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66戊寅(1890) 牧父款(黃士陵1849-1908)黃壽山辟邪紐長方印

366戊寅(1890) 牧父款(黃士陵1849-1908)黃壽山辟邪紐長方印1.JPG

366戊寅(1890) 牧父款(黃士陵1849-1908)黃壽山辟邪紐長方印2.JPG

366戊寅(1890) 牧父款(黃士陵1849-1908)黃壽山辟邪紐長方印3.JPG

366戊寅(1890) 牧父款(黃士陵1849-1908)黃壽山辟邪紐長方印4.JPG

366戊寅(1890) 牧父款(黃士陵1849-1908)黃壽山辟邪紐長方印5.JPG

 

(翻轉印文-一老不憂少百忙多是空)

366戊寅(1890) 牧父款(黃士陵1849-1908)黃壽山辟邪紐長方印6(翻轉印文-一老不憂少百忙多是空).JPG

 

 

(鈐印-一老不憂少百忙多是空)

366戊寅(1890) 牧父款(黃士陵1849-1908)黃壽山辟邪紐長方印7(鈐印-一老不憂少百忙多是空).JPG

 

         黃士陵(1849—1908年),原名士陵,字牧甫,以字行,又字牧父、穆父,號倦叟、倦遊窠主、黟山人、黟山病叟,齋號蝸篆居、延清芬室、舊德鄰屋、古槐鄰屋,清朝篆刻家、書法家、畫家,首創用金文入印的手段,主張「印外求印」,開創了「黟山派」。

生平                            

     他是安徽黟縣黃村人,自小對篆刻感興趣,89歲時就開始學習刻印,14歲左右父母雙亡,他靠賣印為生。1880年,他從南昌搬到廣州,結識了不少當地篆刻家和官員。1885年,經過長善和其子志銳推薦,到北京國子監讀書,仍專攻金石學,求學於盛昱、王懿榮、吳大澂,曾為吳大澂的《說文古籀補》續寫《續說文古籀補》,經手了不少出土古物,並借鑑出土古物文字發展印學。風格

     其篆刻風格學自趙之謙,以漢印為宗,但後來也融入了不少自己的金石文字理解。沙孟海說:「學趙之謙的人極多,著名的也不在少數,其中以黃士陵最為大家」。

      其書法早年學自吳讓之、中年學自吳大澂,晚年「人書俱老」歸於平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莊的敝帚 的頭像
    老莊的敝帚

    老莊的敝帚-中國骨董文物專業收藏部落格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