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叟款(丁敬1695-1765)高山花凍雕子母獅紐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頓丁款(丁敬1695-1765)黃壽山雕雙螭紐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天驚地怪見落筆)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蔣仁款(1743-1795)黃壽山雕辟邪紐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壽昌)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小松款(黃易1744--1802)白壽山雕麒麟紐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顧景獨醉)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黃易款(1744--1802)黃高山凍雕辟邪紐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越不聰明越快活)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秋盦款(黃易1744--1802)黃壽山雕獅紐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抱琴臥香)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秋盦款(黃易1744--1802)黃壽山素頂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出入大吉)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小松款(黃易1744-1802)豆耿平頂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秋盦款(黃易1744--1802)豆耿雕異獸紐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心不貪榮身不辱)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奚岡款(1746-1803)白壽山素頂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平地家居仙)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曼生款(陳鴻壽1767-1822)黃壽山雕羅漢紐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作偽心勞日拙)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曼生款(陳鴻壽1767-1822)黃壽山雕辟邪紐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借我逍遙過十年)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曼生款(陳鴻壽1767-1822)褐黃壽山薄意雕山水圖隨形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延年)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次閑款(趙之琛1781-1852)黃壽山淺浮雕山水人物圖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可意湖山留我住斷腸煙水送君歸)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次閑款(趙之琛1781-1852)黃高山凍雕獅紐方印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翻轉印文-談閒飛白酒半淖紅)

6-1清中篆刻浙派西冷八家生平介紹及作品收藏

 

 

     

 

中國篆刻藝術,發展到清代乾嘉年間,出現了西冷八家,西冷八家是盛行的著名篆刻流派之一,是浙派的代表。興起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由丁敬創始,繼起的有蔣仁、黃易、奚岡等人。黃易是丁敬的學生,蔣仁和奚岡也都師法丁敬,四人的篆刻風格比較接近,但又各具特色,蔣仁以樸拙取勝,黃易和奚岡則以秀逸著稱。因為他們都是杭州人,所以後世合稱為西冷四家。又有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繼之而起,由於他們都是浙江杭州人,因此後人就把他們連同效法他們藝術風格的印家,總稱為浙派。丁敬等八人各具成就,合稱西冷八家

 

 

 

 

西冷八家 

  

    在漫長的篆刻發展過程中,各種風格各異的流派以及為數眾多的篆刻家層出不窮。

 

     印學到了丁敬的時代,有不得不變的趨勢,印壇中『江和日下』的狀況,隨著丁敬的出現重獲生機。他和他領導的『浙派』開創了新的風格,一改當時的陋習。丁敬博學好古,精于鑒賞,尤精金石文字考據。在篆刻上,他吸收各代的精華,以碎刀治印,于漢印基礎上,借鑒明代諸家長處,自辟蹊徑,創造出一種高古、雄健的印風。于文彭、何震外別樹一幟,成為浙派開山祖,西泠八家之首。蔣仁篆刻宗法丁敬又有所發展,作品蒼勁簡拙,自有創格。而且西泠四家中,惟有蔣仁的做人風格可與丁敬相頡頑。黃易篆刻受業于丁敬,且專研金石之學,所作閒雅遒勁,有濃郁的金石味,深得丁敬賞識。他有一句刻印心得『小心落墨,大膽奏刀』被篆刻界奉為名言。奚岡及侍丁敬,治印得丁敬之傳,具體而微,無丁敬之豪健,秀逸之氣躍於紙上,風格與黃小松接近。

 

    中國篆刻藝術,發展到清代乾嘉年間,出現了西冷八家:丁敬(西元1695—1765年)、蔣仁(西元1743—1795年)、黃易(西元1744—1802年)、奚岡(西元1746—1803年)、陳豫鐘(西元1762—1806年)、陳鴻壽(西元1768—1822年)趙之琛(西元1781—1852年)和錢松(西元1818—1860年)。他們以丁敬為代表,又分為前、後四家,二百餘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外印壇。

 

    “西冷八家曾是盛行的著名篆刻流派之一,是浙派的代表。興起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由丁敬創始,繼起的有蔣仁、黃易、奚岡等人。黃易是丁敬的學生,蔣仁和奚岡也都師法丁敬,四人的篆刻風格比較接近,但又各具特色,蔣仁以樸拙取勝,黃易和奚岡則以秀逸著稱。因為他們都是杭州人,所以後世合稱為西冷四家。又有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繼之而起,由於他們都是浙江杭州人,因此後人就把他們連同效法他們藝術風格的印家,總稱為浙派。丁敬等八人各具成就,合稱西冷八家

  

     浙派崇尚秦漢璽印,刀法上成功地應用澀堅挺的切刀,來表現秦漢風貌,以其古樸雄健的風格有別於皖派諸家的柔美流暢,所以有(皖派)陰柔而浙()陽剛的評論。浙派藝術支配清代印壇這一個多世紀,影響極深遠。

 

 

 

 

西冷八家生平介紹

 

1.丁敬(1695—1765年)

