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高浮雕文人雅集圖小筆筒(10.5公分  外徑5.6公分)


























 



15-194.一件近現代竹高浮精雕文人雅集圖小筆筒的收藏(99.12.11)


    


        此類褐黑色皮竹高浮雕精雕人物圖小筆筒及茶葉罐,約在四、五年前在玉市現貨開始見到,在之前收藏竹雕20餘年,並未曾見過類似小筆筒,也未曾見過類似此竹葉罐造型的老件竹雕文物。第一次見到是四、五年前在光華玉市,在矮屋內廣場有一跑單幫中年女子,週日才來擺攤,專售大陸現代精緻小巧工藝品,有幾件雕工相當細緻的竹雕小筆筒及竹葉罐,看皮殼褐黑,因斷面均被鑲住,無法看竹絲判斷新舊,還以為是老件,問價格鑲木頭的小筆筒不到萬元,雕工較佳鑲象牙的茶葉罐一萬多。問其年代,老闆娘很老實答覆是新製品,為一竹雕名家早期所雕,問其為何不落款?表示若其近期落款作品,價格要貴上好幾倍,反而沒人買。當時只收老件並不收工藝品,因此沒有購買。


   


         兩年前到光華玉市文物之旅,在進入巷口右邊,有一家裡開店專賣雜項的3-40歲洪姓女子的攤位。以前常可見到入清老件竹雕,但近年來已難得見到。在其攤位也見到幾件類似雕工的小筆筒及竹葉罐,問其年代,表示是入清老件,較小、雕工較簡單要價近萬元,較細緻繁複的要價近兩萬元。若真是入清,其要價太便宜了,因底部及口沿斷面均被鑲住,無法看竹絲判斷新舊及年代,加上有之前經驗知道可能是新製品,也就沒買。當天到建國玉市逛,在一專賣大陸工藝品的中年男子攤位,又看到ㄧ個鑲牙的竹雕竹葉罐,雕工相當細緻傳神又有落款,問是否有年代?表示是現代名家作品,問價位竟要5萬多。此後就沒有在玉市現貨見到過。


 


         後來在一年多前在網拍見到一北部藏家上拍一件類似底部及口沿鑲紅木竹葉罐,經詢問表示清末老件,多年前以25購買,願以18割愛結緣。因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由於仿古技術進步,古文物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竹雕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年代新舊是不可能的任務,還是要靠親自上手。若是入清老件,以雕工如此細緻傳神,要價算物超所值!但若是屬於現代竹雕製品,以前述遇上類似雕工精緻的現代無款竹葉罐經驗,這件算買貴了,其行情雕工較簡單約在萬元以下,至於較細緻繁複的約兩萬元以內。他表示可以有鑑賞期,收到貨不合意可退貨還錢。這件竹雕竹葉罐在所見類似製品中,雕工算是相當細緻傳神,因沒看到現貨,不敢斷其新舊,其實就算看實物,也因斷面均被鑲住,無法看竹絲判斷其新舊。不過由前幾次經驗應可以初步研判其沒有年代以此細緻雕工,就算新製品沒有年代,也是好的工藝品,若要價不高,應可以考慮收藏,當作教材比對研究用。於是提出一萬元議價,最後賣家堅持要18沒有成交


 


         不料此次在光華玉市及建國玉市文物之旅,竟然在五個攤位接連發現了8個此類褐黑色皮竹高浮雕精雕人物圖小筆筒及茶葉罐。第一個看到是在光華玉市進入巷口右邊,家裡開店專賣雜項的3-40洪姓女子的攤位上,又出現兩件,表示是民國早期老件,一件就是這件較小型、上下沒有鑲的竹高浮雕文人雅集圖小筆筒,要價18,另一件較大鑲象牙茶葉罐要價35。第二攤是在購買印石的陳先生攤上,鑲紅木小筆筒,表示是清末民初老件,要價18第三攤是在入巷後的大樓門口左側攤上,一件鑲紅木小筆筒,女攤主表示是入清老件,要價3萬多。第四攤是在建國玉市一家裡開店的中年女士攤位有兩件,表示是民國早期老件,一件鑲紅木小筆筒要價25,另一件鑲象牙茶葉罐要價28。第五攤是在一專營日本茶具的攤位陳列兩件,都是鑲象牙茶葉罐,要價均為18,問其是否有年代?表示之前所收藏,是現代製品才有此價,若是入清老件,要價就要好幾倍了。


 


        看過這幾件褐黑色皮竹小筆筒及茶葉罐,予以歸納分析。都是高浮雕人物圖,人物雕工都相當細緻,生動傳神,人物雕工細緻度甚至於超越清中期作品。一般清中早期老件高浮雕筆筒均為中型大小,人物相對較大,但其臉部五官還是簡略刻劃出;至於小型清中期老件筆筒雕人物圖,所雕臉部的五官更為簡略,只能大略看出眼睛、鼻子及嘴巴而已。這幾個褐黑色皮竹小筆筒及茶葉罐均為小型,且人物數量相當多,相對人物相當小,但臉部五官的雕刻卻相當細緻,生動傳神,每個人物表情都不同。個人覺得每個構圖均不重覆很有創意,雕工都細緻生動傳神有名家格。以此細緻雕工,就算新製品沒有年代,也是好的工藝品,若要價可以降低,應可以收藏,並當作教材比對研究用。於是就選定這件要價較低,較為小型,雕刻的人物卻較多,雕工較細緻,且唯一上下沒有鑲,可以看到斷面的竹高浮雕文人雅集圖小筆筒,再度專程前往檢視議價。


