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78甲子(1984)范遙青貼竹黃竹刻竹枝圖臂擱

B378甲子(1984)範遙青貼竹黃竹刻竹枝圖臂擱1.jpg

B378甲子(1984)範遙青貼竹黃竹刻竹枝圖臂擱2.jpg

B378甲子(1984)範遙青貼竹黃竹刻竹枝圖臂擱3.jpg

B378甲子(1984)範遙青貼竹黃竹刻竹枝圖臂擱4.jpg

范遙青,1943年生,著名留青竹刻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常州留青竹刻項目江蘇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白氏一派最有名的是大弟子范遙青,王世襄曾專門寫文章稱讚他的作品,"農民竹刻家"的名號讓他在八九十年代竹刻界很有些傳奇。我見到范遙青那天常州下著雪,老人從雕莊鄉下的工作室趕來,說一口常州方言,聽力也不好,藉助筆談才能交流。他正到處蒐集資料,想為常州留青竹刻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範遙青說他算是帶藝投師,跟隨白士風那年已經近40歲了。

1980年常州工藝美術研究所接下福州一個外貿訂單,因為量太大,臨時從外面招刻手幫忙,精於鳥籠雕作的範遙青是其中一個,沒多久他就拜了白士風專攻留青。他的成名也有些機緣巧合。

那時候是1985年。在寫於1014日的這封信裡,可以看到王世襄這位大家與普通人的交往——那時候范遙青是常州的一位農民,業餘刻竹。所以王世襄在這封信的末尾說:祝你稻田竹刻雙豐收。

那時候王世襄與范遙青已經通信兩三年了。收錄在《竹墨留青:王世襄致范遙青書翰談藝錄》這本書裡的信劄始於1983530日,終於2007105日,共135封。如果我們像讀19851014日這封信那樣細讀,會發現雖然時序不同,但兩人談的話題是不變的,都是圍繞竹刻:如何刻出好的作品,什麼是好的作品和庸俗的作品,有些圖案和文字該如何處理,當時的竹刻氛圍、竹人狀況,在這些信件裡都可以看到。這其中最讓人感動的莫過於老先生對一位後輩的無私付出,心甘情願為其驅使、奔走、張羅,在這些信劄裡,也體現出王世襄之所以是大家的風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讓年輕竹人擺脫工匠思維,自覺地將其作品提升到藝術品的層次,並以此要求自己。這種啟發與影響不是立竿見影的,但卻是深遠的。今天我們有機會拜讀這些信件,“談藝錄”並非虛言。在藝術領域,做到技術純熟不難,比之當下,我們能見到、可以參照學習的古人範本,簡單易得,學習的條件遠比前人來的便利,但就藝術品位與格調而言,卻不是能學而知之者。這是最難的。它需要前輩的指點、濡染,是一種時間的積累,也是一種文化的積累,習慣的積累,藝術的“制度”並非規章條目,它可能就是一種觀念和趣味,也可能就是分寸與得體的掌握。

   范遙青與王世襄先生結識之前,其在竹刻作品上的留名皆為“堯卿”,八十年代中期後,他的作品上的題款已變為“遙青”二字了。其實這個變故也源自王世襄先生的一首贈詩。一日,王世襄突然想起韓昌黎的一句詩:草色遙看近卻無。興之所至,遂賦詩贈與范堯卿:

妙手輕鐫到竹膚,西瀛珍重等隋珠。

贈君好摘昌黎句。草色遙看近卻無。

范君堯卿,毗陵農家子,自稱草民,而刻竹精絕,當在南宋詹成上。頃已蜚聲海外,第吳中鮮有知者,可謂“草色遙看近卻無”矣!設以“遙青”為字,詎不音義兩諧?戲作小詩,以博一粲。甲子春日,鬯安王世襄書於芳嘉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