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26清頤性老人(阮元)款象牙接紫檀搔杖

W26清頤性老人(阮元)款象牙接紫檀搔杖1.JPG W26清頤性老人(阮元)款象牙接紫檀搔杖2.JPG W26清頤性老人(阮元)款象牙接紫檀搔杖3.JPG W26清頤性老人(阮元)款象牙接紫檀搔杖4.JPG  

 

 

 

清代著名的學者及金石書法家阮元生平

 

 

 

      阮元(17641849)是我國清代著名的學者、金石書法大家、字伯元,號蕓台,又號雷塘庵主、頤性老人。乃江蘇儀徵人,是乾隆54年(1789)進士。其一生幾乎都在官場上度過。曾任翰林院編修,後任浙江、山東學政、又由內閣學士任等部侍郎,並歷任浙江、江西、河南巡撫和兩廠、雲責總督。道光十五年(1835)任體仁閣大學士,後加太子方博,卒謚文達。

 

 

 

       工詩文,精鑑金石、書、畫,善篆、隸、行、楷。所作書,鬱盤飛動,間仿天發神讖碑,曾書學海堂扁二:一懸堂中,一懸文瀾講院。前後不同,如出一轍,則法度存也。至西湖之詁經精舍橫額擘窠四大字,則縱橫排盪,亦無一不合。作花卉木石,筆致秀逸。善製大理石屏為阮氏石畫,號蒼山畫仙。著作之富甲於一時。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與修石渠寶笈二編,所見內府秘藏書、畫,記其題跋並辨別其真贗,有石渠隨筆,尤為鑑賞家推重。著皇清碑版錄、積古齋鐘鼎款識、兩浙金石志、研經室集。

 

 

 

     阮元乃堪稱學者式的高官、是一個大學問家、精通經史和金石文字訓詁之學、著述宏富,對清代學術界有重要的功績。在金石學方面著有《兩浙金石志》及與畢沅合著的《山左金石志》;金文方面著有《織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實不愧為一位在樸學(考證學)上承前啟後的大師。阮元作為一代大書法家、大書論家在啟後後學之功方面也作出了非同一般的貢獻。他將二十餘年積累的金石書法之學著成有名的《南北書派論》和《北碑南帖論》。該兩書的問世,從而開始扭轉了自唐太宗以來將王羲之書法絕對化的審美觀,歷史性地提出書法的正統在於北碑之說,開創了尊碑學說的先河。這對後來包世臣、楊守敬、康有為等大書論家影響極大,並為康有為將碑派書學推向頂峰的理論打下基礎。可以說,由阮元開始的尊牌學說是中國書壇史庶前例的一大革命。阮元的書法成為道光以後的書法家開拓書法新領域的動力源泉。使後來的許多學看書家開始重視對北碑的研究。另阮元還培養了諸如廣東吳榮光這樣大書法家的門生。

 

 

 

     有學者評論阮元的書風謂;文達寢饋於石門頌,……中年亦力學自石卒史碑、做擘窠大字,縱橫排蕩,無一不與神合。其行草則具帖派平正之趣。而阮元的這副隷書對聯,也可說是阮氏書作中的精品,其點綫筆劃中亦有北碑之意,又不失漢碑之神韻,剛柔動靜變化寓於自然隨意之中。而猶為精彩的是,其中的每一點綫之筆法變化竟無一重複相同,體現了阮氏高深的書法學養和其於傳統能入能出,揮寫自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大師風範。

 

 

 

出處﹕中國書法藝術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