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三松款竹透雕仕女祠神圖筆筒







 



 



 



 



 


 


明三松款竹透雕仕女祠神圖筆筒(局部特寫)





 





 




 





 







 



 




 


明三松款竹透雕仕女祠神圖筆筒(款式特寫)


 


明三松款竹透雕仕女祠神圖筆筒(斷面特寫)





 













 


        朱稚征,字叔子,號三松,朱鶴之孫,朱纓之三子,生卒年不詳。父朱纓卒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以此推算朱稚征主要活動應於明萬曆(1573–1620)年間前後。


 


        清初陸廷燦撰《南村隨筆》〈竹刻〉條記載:


三松性簡遠,喜飲酒,善畫遠山澹石,叢竹枯木,尤喜畫驢。其雕刻刀不苟下,興至始爲之,一器常歷歲月乃成。人見之者情愜,則任其携去勿惜,意所不屬,即遺以多金,弗顧也。所刻筆筒及人物與秘閣香筒或蟹或蟾之類,在明末即寶重,至今則可遇而不可求矣。


 


         清金元鈺撰《竹人錄》中記載:


稚征,號三松,小松仲子稚美之弟。祖父兄弟三世以高尚稱。松鄰子,又以刻竹名家,至三松而技臻極妙。三松性簡遠,善畫遠山澹石,叢竹枯木,尤長畫驢。其雕刻刀不苟下,興至始為之。見者情愜,則任其攜去勿惜,意所不屬,以多金弗顧也。所刻筆筒及人物秘閣香筒或蟹或蟾蜍之類,當時即已寶貴,今曰則瓊弁火齊,名重五都矣。


 


         清毛祥麟撰《對山書屋墨餘錄》中〈嘉定朱氏竹刻記〉條有關朱稚征記載:


稚征字三松亦精其技。然不輕作,每製一器動輒經年。或迫之則曰,我豈牟利者,奈何頹唐落指,便布人間耶。


 


         朱稚征多才多藝,善於畫遠山澹石,叢竹枯木,尤喜好畫驢。竹雕刻一件作品常歷數月經年才能完成,所製作品精湛無比,在當時即已非常珍貴。


 


         朱三松在竹雕刻的題材構思與創意上,比其父親朱纓更勝一籌,其題材內容不只局限於祖父朱鶴、父親朱纓使用過的題材,而是視野更加開闊,涉及面更廣泛。朱稚征在自然生態如蟹、蟾之類;現實生活中如仕女、漁翁之類尋找題材。同時又從書畫、版畫藝術題材中提煉精華,並賦予竹刻藝術新的創意。認真揣摩擷取各種藝術之精華,融會貫通並運用於竹雕刻藝術上,不斷地推陳出新。


 


 


此文引用好友梁俊棠先生所作---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嘉定派竹雕刻藝術之研究


 感謝老友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