         字敬身,號鈍丁,又號硯林、梅農、清夢生、玩茶翁、玩茶叟、丁居士、龍泓山人,硯林外史、勝怠老人、孤雲石叟、獨遊杖者等別號,浙江錢塘(杭州)人。自幼家貧,以賣酒為業,終身淡薄功名不願仕宦,博學好古,精於鑒賞,對秦漢銅器、寧元名跡,珍本秘笈,能辯識其真贗,只要有能力,他都傾囊而收之。

        終生不仕,在揚州、杭州兩地與文人相交往,金農友善,常相唱和。。工詩善畫,喜收藏金石碑版,尤精篆刻。其篆刻師承漢印,旁涉文彭、何震,善用切刀、碎刀,字畫鋒棱具見,古拗峭折。又善於章法佈局,其字或方或圓,方圓結合,變化較多,風格古樸渾拙 。其印章邊款多為楷書 ,單刀直刻 ,古趣盎然,深得文人喜愛 

         丁敬詩造語奇堀,最工長篇;一生清貧,又好金石,工篆刻,家富收藏,篆刻宗秦漢,又不囿成規,擅長以切刀法刻印,蒼勁質樸,獨樹一幟,開浙派之先河,為時所稱。印譜為西泠八大家之首,海內奉為圭臬。善寫梅,亦擅蘭、竹、水仙。著有《龍泓山館詩鈔》,《清史列傳》,《武林金石錄》,《硯林詩集》等傳於世,其印收入《 西泠四家印譜》。浙派興起於清代中葉,與皖派一起被稱為清代最主要的兩大流派,其開山祖就是丁敬。

 

 

 

 

 

2.蔣仁(17431795) 

         篆刻師法丁敬,參以己意,於流利中見樸茂,且以顏體行楷刻側款,別有風致。與丁敬、黃易、奚岡齊名。為西泠八家之一。兼善書法。

           原名泰,字階平,以得蔣仁銅印,遂改名,別號吉羅居士、女狀山民,仁和(今杭州)布衣 。性孤冷,寡言笑,終身罕與世接。工書法,絕不趨俗韻,彭紹升推為當代第一。其書由米上窺二王,參學孫過庭、顏真卿、楊凝式諸家,興到時,如以墨沈傾紙,幾難辨字,而見者莫不傾倒。畫擅山水,有幽逸趣。時亦清雅拔俗。篆刻以丁敬為宗,蒼勁中別饒逸致,得意之作,直可抗衡。兼善刻竹,嘗制一竹制婦人像,以布帕裹首,跨一鹿,衣褶極簡古,鹿足趾刻蔣仁二楷書,與平日墨蹟相類。卒年五十三。為西泠八篆之一.兼善書法

         家境貧寒,一生與妻女過者超然世俗的簡樸生活。書法師顏真卿、孫過庭、楊凝式諸家,擅長行楷書。篆刻非常佩服丁敬,師法其法,並能以拙樸見長,有所發展。于蒼勁中甚得古意,別具天趣。所刻行書邊款,得顏體書法之神,蒼渾自然,別有韻致。平生性情耿介孤冷,不輕易為人奏刀落筆,故而流傳作品不多。

 

 

 

 

3.黃易(1744--1802

         浙江仁和(杭州)人。浙派。字大易、大業、號小松、秋盦、秋庵、秋影庵主、散花灘人、蓮宗弟子、寓林後人。齋堂為小松齋、尊古齋、秋景盦、秋影盦、小蓬萊閣、種德堂。黃樹穀之子,以孝聞。監生,官濟南同知,勤於職事。工詩。富收藏,甲於一時。擅長碑版鑒別考證。繪畫,山水法董源、巨然,淡墨簡單有金石韻味;花卉,宗惲壽平,饒有逸致。書法最精隸書,結體參鐘鼎法,頗古雅。篆刻師事丁敬,與之合稱「丁黃派」。西泠八家之一,人們一般習慣把丁敬、蔣仁、黃易、奚岡四個人稱為前四家。篆刻較丁敬又有創新,有「蔣仁尚拙,黃易尚巧」之說。他的「小心落墨、大膽奏刀」,深得個中三昧。存世有《秋影庵主印譜》、《小蓬萊閣金石文字》、《武林訪碑錄》、《種德堂集印》、《岱岩訪古日記》、《嵩洛訪碑日記》。

 

 

 

 

 

4.奚岡(17461803

          又作奚九,初名鋼,字純章,後字鐵生,號蒙泉、蘿庵,別號奚道人、散木居士、冬花庵主等,錢塘人。祖籍安徽歙縣,從小隨父親寓居錢塘。清代著名篆刻家和畫家。奚岡工于書法,行書、草書、篆書無一不精。他九歲時就能寫隸書,從少年時代起就在地方上享有盛名。乾隆皇帝曾多次巡遊江南,浙江督撫為迎接聖駕在西湖岸邊建造了一座行宮。由於奚岡的名氣較大,地方官員就請奚岡前去宮內作畫,卻遭回絕。總督在一怒之下,就派人執械將他押至行宮。奚岡不畏權勢,堅決地說:“焉有畫而系之者?頭可斬,畫不可得!”總督的幕僚十分欽佩他這種勇氣,贊道:“爾非童生,乃鐵生也。”此後,奚岡便以“鐵生”為號。

