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04己丑(1948)潘行庸款竹雕鐘鼎文字臂擱
潘行庸(1888-1961)原名剡,字味庵,別號拙叟,今嘉定鎮人。
自幼從時丈秀齋竹刻店主時湘華為師,專事浮雕和淺雕。所鏤山水、花鳥、仕女,盡行師法。凡畫譜、畫冊、諸家字體,均能模仿逼真。他的作品深受人們的讚譽與喜愛。
中共建國前,潘行庸孑然一身,窮困潦倒,常為生活所迫,趕製筆筒。扇骨、筷子等日用品尋找買主。 一度曾為成豐麵粉廠業主金鼎康私人刻匠。
中共建國後,進嘉定竹刻生產合作社。 1957年,去北京參加文化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1959年,隨嘉定竹刻生產合作社轉入上海玉石雕刻廠。
潘行庸為嘉定縣第一、二、三屆政協委員。
陳樹人(1884年2月9日-1948年10月4日),原名哲,後改名韶,字樹人,號葭外漁子、二山山樵、得安老人,中國廣東省番禺縣(今番禺市歸入廣州市)人,是中國近代知名政治家,畫家。少從嶺南畫家居廉學畫。曾經兩度赴日留學,為同盟會會員,也是辛亥革命元老,曾任國民黨黨務部長和廣東省民政廳廳長。作畫擅長山水、花卉,尤工木棉花。其繪畫融匯中西畫法而別具明潔雅逸,為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與高劍父、高奇峰並稱「二高一陳」。有詩集《寒綠吟草》、《戢塵集》等。1948年10月4日,陳樹人因胃潰瘍不治,時年65歲。
吳湖帆(1894年-1968年),名倩,本名萬,號倩庵、東莊,別署醜翼燕。齋名梅景書屋。中國現代國畫大師,書畫鑑定家。早年他師從董香光,後來自己才改為學習薛曜的字。吳湖帆本來是吳大澂的姪子吳本善之子、即吳大澂的姪孫,但因吳大澂獨子過世,吳本善便將吳湖帆過繼給吳大澂為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