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翠玉雕獅紐圓印(3.3公分  印面徑2.8公分)





















 


 


 (翻轉印文-苦福禍甘)




 


(鈐印-苦福禍甘)





15-298.一件白翠玉雕獅紐圓印的收藏 (101.5.19)


    


     此次賣家為50餘歲的先生,是台中市公園路玉市少數元老級攤主,記得從十幾年玉市開始營業就看到。所販賣文物相當廣泛多元,從古書、瓷器、銅器及玉器等,多數為新仿,少數雖為老件,但等級都不高。因此這十幾年並未向其購得等級較佳文物,只曾購買價位不高的普通老件文物。他為人豪爽相當健談,加上原先喜歡收藏古書,看過不少書籍,對於古代各種典故,瞭若指掌。每次玉市文物都會順道去他攤位逛,雖然很少光顧,他還是熱心接待不以為意。


 


     (101.5.19)周六玉市文物之旅經過他攤位,看其攤位所擺設的大部分是近代工藝品,少數是老件,但屬等級不高。經過逐一檢視,發現這件獅紐圓印,獅紐造型古樸,外表還帶土垢,很像出土物件,於是上手詳細檢視:


1.首先判斷其玉種:


   看玉色為白中微帶紫色,表面含結晶亮點,本來懷疑是否為地方玉?但上手後手頭又有重量感,再經其同意以美工刀在死角試劃,為不入刀,表示硬度夠,排除為地方玉之可能。由玉質內含纖維結構和表面含結晶亮點特徵,上手手頭又比新疆和闐玉沉手,判斷應為白翠玉材質。


2.造型:


   此白翠玉圓印,高3.3公分  印面徑2.8公分。雕坐獅古樸簡潔有力。


3.以放大鏡檢視工具痕跡,判斷新舊及年代:


    古法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慢工出細活邊緣光滑;新件只見連續長線,快速切割邊緣有崩裂情形。


    檢視此件紋飾陰刻線條,雕工是細緻流暢,線條邊緣光滑,其曲線由短線條連成,由工具痕跡判斷應是古法砣輪雕琢,應是老件。


4.由皮殼包漿:


     以放大鏡觀察其表面,若老件和闐玉表面有有製作拋光後自然凹凸高低的皮殼,及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


     近現代製品拋光是過於平整明亮的賊光,只有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以放大鏡觀察此件體圓柱表面有車製時平行旋轉紋,表面為霧狀失光情況,而非柔和寶光之包漿,判斷可能製作時僅粗胚未經拋光打磨,或經入土沁蝕形成霧狀失光,判斷應為老件翠玉。


5.印文:


   陰刻篆字苦福禍甘,為閒章,以手工使用鑽石刀來回刻劃,並非以電動鑽頭,或古法砣輪雕琢。印文具隨意篆刻風格。


   


整體評估:


     綜合以上判斷,此件白翠玉雕獅紐圓印,獅紐雕工古樸簡潔有力。陰刻印文”苦福禍甘”,為閒章,以手工使用鑽石刀來回刻劃,具豪放不羈隨意篆刻風格。判斷應清末民初製品。清代玉印常見採用和闐玉材質,翠玉則較為少見,照說古董應物以稀為貴。可惜此翠玉為白色微帶紫羅蘭色並未帶綠,在市場上較不討好。但玉質會透光,乾淨無瑕無紋還算不錯,若要價不高,還是值得列入收藏。


 


    於是詢問其年代?他表示從皮殼老化情況應為老件。再詢問價格?他表示此件為十幾年前舊藏,您是今天第一位客人,為討個好彩頭開個市,就開個實價給您。所開價位的確為老價格,相當和藹可親,就依其開價不再殺價成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