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3.65.34.6公分79) - 2024.12.03以新單眼相機重新拍攝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01.jpg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02.jpg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03.jpg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04.jpg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05.jpg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06.jpg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07.jpg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08.jpg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09.jpg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10.jpg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11.jpg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12.jpg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13.jpg

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14.jpg

 

 

J192唐釘金沁白玉駱駝(5.44.53.3公分)

J192明釘金沁白玉駱駝1.JPG

J192明釘金沁白玉駱駝2.JPG

J192明釘金沁白玉駱駝3.JPG

 

 

唐代玉駱駝-英國倫敦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院藏

唐代玉駱駝-英國倫敦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院藏.jpg

 

 

唐玉駱駝(6cm)-蘇富比紐約2019-09-10瓊肯中國高古藝術成交價(含買家佣金)620,000美元

唐玉駱駝(6cm)-蘇富比紐約2019-09-10瓊肯中國高古藝術成交價(含買家佣金)620,000美元.jpg

 

唐玉駱駝(6cm)-蘇富比紐約2019-09-10瓊肯中國高古藝術成交價(含買家佣金)620,000美元2.jpg

唐玉駱駝(6cm)-蘇富比紐約2019-09-10瓊肯中國高古藝術成交價(含買家佣金)620,000美元3.jpg

唐玉駱駝(6cm)-蘇富比紐約2019-09-10瓊肯中國高古藝術成交價(含買家佣金)620,000美元4.jpg

     本品精刻駱駝,其狀栩栩,憨態可掬。蓋因玉料形圓,故塑駱駝伏臥曲頸回眸之姿,倚頭輕靠駝峰,蜷作一團,造型圓潤,以求物盡其用。玉石見天然玉紋、沁色,絮絮密密,恰巧而借之,表現駱駝皮毛之態;頭部只寥寥數刀,眼耳口鼻便具已逼真、靈動。

     此類玉駱駝,多作蜷臥狀,飽滿圓實,然均甚為惜工,雕刻極簡,可見面部、軀體之雕工竟不如腿足刻畫之繁複者。

    動物玉雕以盤臥姿勢之造型,於唐以前已見,參考一漢代玉瑞獸例,幾未見複雜雕飾,可資參照,圖見傑西卡•羅森,《Chinese Jade 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大英博物館,倫敦,1995年,圖錄編號26:4

     駱駝,歷來與盛唐以及絲綢之路息息相關,多見於陶器,譬如胡人駱駝、駱駝馱物。自然而然,駱駝便賦予奢華、異域之意象,以彰顯其主地位顯赫、家財殷實。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存幾例相若玉駱駝,其中一例屬Avery Brundage雅蓄,展於《Chinese Jades from Han to Ching》,The Asia House Gallery,紐約,1980年,編號39,同書並見三類例,臥姿各異:其一為Brian McElney舊藏,斷代唐或以前,編號40;其二、三均斷代十世紀,分別為邵維錫寶蓄,編號41Guan-fu收藏,編號42。此外,西雅圖藝術博物館亦存六朝至唐、唐或更早及唐至明玉駱駝實例,分別錄於屈志仁,《Chinese Jades from the Collection of the Seattle Art Museum》,西雅圖,1989年,編號 32a-c

      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亦存一造型相仿例,展於東方陶瓷學會,《Chinese Jade throughout the Ages》,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倫敦,1975年,編號201,同錄一稍大例,出自Paul Singer醫生收藏,編號202,此二例均應屬唐物。另比一唐或更早玉雕,屬世德堂舊藏,載於葉義,《中國玉雕》,香港藝術館,香港,1983年,編號128Richard C. Bull伉儷亦藏一駱駝玉雕例,四肢收於身下,圖載東方陶瓷學會展覽圖錄,上述出處,編號258,後售於紐約蘇富比1983126日,編號212

 

 

漢至魏晉玉雕雙峰駝(1117.3 厘米)-美國華盛頓賽克勒博物館

漢至魏晉玉雕雙峰駝(高11橫17.3 厘米)-美國華盛頓賽克勒博物館.jpg

 

白玉駱駝-北京保利20091124日成交價¥56,000

白玉駱駝-北京保利2009年11月24日成交價¥56,000.jpg

 

漢 玉駱駝-臺北故宮

漢 玉駱駝-臺北故宮1.jpg

漢 玉駱駝-臺北故宮2.jpg

漢 玉駱駝-臺北故宮3.jpg

 

 

唐代黃玉駱駝-天津博物館藏

唐代黃玉駱駝-天津博物館藏1.jpg

唐代黃玉駱駝-天津博物館藏2.jpg

 

明黃玉駱駝(16.7公分)-香港蘇富比2022427日估價8,000,000 - 16,000,000 港幣

明黃玉駱駝(16.7公分)-香港蘇富比2022年4月27日估價8,000,000 - 16,000,000 港幣.jpg

 

 

ㄧ件20年前舊藏J192唐代白玉釘金沁駱駝(3.65.34.6公分79),如何處理古玉褐黑層汙垢?小密方經驗分享。(2024.12.04)

    

          此件20年前購入時,品相相當差,外表包裹一層褐黑色物質,烏漆痲黑,外表很髒,賣相非常差,雖然是開門中古玉件,但要價並不高。這種黑色像柏油的覆蓋層,附著非常強且硬,一般岀現在出土中古玉及瓷器上,到底是如何形成不可考。剛開始嚐試以各種清潔劑加以浸泡,都無法清除,只能擱置一旁,不再搭理它。

           最初判斷可能出土自北方煤層,長期被煤層覆蓋造成此種附著層,後來見到生漆氧化會變成黑色,懷疑是被陪葬漆器所污染?

            二、三十年前在古玉市場,曾見過一些中古玉圓雕件,看造型及雕工,都是符合中古玉風格,但都沒有皮殼及包漿,表面甚至有砂紙打磨的規則痕跡。判斷應是前一手賣家,無法清除汙垢,覺得烏漆痲黑不好賣,急就章以砂紙打磨,速成方法卻破壞皮殼相當可惜! 這些玉件如果造型雕工不錯,要價不高,以新品價位購入,仍物超所值值得收藏。

           十年前在處理出土中古瓷器外表包裹一層褐黑色物質時,靈機一動試著以瑪腦刀沾清潔劑,在瓷器釉面上來回擦拋,竟然可以將褐黑層去除,而不會傷到釉面。於是將此種方法如法炮製,應用到此件玉駱駝上,竟然能清除上面褐黑色層,脫胎換骨呈現岀原先溫潤質感。但玉件上釘金沁因深陷,仍無法以此法清除,相當礙眼!於是再以鋼針沾清潔劑,在放大鏡下逐一一個洞一個洞,將洞內物汙垢清除,如此慢工出細活花了幾天工夫,終於大功告成,脫胎換骨呈現岀現在的溫潤質感。此件玉質白皙通透,為上等和闐籽料所雕製,雕工細緻傳神,其釘金沁原為瑕疵,現在顯得更為古樸,是古玉不可仿製特徵,此件為不可多得到代精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莊的敝帚 的頭像
    老莊的敝帚

    老莊的敝帚-中國骨董文物專業收藏部落格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