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銅胎琺瑯彩畫安格爾《莫瓦鐵雪夫人像》


及《霍松維勒女伯爵》圖鼻煙壺(不含蓋高5.7公分)






















 


 


 


下載網路---安格爾 油畫《莫瓦鐵雪夫人像》


1856 120×92公分 倫敦國家美術館藏


 







有人不公正地嘲笑安格爾的色彩,說他不是一個色彩畫家。不過也有人不同意此種看法,認為所謂色彩畫家,如果指的是畫面必須光彩奪目的話,那樣去衡量安格爾的畫也許是說對了,但安格爾在肖像畫上的色彩卻非常柔和,技藝精細,並能避免色調變化的不隨和性。就這一意義上說,他還是一位精練的、敢於創新的色彩畫家。本文所鑒賞的,是為模特兒《莫瓦鐵雪夫人》于1856年畫完的一幅(現藏倫敦國立畫廊)。 據安格爾在1851年10月給他的朋友馬爾高德的信中說,他當時因給巴黎一位貴夫人畫肖像畫而相當疲勞了。他想擺脫一些,但不可能。他說:"確實,正是這些倒楣的肖像畫置我於這般苦境,最後,這是末了的一次畫我那可愛的美人兒了,可現在我還得完成她的項鏈、戒指、右手的手鐲、毛皮椅墊、手套和手帕。然後,還需要在這幅肖像上最後潤色補筆和塗上最後一層透明油。這幅畫在整整7年中這樣沉重地壓著我的生活。"這就意味著,1856年的這一幅是在1851年的一幅的基礎上的重新加工的。他儘管對肖像畫不勝疲憊,但當他面對模特兒時卻從不稍有懈怠,始終是那樣認真,進行細緻的觀察和描摹。古典主義畫家的一絲不苟,在肖像畫史上是首屈一指的。 安格爾的肖像畫成就也是這位藝術家最大的豐碑,人們對於他在這方面的評價是眾口一詞的。此畫完成不久,安格爾於1862年取得元老稱號,翌年,又接受了他的家鄉蒙托榜市獻給他的一頂金色桂冠,表彰他在藝術上的傑出貢獻。




 



 






 


 


 


下載網路---安格爾油畫《霍松維勒女伯爵》


1853 47 3/4 x 35 3/ 4 in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這幅肖像是畫家65歲時所作,可以認為是他晚期趣味的優秀範例之一。這時他已成為一個一切優美和精緻事物的寵愛者。總的來說這幅肖像有些賣弄效果,但畫得確實很好,所以批評他的人也不再說什麼了。人物造型絕對的嚴謹準確,但由於這非凡的準確以致在表現手法上,線條變成了絕對壓倒一切的形式而失去了繪畫性,也失掉了它的活躍流暢氣韻。畫家可能已經感到這種繪畫性十分必要,以致他用鮮豔的色塊來彌補它的不足。忠於客觀、竭力寫實、創造真實,安格爾都達到了。


 



 


第一件銅胎琺瑯畫仕女童子圖鼻煙壺


 













 


 


第二件銅胎畫琺瑯彩開光西洋仕女童子圖鼻煙壺












 


第三件銅胎畫琺瑯彩西洋情侶圖鼻煙壺









 




近代新仿壺壺口---只有一層薄片






 




 


 


入清老壺壺口---加焊一段套管






 


 


 

 


 



個人所收藏清代銅胎琺瑯彩鼻煙壺



清乾隆款銅胎琺瑯彩西洋仕女圖鼻煙壺








 


 


清乾隆款銅胎琺瑯彩西洋仕女圖鼻煙壺











 


 


清乾隆款銅胎琺瑯彩西洋仕女人物圖鼻煙壺










 


 


清乾隆款銅胎琺瑯彩鳥獸圖鼻煙壺










 

15-149.一件早期銅胎琺瑯彩畫安格爾《莫瓦鐵雪夫人像》及《霍松維勒女伯爵》圖鼻煙壺的收藏 (99.8.14)


 


