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清鶴道人款(鄭文焯1856-1918)哥釉方印(印文-閒雲野鶴)

92清鶴道人款(鄭文焯1856-1918)哥釉方印(印文-閒雲野鶴)1.jpg 92清鶴道人款(鄭文焯1856-1918)哥釉方印(印文-閒雲野鶴)2.jpg 92清鶴道人款(鄭文焯1856-1918)哥釉方印(印文-閒雲野鶴)3.jpg 92清鶴道人款(鄭文焯1856-1918)哥釉方印(印文-閒雲野鶴)4.jpg 92清鶴道人款(鄭文焯1856-1918)哥釉方印(印文-閒雲野鶴)5.jpg 92清鶴道人款(鄭文焯1856-1918)哥釉方印(印文-閒雲野鶴)6.jpg 92清鶴道人款(鄭文焯1856-1918)哥釉方印(印文-閒雲野鶴)7.jpg  

 

 

 

             鄭文焯(18561918)晚清官員、詞人。字俊臣,號小坡,又號叔問,晚號鶴、鶴公、鶴翁、鶴道人,別署冷紅詞客,嘗夢游石芝崦,見素鶴翔於雲間,因自號石芝崦主及大鶴山人,奉天鐵嶺(今屬遼寧)人,隸正黃旗漢軍籍,而托為鄭康成裔,自稱高密鄭氏。光緒舉人,曾任內閣中書,後旅居蘇州。工詩詞,通音律,擅書畫,懂醫道,長於金石古器之鑒,而以詞人著稱于世,其詞多表現對清王朝覆滅的悲痛,所著有《大鶴山房全集》。

 

     工于書法、篆刻,康有為稱其書法:遒逸深古,妙美沖和,奄有北碑之長,取其高深而去其獷野。《近代印人傳》:先生於印,少即遊心漠制,近人唯鄭撝叔一人風致近同。雖不常作,然嗜之至老不倦。

 

      

            鄭文焯(1856年-1918年),字俊臣,號小坡,又號叔問,別號瘦碧,大鶴山人。奉天鐵嶺(今屬遼寧)人。原籍山東高密,遠祖鄭康成,九世祖鄭國安於清初有戰功,屬漢軍正黃旗,父鄭瑛棨任陝西巡撫。文焯生於清文宗鹹豐六年(1856年),光緒乙亥(1875年)舉人。官內閣中書,旅居蘇州。博學多才,精詞學,詞集有《瘦碧》、《冷紅》、《比竹餘音》、《苕雅餘集》,與樊樊山、朱祖謀、況周頤稱清季「四大詞宗」;又精於音律。康有為稱其書法︰「遒逸深古,妙美沖和,奄有北碑之長,取其高深而去其獷野。」清亡後,移居上海,精醫學,行醫於漢口路福利公棧,著《千金方輯古經方疏證》八卷、《婦人嬰兒方義》兩卷。與朱祖謀唱和,1918年卒於吳門(蘇州)。1918年春葬於光福鄧尉。吳昌碩收集其作品合刊為《大鶴山房全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