         奚岡藝術成就最大的是篆刻和繪畫。在篆刻上,他宗法秦漢古印,推崇丁敬,筆法拙中求放,佈局善變,古樸雄健,並善用切刀,開創了浙派篆刻陽剛之風。奚岡是浙派印人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他與丁敬、蔣仁、黃易齊名,號稱為“西冷四家”。此後,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人相繼崛起,合稱“西冷八家”。奚岡在繪畫上也有很高造詣,堪稱名重一時。他的作品氣韻生動,骨肉俱備,譽滿大江南北。山水畫取法于婁東,清雅秀潤;竹石花木,則超雋有元人之意,自成逸韻。四十歲後,他的名聲就更是如日中天。其代表作有《春江棹舟圖》、《溪山素秋圖》、《溪山秋靄圖》等。

         奚岡生性僻介,終生不仕,一生以布衣而終。著有《冬花庵燼餘稿》三卷。

 

 

 

 

 

5.陳豫鐘(1762--1806

          字浚儀,號秋堂,錢塘(今杭州)廩生,溧於小學篆籀,皆得古法。清代書法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收藏書畫、古硯豐富,擅畫山水、松、竹、梅、蘭,嘗以篆法寫墨筆松竹梅卷,黃易為題歲寒圖三字。他還癖好金石文字,見名畫、佳硯,雖重值必購之。又精於墨拓,收集拓本數百種,為他創作帶來有利條件。他的書法得李陽冰法,遒勁挺拔,為人喜愛。摹印尤精。與黃易、陳鴻壽、奚岡齊名,稱浙派。篆刻學習丁敬,上追漢印,作品秀麗工整,有自己的風格,其邊款常作密行小字,頗為自負。卒年四十五。著有《古今畫人傳》、《求是齋集》、《求是齋印集》等。

 

 

 

 

 

6.陳鴻壽(17681822

         清代篆刻家。字,號曼生、種榆道人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嘉慶拔貢,曾任溧陽知縣、南海防同知。工詩文、,善制宜興紫砂壺,人稱其壺為曼生壺。書法長於行、草、篆、隸諸體。篆刻師法秦漢璽印,旁涉丁敬、黃易等人,印文筆劃方折,用刀大膽,自然隨意,鋒棱顯露,古拙恣肆,蒼茫渾厚。為西泠八家之一。有《種榆仙館摹印》、《種榆仙館印譜》行世,並著有《種榆仙館詩集》、《桑連理館集》。

 

         陳鴻壽於藝術涉獵廣泛,而且造詣極高,是清代藝壇一代大師。他的篆刻師法秦漢璽印,旁及丁敬、黃易,印文筆劃方折,用刀大膽,自然隨意,擅於切刀,刀法縱肆爽利,對後來取法浙派者影響頗大。是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陳鴻壽的書法則以隸書最為著名。他廣泛學習漢碑,尤其善於從漢代摩崖石刻中汲取營養,在用筆上形成了金石氣十足、結體奇特的個人特色,筆劃圓勁細插,意境蕭疏簡淡,較之以往的隸書具有狂怪的特點。繪畫精於山水、花卉。 

 

 

 

 

 

 

7.趙之(1781-1852)
  乾隆四十六年生,咸豐二年卒,字次閑,號獻父、亦作獻甫,又號靜觀、寶月山人、寶月居士、南屏隱君、穆生、披香弟子等。浙江錢塘(杭州)人,為西泠八家之一。一生未入仕途,布衣而終。以詩文金石書畫自給自娛,自成一家:精研金石文字及考據之學,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之古器銘文多半為之手摹;亦工書善畫,花卉筆意瀟灑,媲美奚岡.書工篆、行、楷,極為工整,金文書法尤獨樹一幟;著有《補羅迦室集》、《補羅迦室印譜》。

         篆刻早年師法陳鴻壽,後又師事陳豫鐘。學而能將其師清秀雅逸的風格發揚光大,乃秋堂得意門生。又不為師門所囿,另闢蹊徑,兼取黃易、奚岡等各家之長,功力極深,成為浙派之集大成者。晚年神與古化,鋒鍔所至,無不如志,實為四家後一大家。他一生刻印較多,終老刀耕不輟,乃八家之最。  

 

 

 

 

 

8.錢松(1818--1860

         初名松如,字叔蓋,號耐青,浙江杭州人。清代書法、篆刻家。擅作山水、花卉,隸書、行書功力深厚,為時所重。篆刻得力于漢印,曾手摹漢印二千鈕,趙之琛見後驚歎道:"此丁、黃後一人,前明文、何諸家不及也。"他見聞廣博,章法與眾不同,時出新意,刀法總結前人經驗,創造一種切中帶削的新刀法,立體感很強,富於韻味,頗有新意,為吳昌碩所取法。嚴荄將他與胡震的篆刻作品編為《錢胡印譜》,也有人將他個人作品輯為《鐵廬印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