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102宋黃玉褐黃皮沁回頭臥馬(4.82.21.5公分)

J102明玉秋葵沁雕回頭臥馬1.JPG

J102明玉秋葵沁雕回頭臥馬2.JPG

 

   

          此件玉馬20幾年前購入時,賣家認為是明代玉件,個人也認同其為明代無誤,開價比清代玉件略高,約清代行情兩倍價,因褐黃沁色古樸,玉質溫潤,就議價收下。因個人收藏項目繁雜,此玉件雕工並不算細緻,玉質也不算好,被個人歸類入明清件中,屬於可有可無的玉件,購入後20幾年來始終未再見光。

        個人40幾年來收藏的古玉,若等級屬精品,購入後隨身佩戴,把玩一段時日後,就收進保險櫃珍藏。較為中上等級及普通玉件,就依玉印類、鏤空類、近現代件、明清件、中高古件及高古件放進分門別類的塑膠袋中,再放入古玉類塑膠整理箱收藏,不再搭理。

        昨日老婆大人自行與其友人出遊,老夫在家閒來無事,搬出古玉類塑膠整理箱,把這些可有可無的中上等級及普通玉件,一袋袋逐件加以檢視,發現這件玉雕回頭臥馬褐黃沁色澤古樸,這20幾年來雖未曾加以把玩,玉質仍然相當溫潤,看其雕工雖然簡單,但神韻卻相當傳神,再以放大鏡檢視其雕工及皮殼,發現其皮殼包漿濃厚,年代應不只明代,再看其造型有宋代玉雕風格。當初購入時判斷明代,是因雕工簡單,玉質不好,認為褐黃沁是要仿秋葵色老提油做舊。經20幾年個人收藏累積實務經驗,個人認為此件應不是仿秋葵色老提油做舊,而是本身玉料為黃玉材質,玉工保留其外表褐色玉皮來仿古,經陪葬入土後,因玉皮質地較鬆軟,使沁色及沁蝕情況顯得比正常玉質更加嚴重,此黃玉臥馬,應為宋代玉件。接下來就以宋代玉雕回首玉馬搜尋谷歌大神,就找到這件

宋代圓雕玉馬(4.52.5釐米)-溧陽市博物館館藏

J102宋代圓雕玉馬(長4.5高2.5釐米)-溧陽市博物館館藏1.jpeg

J102宋代圓雕玉馬(長4.5高2.5釐米)-溧陽市博物館館藏2.jpeg

 

加以比對,其造型及紋飾均能符合。印證個人判斷此件黃玉臥馬,為宋代玉件應正確無疑。

 

以下為溧陽博物館看館藏(七) | 宋代玉馬原文

https://www.sohu.com/a/346083426_99966939

宋代玉馬

     中國古代玉器進入兩宋時期,其製作風格及使用對像愈來愈世俗化與大眾化,這一時期不僅出現各種平面造型的玉佩也不斷湧現各種用以把玩的圓雕肖生類玉器,明代文人高廉在《燕閑清賞箋》中載自唐宋以下,所制不一。如管笛鳳釵、乳絡龜魚、帳墜……猿馬牛羊犬貓花朵,種種玩物,碾法如刻,細入絲發,無隙敗矩,工致極矣盡矣。這些造型生動的宋代肖生玉器為玉雕藝術在中古時期的發展重新注入了新鮮血液~

   這是一件溧陽市博物館館藏的宋代圓雕玉馬,玉馬身長4.5、高2.5釐米,通體光素,四肢跪地呈回首臥伏狀,雙耳雕琢如同蘑菇狀,菱形雙目頗具時代特徵,頭頸部及股部以整齊細緻的陰刻線表示鬃毛及馬尾,表面拋光細膩加之千年歲月洗禮,整體頗顯古樸渾厚之感。

     兩宋時期文人士大夫間古玩收藏的興盛,開始出現玉器作偽現象,如周密《雲煙過眼錄》載劉浙漕伯益所藏蒼玉符,長可一尺闊三寸厚以半寸許。兩傍作雙螭,中碾七篆字雲:玄孫似文治水聖。彼以為禹治水符甚珍之。餘則以為偽物也……且三代當作鐘鼎文,乃作小篆,刻亦不工,不足奇也

    除了形制上模古作偽,這一時期也開始出現諸如燒色、染色等各種做舊工藝,清人陳性《玉紀》種記錄有:宋宣和、政和間,玉賈贗造,將新玉琢成器皿,以虹光草汁醃之,其色深透紅,似雞血色

     本文中的這件玉馬,就是當時宋人為做出玉器受沁的狀態,而對其進行過火燒色工藝,玉雕由於受過炙烤及染色處理,局部產生綹裂並且出現黃色與黑色斑痕,以模擬出古玉斑駁滄桑之感。而這種作色工藝亦類似於玉器行話中所謂的提油,只是所謂提油產生的斑塊顏色更深,更接近于水銀沁

 

宋代動物玉器有非常明顯的特徵:

1)下腹部與臀部之間有較深的股溝,臀部飽滿,以顯示其肥臀。中國傳統美學中,有「豐乳肥臀」之說,這就會折射到圓雕玉器上。

2)尾巴緊貼肥臀,多數情況下,尾巴為綹狀或絞絲狀。
3)俯臥狀。常見的有兩種情況,一是前腿雙跪收於腹下,二是雙腿前趴。

4)蹄子陰線雕出仿真形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