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銀沁白玉辟邪(6.2公分  4.3公分 2.4公分)
























 





















 



15-208.一件明?水銀沁白玉辟邪的收藏(100.1.15)


  


      目前有許多收藏家,因個人經濟問題,或收藏到一定量或玩了一段時間想脫手變現,到玉市擺攤,或利用網拍釋出藏品。此次的賣家李先生,原先就是古玉藏家,十幾年來就是玉市常客,常在玉市見到其身影,不過雖常見面,只是點頭之交,並沒有深交。去年年初他從電信局科長職務退休,開始其玉市擺攤玩票性質。每週六上午我到其攤位,他還未擺設完玉件,就聚了很多同好及同業在其攤位周邊看貨。由於目前文物市場白玉價位高漲,而他從20幾年前就開始收藏古玉小品,當時進價相對較低,所以有不少同業當場跟他買進有價差利潤的生意貨。其所展示以古玉小品為主,有玉佩及玉印等,不過等級大部分是屬中下,偶爾有中上等級,只買過幾件古玉小品,未曾見過較精等級古玉。他為人隨和有禮貌,開價實在,能打九折已是極限,這一年來,每週玉市文物之旅,都會到他攤位看貨。


     (100.1.15)週六玉市文物之旅,比之前提早一些,約八點多就來到其攤位,今天與往常不同拔得頭籌,還沒有其他業者在攤位看貨,看他才把裝玉器的盒子擺在桌面,還未逐一擺放玉件。他習慣每週會拿幾件舊藏加以補貨,看他才開始擺設,還未參入之前擺過的貨色當中。於是問今天新帶來的有那些?他從一餅乾盒把這批十幾件剛帶來新貨逐一一件件拿出給我看。迅速大致瀏覽一遍,發現這件水銀沁白玉辟邪雕工細緻,玉質溫潤,應是老件,於是先擱置在自己前面,表示為自己所中意挑選的。這時陸續來了幾個其他業者及同好過來看貨,於是再加入淘寶行列,從那整堆玉器中,逐一打開透明塑膠保護袋,協助其把玉件擺放在攤位上。告一段落後,並未找到其他中意的玉件。才將此水銀沁白玉辟邪,上手加以仔細檢視:


1.先看玉種:


    上手後手頭有重量感,玉色白中帶灰,玉質表層通透,透明度像翠玉冰種,而不像和闐水料欲看不透感,但內部卻不透光,外表溫潤,懷疑是否和闐玉材質?要求以美工刀在底部死角試刀,確定不入刀,應為不錯的和闐水料材質。


2.再以放大鏡檢視工具痕跡,判斷新舊及年代:


    古法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慢工出細活邊緣光滑;新件只見連續長線,快速切割邊緣有崩裂情形。


    檢視此件紋飾陰刻線條,雕工是細緻流暢,線條邊緣光滑,由工具痕跡判斷應是古法砣輪雕琢,應是老件。


3.檢視皮殼包漿,放大鏡觀察玉件表面:


     老件有製作拋光後凹凸高低的皮殼,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而新件只有明亮上蠟賊光,及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此件有老件製作拋光後凹凸高低的皮殼,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以放大鏡觀察玉件表面,有明顯有入清老件應有的長期使用所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


4.由玉的顏色:


    一般再白的玉,經歲月空氣中風化及把玩手汗沁,均會留下帶黃顏色。此件玉色白色帶灰,部分帶黑色,賣家表示是老提油,但老提油表面會因高溫油炸,手感比較滯澀,此黑色表面仍為溫潤,是否為水銀沁?部分表明有沁蝕坑洞,以此和闐水料玉質相當堅實,要形成此沁蝕坑洞及如此深的水銀沁要相當時間。


5.造型:


     此水銀沁白玉辟邪,長6.2公分  4.3公分 2.4公分。辟邪昂首挺胸,雙眼前視,張口露齒,頭兩側有耳,頂有像鹿角分叉對角,頜下長須垂於胸前,尾向上蜷曲成兩股,作半臥半起狀,前後腿側生有向上鬃毛,整體雕工細緻,線條圓潤流暢,姿態自然生動。


 


整體評估:


    此件水銀沁白玉辟邪,雕工細緻,姿態自然生動,玉質溫潤,應是和闐水料,實為一件不可多得的圓雕作品,依各項判斷應為老件製品。依造型風格雖可上看明代,卻毫無把握,只能以較保守的入清來估價。在目前和闐玉高漲年代,質佳工好的老玉飛漲難找下,若價格合理,是可以收藏的。


 


      詢問其年代?表示風格為明代,最少為入清老件。問其是老提油,或是原來玉質?還是水銀沁?他認為是老提油。再問其價位?為十幾年前舊行情,相當和靄可親,於是依慣例九折價成交。


 


     後來在玉市文物之旅,遇到一位曾在攤位見到我購得此件水銀沁白玉辟邪的同好,他表示今天我撿到寶了。我表示此件水銀沁白玉辟邪在場有許多同業都絲毫不感興趣,他說這些生意人只對現在大陸市場好賣的入清白玉有興趣,對於出土有沁色的古玉反而不屑一顧。於是拿出來水銀沁白玉辟邪供其鑑賞,他表示此件白玉辟邪應是水銀沁,有沁入紋路,也有沁蝕坑洞。若是老提油只在表面及裂痕處,並不會深入玉質內,顏色較一致不會暈散,手感比較滯澀。他甚至於認為此水銀沁白玉辟邪可能上看遼金年代。我則認為遼金年代的動物類玉器是以當時存在的動物寫實為主,很少有不存在的神獸,而且雕工較為粗獷。此水銀沁白玉辟邪雕工過於細緻,線條過於圓滑流暢,不可能是遼金文物,我看也不像明大粗的風格。看頭上這像鹿角分叉對角,及線條圓滑流暢,還有全器連死角細節都拋光仔細,倒是有像宋代風格。此水銀沁白玉辟邪到底是何年代?尚請對動物類玉器學有專長的同好不吝提供高見。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