還沒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以此風化特徵判斷此竹根印年代應在清中晚期---嘉道年間。


6.看雕刻凹面


         老件竹雕雕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面竹絲會較浮出,竹肉會收縮成條狀溝槽。


       新品雕刻凹面將染料清除後,其顏色變淺淡,無包漿 ,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平,外露的側面竹絲與竹肉平。


        此件竹節印雕刻凹面以放大鏡觀察,符合以上老件竹雕特徵,但因係淺陰刻只在表層,未深入竹肉層,所以看不到竹絲斷面的點突出情況。


7.看落款及構圖風格:試圖從現有書籍及上網搜尋有關朱堅竹雕及印石篆刻作品圖片,均無所獲,只找到幾件石楳落款刻梅花和詩文的包錫鑲玉紫砂壺圖片,因找不到山水圖案及落朱堅款圖片,無法進行比對。但此竹根印所雕刻山水圖案及落款文字相當俐落流暢,有名家格。


      


         綜合以上判斷此竹根印,其雕刻山水圖案及落款文字相當俐落流暢,有名家格。再根據其風化特徵判斷其年代應在清中晚期---嘉道年間,是符合朱石楳所活躍年代及其落款丙寅年(1806),是有極大可能是其作品。以此價購得,算是物超所值!


   


     


 


朱堅生平  


 清代嘉慶、道光間(1796-1850)人。字石梅,一作石楳,又作石眉、石某。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卒不詳。與沈存周齊名,清中後期制壺名家,以精錫製成茗壺,作砂胎錫壺,為其創製。所作砂胎色壺將紫砂與錫、玉、木等材質相結合製壺,為紫砂工藝另辟蹊徑,受到人們的喜愛。工鑒賞,多巧思,能畫,善墨梅,具蒼古之致,兼長人物花卉。篆、隸、行、楷,均勁逸有風緻。尤精鐵筆,竹、石、銅無不工。著有《壺史》,嘉、道以來名士題詠殆遍。清·蔣茞生《墨林今話續編》:“朱石梅堅,山陰人,工鑒賞,多巧思。沙胎錫壺,是其創製。著有《壺史》一冊,嘉、道以來,名士題吟殆遍。”民國·談溶《壺雅》續(《國學論衡》1934第四期):“朱石梅()以壺錫名於時,間作砂壺,亦殊精雅。夢園藏其“朱泥笠樣”一壺,用陳曼生銘,而署石梅款,把下有“彭年”二字小印,底有“有味無味齋”印。夢園雲:由徠以茶事名齋者,罕有若是之典雅。”朱堅卒年七十餘。《墨林今話續編》、《廣印人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