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二年俊臣款銅刻文人圖詩文水盂(5.6 腹徑6.5公分)











 



15-245.一件宣統二年俊臣款銅刻文人圖詩文水盂的收藏(100.7.23)


  


     小吳為高中教過的學生,其父親為熟識的資深藏家,以收藏清代瓷器及明清銅爐為主,小吳在耳濡目染下喜愛上古文物,不過他興趣以可隨身把玩、容易攜帶的古玉為主,退伍後就在北中南各玉市擺攤,除了明清傳世白玉外,也賣高古出土玉器,在網拍還成立一個”XX賣場。因所賣古玉開門,開價實在,經營的有聲有色。偶爾向其購入一些雕工及玉質還不錯的老件小品玉器。


     


     (100.7.23)週六玉市文物之旅逛到其攤位,大略瀏覽一遍其桌面所陳列玉器及文物,大多數是之前見過,少數未見過,也沒有中意的。於是小吳由桌面下行李袋拿出此件銅刻文人圖詩文水盂來鑑賞,表示近日才由老藏家所釋出。上手詳加檢視,看其造型線條優雅,紅銅色皮古樸,陰刻松下文人閒讀圖,雕工細緻生動傳神,所刻行書詩文流暢工整,整體有名家格,落宣統二年及俊臣自製款。此”俊臣”款似曾相識,但無法確定為何人?由內部銅氧化銅綠及表面所留陳年墨漬污垢應符合其宣統近百年年代。此老件文房小品相當雅致,若要價合理,應列入收藏。


 


      於是詢問其作者出處?他表示剛收到,還未去找資料。問其要價?他表示自己老師要,當然要以最低價格優惠。所開價位若為找得到出處的名家,為物超所值;若為找不到作者出處,以近百年文房雅品,還算物恰其值,於是就沒有再議價成交。


 


回家後查到資料如下:


   鄭文焯(一八五六·八·廿八·——一九一八·四·七·),字俊臣,號小坡,又號叔問,晚年別署大鶴山人、鶴、鶴公、鶴翁、鶴道人。遼寧鐵嶺人。隸正黃旗漢軍籍,而托為鄭康成裔,自稱高密鄭氏。


    其父瑛榮,官至河南巡撫,兼署河南山東河道總督,公餘涉筆詩書畫,有鄭虔三絕之譽,先生兄弟十人,一門鼎盛,裘馬麗都,惟彼人服儒冠,好文翰,幼染家學,喜為詩文繪事,六歲見壁間畫軸,即知臨摹。年十三,以指作畫,凡花鳥山水人物,著手立就。年十九,應順天鄉試中式舉人,後會試屢不售,遂絕意科舉,曾官內閣中書。嗣愛蘇州山水幽勝,客居三十餘年。時撫吳使者,莫不延為上客,凡有興革,多諮詢而後行。陳伯平中丞在蘇創存古學堂,按月校藝,聘先生為都講大師,以定甲乙,碩彥多來奉手請益。辛亥革命後,先生以淵明自比。清史館聘為纂修,北京大學聘為金石學教授,皆婉辭不就。鬻畫行醫,常往來於蘇滬之間,人稱詩醫。善詼諧,甘老食貧,固其素也。先生博學多才,凡訓詁考據辭章之學,以及音呂、醫經、氣緯諸秘笈,與夫金石書畫監賞,無一不精。曾學琴於江夏李複翁,討論古音,乃大悟『四上競氣』之旨,於樂紀多所發明,故其為詞,聲出金石,極命風謠,感興微言,深美閎約。冒廣生謂其所著《瘦碧》、《冷紅》諸詞,規撫石帚,即制一題,下字,皆經意為之。清代詞家雖多,若精究音律,深明管弦聲數之異同,上以考古燕樂之譜者,淩次仲外,一人而已。著書甚富,自寫定書目凡三十九種,生前已刊者,有《大鶴山房全集》凡九種:《揚雄說故》一卷,《高麗永樂好大王碑釋文纂考》一卷,《醫故》二卷,《詞原校律》二卷、《冷紅詞》四卷,《樵風樂府》九卷,《比竹餘音》四卷,《苕雅餘集》一卷,《絕妙好詞校釋》一卷。年六十三卒,葬於鄧尉之原。另詩詞若干卷,蓋逝世後其婿戴正誠據遺篋所存以校刊者。其婿複為編《大鶴山人年譜》。


 


      先生於印,少即遊心漠制,近人唯鄭撝叔一人風致近同。雖不常作,然嗜之至老不倦。缶翁與之同寓吳中,閒談亦往往及此。『鐵尊者』一印,乃先生六十一歲時所刻,附邊跋雲:『憶昔壺園隣柳巷,過門呼酒相從。蒼寒雲壑滿奇胸,高懷長伴鶴,妙手本雕龍。而今偕隱淞濱老,故廬都付秋蓬,書師樗散兩心同。不逢青眼答,還對黑頭翁。調寄臨江仙。斷此以博缶翁道兄坩掌一笑。』可見兩人交誼之深。


 


    先生論印,每有勝義,如雲:漢興有繆篆,為刻印之獨體。蓋謂意存心手之間,綢繆經營,別構一格,形與勢合,追琢成章。神妙縈於方寸,然後砉然迎刃而解,一代文制,資以印信,豈日雕蟲小技哉!近世目為文房一□,弗考其制度精義之所在,朝學奏刀,暮已以印人自命;或規規許書,以為漢篆之遺,合是靡所取則;不知汶長為正當時書體之異撰,於刻印義例不能強合也。今南北博古家所珍庋漢人公私印記,其結撰之精微二早法之奇妙,洵有不可思議者。』又曰:『治印之難,合天資、學力、精神、興會又須博之以篆文,馴之以腕力,然後觸鋒廉斷,隨勢曲赴,盡其一臂之敏,兼有眾技之長。《鄭文公下碑》,以石好而呈能;錘子京絕技,既工書而善刻,斯道不綦難歟?』複曰:『陶南邨雲:古人刻印於密白處偶用疏法,所以見印泥之色妙也,漢印往往於此得流露其精神,然著跡不得,故白文視朱文難工,』諸說並見《王冰鐵印存序言》及題記。(一九八四年七月一日 馬國權)


 


        鄭文焯(1856年-1918年),字俊臣,號小坡,又號叔問,別號瘦碧,大鶴山人。奉天鐵嶺(今屬遼寧)人。原籍山東高密,遠祖鄭康成,九世祖鄭國安於清初有戰功,屬漢軍正黃旗,父鄭瑛棨任陝西巡撫。文焯生於清文宗鹹豐六年(1856年),光緒乙亥(1875年)舉人。官內閣中書,旅居蘇州。博學多才,精詞學,詞集有《瘦碧》、《冷紅》、《比竹餘音》、《苕雅餘集》,與樊樊山、朱祖謀、況周頤稱清季「四大詞宗」;又精於音律。康有為稱其書法︰「遒逸深古,妙美沖和,奄有北碑之長,取其高深而去其獷野。」清亡後,移居上海,精醫學,行醫於漢口路福利公棧,著《千金方輯古經方疏證》八卷、《婦人嬰兒方義》兩卷。與朱祖謀唱和,1918年卒於吳門(蘇州)。1918年春葬於光福鄧尉。吳昌碩收集其作品合刊為《大鶴山房全集》。


 


千家詩


恩賜麗正殿書院賜宴應制得林字       


東壁圖書府    西園翰墨林    誦詩聞國政    講易見天心


位竊和羹重    恩叨醉酒深    載歌春興曲    情竭為知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