         此次賣家溫先生大陸人,其父親二十年前就從事大陸跑單幫,在建國玉市擺攤,後來在台中定居,約十年前溫先生因取得在台身分服完兵役後,就改由年輕的溫先生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每週六固定擺攤,其父親則專門到大陸找貨,從初期到民家直接進貨,到透過文物販子及從文物市集找貨,甚至骨董民藝店都是進貨管道。是玉市少數大陸單幫客有賣老的文物,不過大部分是屬古民藝品,或等級較普通的骨董。


 


          溫先生為人隨和有禮貌,常叔叔長叔叔短招呼人,開價實在能打九折已是極限。認識十年來,每次玉市文物之旅,都會到他攤位看貨,多少買些品相還可以的老件文房小品,不過均是物超所值的幾千元普通等級,未曾見過萬元以上較精文物。其父親偶爾所進的民初至早期內畫及琺瑯彩繪鼻煙壺,個人認為畫工不錯,要價算和藹可親,因此常看到藏家及業者前去看貨。


    


          (99.8.14)周六玉市文物之旅到其攤位,瀏覽過其攤位上所陳列文物,並沒有讓人想上手,進一步加以詳細檢視的貨色。於是詢問其裏頭是否有帶來等級較高的鼻煙壺?他表示其父親由剛由大陸帶回兩件老件內畫鼻煙壺及一件銅胎琺瑯彩畫西洋仕女圖鼻煙壺,造型不錯,畫工也很好。於是他從行李袋拿出一個多格大錦盒,從裡面先拿出兩件內畫鼻煙壺。第一件畫傳統山水圖,畫工細緻,應是清末民初內畫風格,但落款名不見經傳,當然不會加以考慮。第二件內畫花鳥圖生動傳神,落款民初小名家孟子受,應有名家格,但在玻璃壺內卻有一銅錢,應是吹製壺身時就放入,之前也曾見過類似情況的玻璃鼻煙壺,其目的到底是炫耀特殊技藝?還是有實際用途---借銅錢在壺內搖滾把壺壁上鼻煙刮下?則不得知。不過個人認為內畫鼻煙壺內有一銅錢滾動,有把內畫圖案刮傷之虞。一般有收老件內畫鼻煙壺藏家都有經驗,許多的老件內畫鼻煙壺收到時其牙匙都已被從中剪斷,其原因為前手在收藏或販售時,怕被粗心的同好或買家不小心刮傷內畫圖案,此壺當然不會加以考慮。


 


         最後他拿出這件銅胎琺瑯彩畫西洋仕女圖鼻煙壺,此壺造型優雅,線條流暢,看圖畫為西洋仕女畫,有點眼熟,應為仿西洋名畫,但無法確定是那一畫家作品,有像19世界雷諾瓦風格。畫工細緻傳神,沒有匠氣,有名家風格。再看壺口墊片此壺壺口只有一層薄片,不利壺塞密封,應為民國以後製品,因不實際裝鼻煙,所以偷工減料特徵。看釉面和繪工應是老件非現代製品。以放大鏡看釉面表面有柔和寶光及不規則磨損痕跡,料彩為礦物彩不是化學彩,且料彩表面光則較柔和,沒有新品的火氣賊光,判斷應為民國至文革前製品。    


   


         於是詢問這件的年代及價位空間,表示他老爸說都是清末民初,最少應有民國。因近來進價成本較高,所以比之前售價稍高些。我表示此件若是清末民初老件,您所開價位算合理,但我看是文革前的劉少奇時期製品,原因在此壺壺口只有一層薄片,不利壺塞密封,應為近代所製,因不實際裝鼻煙,所以偷工減料特徵。就算不是新品,也只是近代三、四十年的東西,算不上是老件。原因要鼻煙壺仿名畫,不可能到現場臨繪,一定是根據其彩色照相印刷圖片或彩色相片。而民國以後才有彩色照相印刷技術,沖洗彩色照片則是更晚期的近代由柯達公司所發明。且對行家此壺有一嚴重破綻,此壺題材為19世紀西洋名家作品,竟然落款是18世紀的乾隆年製款,是對美術史無知所造成。看其畫工還不錯,就當精緻的工藝品買來玩玩,若價位低些,還可以接受。就給您捧場開市討個好彩頭,若8折優惠價我就可以接受。他表示開價已很實在8折無法賣,您是老顧客知道能打9折已是最低極限,若您三件一起帶可以比9折價再優惠一點,我表示先買一件捧個場,若下次另兩件沒找到有緣人,再考慮是否收藏?於是加到8.5折價成交。