上手加以仔細檢視:


1.看表面皮殼及包漿


        老件包漿的光澤,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皮殼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縱然上過干漆的老件竹雕,其表面干漆經過風化,包漿的光澤,也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外表干漆皮殼也會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新仿是拋光上蠟的賊光,以放大鏡看新件表面是同方向打磨拋光規則性痕跡。若上干漆作舊新品則現出賊光,表面沒有任何磨擦痕跡。


    此筆筒琺瑯質表面雖有柔和的寶光,但以肉眼看就可看到表面有新件同方向打磨拋光規則性痕跡。


2.看表面色澤


        未上漆的老件表面色澤淺黃、棕黃、棕紅、褐紅色,其形成為當初染色防腐處理,再加百年以上把玩摩挲,就像日常生活中竹椅、竹席器物,因長久使用所呈現自然色澤及光澤,在常磨擦與死角間會形成濃淡之分,且中間有的過渡色。老竹雕表面色澤會比凹陷部分深。


     上干漆的老件表面色澤,表面比未上漆閃亮,表面顏色會因硬度密度大,漆料不易附著而較薄,色澤較淺,漆料會堆積在陰刻凹陷部分,形成較深色澤。其與新上漆染色不同處,在於老上漆表面經長期風化及使用磨損,多少會在較凸出部分磨損,造成漆色較淺薄或脫漆情形,嚴重的形成斑駁不一。


        新仿的是新上漆染色,顯得不自然,色澤一致,無濃淡之分,更無過渡色。這些上漆作舊新仿品,表面顏色會因硬度密度大,漆料不易附著而較薄,色澤較淺,漆料會堆積在陰刻凹陷部分,形成較深色澤。


    竹雕一般年代越久色澤越深,明末---褐黑或褐紅、清初---棕紅、青中---棕黃、清末---淺棕黃


     此筆筒在琺瑯質表面為棕紅色調,很像清中早期年代色調,但在雕刻深入竹肉色調偏淡褐色。既不像老件形成濃淡之分,且中間有的過渡色。也不像上漆作舊新仿品,表面顏色會因硬度密度大,漆料不易附著而較薄,色澤較淺,漆料會堆積在陰刻凹陷部分,形成較深色澤。此件竹雕表面色澤比凹陷部分深,顯然沒有經過作舊處理。若是以舊素面竹筆筒改雕,則雕刻深入竹肉色調會成淡黃色澤,而此筆筒僅偏淡褐色,所以也排除舊料改雕


      從這類竹雕製品,均為直徑相當小的小筆筒及茶葉罐,而未出現直徑稍大的筆筒及直徑小長度較長的香筒來判斷,這褐黑色皮應是某一類品種竹子的天然材質質地,它直徑小,每節長度短,因此只能製作小筆筒及茶葉罐,它的琺瑯質表面為天然棕紅色調,很像清中早期年代色調,竹肉材質也像紫檀褐色。雕刻後並不需要經過上漆作色就有老竹雕的色澤。


3.以手摸撫雕刻表面


      老件竹雕刻處經上百年使用,會磨掉稜角,變得柔順,不礙手。新仿竹雕摸過會扎手。此筆筒表面以手摸過會扎手。 


4.看雕刻凹處所留污垢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在雕刻凹處會日積月累留下污垢,此污垢相當結實,以針挑也不易去除。


      新品當然無此污垢,有的會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但此掩蓋噴洒碧麗珠後,以牙刷刷過很容易去除。


     此件筆筒在雕刻凹處並沒有留下任何自然污垢。


5.看竹雕斷面


     老件竹雕,因竹絲硬度密度比竹肉大,經上百年以上風化,熱漲冷縮及濕度變化,竹肉收縮大於竹絲,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越久落差越大,竹絲的突出點晶瑩半透明如琥珀色。老竹雕筆筒及臂擱斷面,可能被污垢所掩蓋,但常磨擦處會露胎可供研判。上干漆老件的斷面,表面雖為雖為干漆隔絕,未受濕度變化影響,但仍受熱漲冷縮影響,竹肉收縮會大於竹絲,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上,只是點突出特徵會小於未上漆。


      新仿竹雕斷面無污垢,未受長期風化,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在同一平面,並無突出情形,竹絲的斷面的點顏色較淺,沒有晶瑩半透明感。


      此件筆筒上下斷面,竹絲斷面的點並無突出情形,竹絲的點為褐黃色,未成半透明,也未破裂。


6.看雕刻凹面


       老件竹雕雕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面竹絲會較浮出,竹肉會收縮成條狀溝槽。


       新品雕刻凹面將染料清除後,其顏色變淺淡,無包漿 ,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平,外露的側面竹絲與竹肉平。


     此件筆筒雕刻凹面色澤比表面淡,沒有自然包漿,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平,外露的側面竹絲與竹肉平。


 


     綜合以上判斷此竹高浮雕文人雅集圖小筆筒,雕工細緻,人物姿態表情生動傳神。這類褐黑色皮竹高浮雕精雕人物圖小筆筒及茶葉罐,個人判斷應是出自同一具雕刻功力的竹雕師傅或作坊。應為其早期製品,而非現在製品,若是現在製作,以此雕刻功力應已具名家格,若加落款就是名家作品,則可賣加倍價位。此件竹雕筆筒就算新製品沒有年代,也是好的工藝品,應可以收藏,並當作教材比對研究用。於是提出一萬元議價,她表示賠太多無法賣,經多次議價後仍無法成交,最後她以手機與其老公連繫,以她所謂虧本價成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