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06清早期竹浮雕山中訪友圖筆筒(高14.5*外徑 9.7公分 )

























 


竹雕斷面局部特寫放大照片









此件以放大鏡觀察底部斷面,其竹絲的點狀明顯突出,且成破裂狀,帶晶瑩暗琥珀色,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根據個人獨到的竹雕經驗判斷---這是清早期竹雕才有的特徵。












15-143.一件B206清早期竹浮雕山中訪友圖筆筒的收藏(99.7.24)


 


         目前有許多收藏家,因個人經濟問題,或收藏到一定量或玩了一段時間想脫手變現,到玉市擺攤,或利用網拍釋出藏品。此次竹浮雕山中訪友圖筆筒的賣家賴先生,原先收藏中國硬木古董家具,後來因貨源不易找,轉收竹木牙雕雜項及明清古玉。兩年前開始在玉市玩票性質擺攤,其所展示以竹木牙雕雜項及明清古玉為主。賴先生年紀雖輕但眼力好膽識高,所擺售文物都是屬開門帶代的,大部分是屬中上品等級,偶爾有較精等級,在玉市算少數有內行貨的攤位。但每次總是純欣賞,只在(99.5.22)下手買過一件清中期竹根雕枝葉藤蔓葫蘆把件,原因在於其東西開門,級數也還不錯,但上手後有興趣進一步詢問價位後,都覺得是收藏價,不得不放棄。我收藏已近三十年,算是識途老馬,在玉市要的是內行價,也就是同行的批發價,不是較高的收藏價。而賴先生因年輕較晚入門,進貨不管是從大陸還是台灣藏家釋出,均是相對較高。雖然從未捧場,但每次到其攤位仍熱心招呼著,是非常和善的賣家,若他有來擺攤都會到其攤位瀏覽欣賞。


   


          (99.7.24)週六玉市文物之旅來到其攤位,大致瀏覽其桌面所陳列文物,大多數是之前見過,少數未見過。於是從做桌底下行李箱拿出此件竹浮雕山中訪友圖筆筒。看其色皮為褐紅色,人物雕工細緻傳神,應為清早期風格,上手詳加檢視:


1.看表面皮殼及包漿


         老件包漿的光澤,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皮殼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新仿是拋光上蠟的賊光,以放大鏡看新件表面是同方向打磨拋光規則性痕跡。


         此件有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皮殼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2.看表面色澤


         未上漆的老件表面色澤淺黃、棕黃、棕紅、褐紅、褐黑色,其形成為當初染色防腐處理,再加百年以上把玩摩挲,就像日常生活中竹椅、竹習器物,因長久使用所呈現自然色澤及光澤,在常磨擦與死角間會形成濃淡之分,且中間有的過渡色。老竹雕表面色澤會比凹陷部分深。


        新仿的是新染上,顯得不自然,色澤一致,無濃淡之分,更無過渡色。這些上漆作舊新仿品以及舊上漆的老竹雕,表面顏色會因硬度密度大,漆料不易附著而較薄,色澤較淺,漆料會堆積在陰刻凹陷部分,形成較深色澤。


          竹雕一般年代越久色澤越深,明末---褐黑、褐紅、清初---棕紅、青中---棕黃、清末---淺棕黃


此件色皮是褐紅色澤,色澤老化自然,並未上漆,由棕紅色皮判斷應為為清早期開門色澤。


 3.以手摸撫雕刻表面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會磨掉稜角,變得柔順,不礙手。新仿竹雕摸過會扎手。此件表面柔順不礙手。


4.看雕刻凹處所留污垢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在雕刻凹處會日積月累留下污垢,此污垢相當結實,以針挑也不易去除。


      新品當然無此污垢,有的會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但此掩蓋噴洒碧麗珠後,以牙刷刷過很容易去除。


此件筆筒後天保養相當良好,但在雕刻凹處仍有留下污垢。


5.看竹雕斷面


         老件竹雕,因竹絲硬度密度比竹肉大,經上百年以上風化,熱漲冷縮及濕度變化,竹肉收縮大於竹絲,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越久落差越大,竹絲的突出點晶瑩半透明如琥珀色。老竹雕筆筒及臂擱斷面,可能被污垢所掩蓋,但常磨擦處會露胎可供研判。上干漆老件的斷面,表面雖為雖為干七隔絕,未受濕度變化影響,但仍受熱漲冷縮影響,竹肉收縮會大於竹絲,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上,只是點突出特徵會小於未上漆。


      新仿竹雕斷面無污垢,未受長期風化,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在同一平面,並無突出情形,竹絲的斷面的點顏色較淺,沒有晶瑩半透明感。


         此件以放大鏡觀察底部斷面,其竹絲的點狀明顯突出,且成破裂狀,帶晶瑩暗琥珀色,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根據個人獨到的竹雕經驗判斷---這是清早期竹雕才有的特徵。


6.看雕刻凹面


         老件竹雕雕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面竹絲會較浮出,竹肉會收縮成條狀溝槽。


        新品雕刻凹面將染料清除後,其顏色變淺淡,無包漿 ,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平,外露的側面竹絲與竹肉平。


         此件竹雕雕刻凹面以放大鏡觀察,符合以上老件竹雕特徵。


7.看構圖


人物圖,明末清初以近景為構圖中心,人物佔畫面較大,可清晰看到人物表情,及身後枝葉細緻刻劃。清中期以後,只見人形。


此件山中訪友圖筆筒人物較大些,可見人物五官表情,判斷其年代清早期---康熙。


8.看技法


雕刻技法年代越久越深,年代越近有越淺趨勢。


透雕---明末清初


高浮雕---明末清初


陷地雕---盛行清初至清中


淺浮雕及薄地陽文---明末清初


深雕---清中期


淺雕---清中晚


毛雕---清末


此件淺浮雕筆筒雕刻深度比常見的薄地陽文較深,判斷其年代應為清早期---康熙。


  


           綜合以上判斷此竹浮雕山中訪友圖筆筒,雕工細緻,人物姿態表情生動傳神,皮殼包漿完整,其年代應為清早期康熙時期。此種等級竹雕精品,可遇不可求,若要價合理,應列入收藏。問價位,他表示此件是從老藏家所挖出十幾年前的舊藏,代價也不低,所開價位並沒有預期的高,原因是平日他攤上中上等級開價都覺得是收藏價,何況此件是沒有擺放的精品。於是提出以8折議價,他表示可以9折價優惠,最後以85折去尾數成交。


 


此件因後天收藏保養良好,外表品相相當乾淨沒有任何污垢,其皮殼包漿濃厚完整。於是特例不以碧綠珠清潔液加以保養,以避免失去其自然的包漿光澤,只以豬鬃毛刷來回刷動,就散發出濃厚的包漿光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