 


        回家後拿出30幾年前學生時代所購光復書籍所出版世界名畫全集出來找,終於找到其中一幅名畫,原來是19世紀法國古典主義畫派名畫家安格爾1780-1867)所畫的《莫瓦鐵雪夫人像》,後來上網搜尋安格爾名畫照片,又找到另外一幅為安格爾所畫的《霍松維勒女伯爵》。


 


        再拿出幾件之前所購近代及早期銅胎琺瑯畫仕女圖鼻煙壺,並打開保險箱拿出收藏的入清老件鼻煙壺來詳細加以檢視比對。得到以下結論:


1.第一、二、三件銅胎琺瑯畫鼻煙壺造型一致較呆板,此壺造型優雅,線條流暢,不含蓋高5.7公分。


2.第一件銅胎琺瑯畫仕女童子圖鼻煙壺之琺瑯色彩較淺淡,光澤比較柔和,比較接近入清老件鼻煙壺,應是使用礦物原料的琺瑯彩。


        第二、三件開光西洋仕女童子圖鼻煙壺及西洋情侶圖鼻煙壺色彩看起來俗艷,其使用的深綠、深紅及深藍顏色過深及鮮艷,經比對傳世清宮銅胎琺瑯彩鼻煙壺圖錄及個人收藏老件鼻煙壺並無這些顏色。應是現代仿琺瑯彩的釉彩,而是以化學快速合成的化學釉彩。


       此件琺瑯色彩較淺淡,光澤比較柔和,比較接近入清老件鼻煙壺,應是使用礦物原料的琺瑯彩。


3.第一件銅胎琺瑯畫仕女童子圖鼻煙壺之表面反光看,會較為柔和,似玉般寶光,此與入清老件鼻煙壺比較接近。老的壺表面因自然磨擦,在表面會留下不規則.深淺不一的磨擦痕跡,但此壺磨擦痕跡不太明顯,並未實際使用,年代不會很老到民初。


        第二、三件開光西洋仕女童子圖鼻煙壺及西洋情侶圖鼻煙壺反光表面有明顯賊光,也就是玻璃光,並無磨損痕跡,此與一年多前在網拍所高價購得的那件近代銅胎琺瑯彩鼻煙壺較類似,表示並未實際使用,年代為近代。


         此件釉面表面有柔和寶光,沒有新品的火氣賊光,以放大鏡看釉面表面有不規則磨損痕跡。


4.這三件銅胎琺瑯畫鼻煙壺的壺口都只有一層薄片,不利壺塞密封,此為近代所製特徵,因不實際裝鼻煙,所以偷工減料。


老壺因要保持壺塞密封,水氣不侵入,會在壺口焊接一段套管,使壺塞與壺口保持密封。


此件鼻煙壺的壺口也沒有焊接一段套管,但其壺口厚度較厚些。


 


       由以上綜合判斷第一件銅胎琺瑯畫仕女童子圖鼻煙壺還使用礦物原料的琺瑯彩,年代應較好一點,約文革至二、三十年前產品。至於第二開光西洋仕女童子圖鼻煙壺及第三件西洋情侶圖鼻煙壺是使用化學合成的釉彩,應是一、二十年前的近代產品,畫工不錯,但不是礦物琺瑯彩,較不具收藏價值。所收這件銅胎琺瑯彩畫安格爾《莫瓦鐵雪夫人像》及《霍松維勒女伯爵》圖鼻煙壺,判斷應為民國至文革前製品。


 


 


     



安格爾生平


        安格爾 Ingres 1780-1867),法國古典主義畫派最後的代表,他以精湛的傳統技藝在人物畫著力表現線條的純淨、姿態的優美和皮膚、飾物質感。 同時,安格爾並沒有受到傳統的束縛,具體表現在對客觀現實的尊重,注重色彩的運用和按照美的規律對物件的變形處理,充滿浪漫主義的氣息。


