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青灰白玉透雕秋山雙鹿



















 

翻拍自"玉器鑑賞書籍---元代長條形玉飾件


 





 



 


 


 



15-56.一件帶青灰白玉透雕秋山雙鹿的收藏(98.12.5)


 


         小吳為高中教過的學生,其父親為熟識的資深藏家,以收藏清代瓷器及明清銅爐為主,小吳在耳濡目染下喜愛上古文物,不過他興趣以可隨身把玩、容易攜帶的古玉為主,退伍後就在北中南各玉市擺攤,除了傳世白玉外,也賣高古出土玉器,在網拍還成立一個” XX”賣場。因所賣古玉開門,開價實在,經營的有聲有色。偶爾向其購置一些雕工及玉質還不錯的老件小品玉器。


 


         (98.12.5)週六玉市文物之旅,到其攤位逛,小吳拿出此灰白玉透雕秋山雙鹿來推薦,表示雕工還不錯,玉質溫潤,是民初老件,可惜玉色不夠白,偏青灰色,但要價不高。上手一看相當眼熟,上個月曾在網拍見過此件,當時看其雕工有遼金秋山風格,玉質還不錯,還標明為老件,要價不到萬元,若是老件算物超所值,於是列入追蹤。但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加上仿古技術進步,古文物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特別是古玉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年代新舊是不可能的任務,還是要靠親自上手。且經詢問賣家並不提供鑑賞期,因此不敢冒險進行議價購買,以免繳了大筆學費,過一循環就下架不見了。小吳表示此件上月交北部同行販售未賣出,才收回自己擺,若自己老師有意,願以最低價割愛,所開價位的確比網拍起標價低。於是上手詳加檢視:


.由工具痕跡:


1.古法鏤空雕均先以鑽桿將粗胚穿透對鑽很多孔,然後以線鋸拉絲透雕輪廓線條,會留下拉絲痕跡,內部細節不會拋光。近代所製用電鑽,只見鑽孔痕跡不見拉絲痕跡。此件可見拉絲痕跡。


2.正面陰刻曲線條,古法是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近代所製用電鑽一氣到底連續長線。此件曲線可見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


3.以放大鏡檢視其陰線雕痕,古法是以砣輪慢工出細活,雕刻邊緣打磨平光亮,不會在線條兩邊留下崩裂痕及粗糙痕跡。現代工是以快速的電動機械工具所雕製,過於俐落且在陰線兩側留下明顯平行的粗糙痕跡,在下刀表面留下崩裂痕。此件雕刻邊緣打磨平光亮,在線條兩邊沒有崩裂痕及粗糙痕跡。


. 由皮殼包漿:


1.以放大鏡觀察其表面,老件有自然凹凸高低情況的皮殼,及柔和寶光的包漿,能觀察到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新製品表面拋光是過於平整,及明亮的賊光,只有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此件為有自然凹凸高低情況的皮殼,及柔和寶光的包漿,能觀察到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


2.老件在死角應留下除不掉汙垢,此件在縫隙看到自然的汙垢。


         綜合以上判斷,此件為以古法砣輪所製作,應為老件無疑。但究竟是民初或者有到元末明初,甚至到遼金年代,個人認為其秋山鏤刻雖為遼金風格,若是遼金年代或元末明初就應是出土古玉,則應留下沁痕,此件並無任何沁痕。而且在傳世秋山透雕玉器,常見爐頂及帶板,並未見此形制,再加上其皮殼包漿雖是老件,但不過很明顯濃厚,因此推斷其為清末民初仿遼金秋山風格應屬合理。以萬元以內購得,也算物超所值,所開價位已算優惠,就納入收藏。


 


         回家後看到此件帶青灰白玉透雕秋山雙鹿,在鏤雕死角留下深色汙垢相當礙眼。於是拿出前陣子古玉同好所推薦秘方---專門清洗深入食器凹槽細縫的泡舒,是由耐斯公司所生產PAOS系列產品---泡漬霸,號稱其主要成分天氣椰子油醇界面何活性劑,與水接觸即釋放活性氧,能有效帶走頑強污垢。加水稀釋浸泡約半小時後,果然深色污垢不見了,玉器變潔白了,但在鏤雕死角卻留下白色粉狀,以牙刷刷洗不掉,還是相當礙眼。於是再以削尖的竹籤沾穩潔清潔劑,慢慢逐一清除,速度相當慢,終於將頑垢完全清除乾淨,玉器變成潔白煥然一新。


 





 


後記:

     原判斷此透雕秋山雙鹿為清末民初仿遼金秋山風格,但後來翻閱"玉器鑑賞一書,在上卷第211頁竟然在發現一件長條形玉飾件,鏤雕兩隻頭獨角獸首似鹿又似羊,其斷代為元代。於是拿來詳細比對,其型態及姿勢相當類似,再度以放大鏡觀察其表面,發現其自然凹凸高低情況的老件皮殼,及柔和寶光的包漿濃厚,應不只清末民初年代,有可能到元代。若以民初較低價位,購得元代玉件,將是翻兩翻的物超所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