       安格爾是法國歷史畫、人像畫及風俗畫家,反對浪漫主義,被視為是德拉克洛瓦(Delacroix)的概念對立者,乃至於對抗浪漫運動的新古典主義的先鋒。


   自小父親就培養他對藝術的興趣,西元 1791 年進入土魯斯學院就讀。1797 年到巴黎入大衛(David)門下。西元 1801 年時,以「亞迦曼儂的使節」(Ambassadors of Agamemnon)贏得了羅馬大獎。他在 1806 年以前靠替人畫像為生,並於是年前往義大利,一待就是18年。1824 年,他返回巴黎時已是一位有名的畫家。雖然他已被當代的大師們所肯定,教學生涯也相當絢爛,但由於他對外界評斷的獨斷與敏感導致與藝術評論鑑賞加關係交惡。西元 1835 年時他再度回到羅馬,這時已成為羅馬法蘭西學院的院長。1841年,回到巴黎以後,他便站在學院派的立場,盲目地利用學院影響力,對於不同觀念的異己採取毫不妥協的反對態度,這不僅是針對德拉克洛瓦,也針對一些年輕人,後者反抗他的仿效者所造成的平凡而刻板的定型學院主義。他的風格很少改變,極力追求的,是犀利精確的圖像、蜿蜒的曲線,以及對拉斐爾(Rpahael)的崇拜;而他那刻意經營,但不生動的畫法,特別顯出他高超的描繪能力。他逝世於 1867年。


  他從事藝術教學,因而更重視美學,強調線條甚於色彩。不管如何,他的畫表現出多種風格且具多種影響力。主要的作品包括用古典主義的手法來描寫希臘及古羅馬的風景,和傳統的拉斐爾式宗教畫,也有以法國中世紀的歷史及異國中東為主題的風俗畫。


 


安格爾年表:
1780
,安格爾(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生於法國南部的蒙托榜(Montauban,父親是裝飾雕刻師和畫家,母親是皇宮假髮師的女兒。
1786
年望子成龍的父親送安格爾入教會學校學習。
1791
年入圖盧茲學院學習美術。1794年充當樂隊小提琴手。安格爾少年 時看到 老師的拉斐爾的摹本,激動得熱淚盈眶,從此他終身崇拜他。
1797
年進入新古典主義大師達維特的畫室,成績突出。畢業後本來可以去羅馬學習,但因時局動盪,使他出國的事被拖延了。在等待去羅馬留學其間,1805年創作了《裏維耶夫人像》,司法官裏維耶一家是他在巴黎結識的。
1806
-1820年安格爾在羅馬學習和創作。
如果說達維特的古典主義是革命的古典主義,安格爾的古典主義就是唯美的古典主義。 和他的 老師不同,安格爾不過問政治,一心閉門造車,保守、執拗。常常招至別人的攻擊。以為藝術而藝術的姿態堅持保守的學院派古典主義,反對以德拉克羅瓦為首的的浪漫主義藝術。 安格爾的題材並不多,甚至反反復複畫同一題材、使用同一造型等。
1856
年象徵清高絕俗和莊嚴肅穆的美的最傑出的作品《泉》的誕生,標誌著安格爾藝術達到光輝的頂峰。
1863
年被故鄉授予金色桂冠。
1867
年去世。


引自---百度空間


 


 


 


1907年始有珂羅版,後又採用彩色珂羅版印刷新技術


1920年,上海商務印書館開始採用直接照相石印法,次年又採用彩色照像石印法,也算是影印。
彩色照相石印,又稱〞影印〞,1931年由美國人漢林格(L.E.Henlinger)傳入中國。因其為 照相分色,故原理與三色照相網目版相似。彩色照相分色用於石版印刷,其製版工藝與技術 較為複雜,需每色一石版,每一石即印刷一次,五色、十色者,需制五塊、十塊版,分五次 、十次套印之。各種彩色圖畫均可印刷。在石版印刷工藝中,是最先進的。


1935415研究成功了「柯達彩色膠卷」。可以沖洗出類似現今的彩色相片,這正是攝影進入彩色時代的階段,更是攝影歷史上的大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