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1944) 叔孺款(趙時棡1874-1945)荔枝凍雕兔紐方印(長1.7 寬1.3 高4.8公分)
(翻轉印文-學鴻)
甲申(1944) 叔孺款(趙時棡1874-1945)竹根雕獅紐方印
(原印文未翻轉-學鴻)
15-114.一件甲申年(1944)叔孺款篆刻名家趙時棡荔枝凍雕兔紐方印的收藏(99.5.1)
網拍文物有兩種類型,一種形態是以低價起標,不標示回答年代新舊,號稱標多少賣多少,不退不換,最具風險。另一種是傳統正常經營方式,賣家直接定出希望的賣出價格,買家透過議價方式,與賣家取得雙方能接受價格提前結標成交。另外還有一種由賣家定出比市價稍低的基本的起標價,但不提前結標,標多少賣多少。
此北部女性賣家自稱拍賣友人同好的收藏,去年開始網拍,其賣場為各式各樣文物,有文房雜項、古玉、瓷器等,有較開門等級較中上的,但所定起標價位高。另外大部分為較不開門或等級較低的文物,則以一元低價起標賣場招攬人氣,觀察其成交記錄都是低價起標賣場所標出,且結標金額多在幾千元。這一年來陸續買過近十件文物,其中一件有損傷但未說明,另一件竹雕為作舊新品,標題卻標明老件,經去函溝通均迅速獲得退款處理,算有信用的賣家。
這件甲申年(1944)叔孺款荔枝凍雕兔紐方印(99.3.27)上架後,從照片看邊款以切刀雕刻,流暢俐落,落款” 叔孺”,應為民初篆刻名家趙時棡,陽刻印文”學鴻”,印文的佈局章法、筆法、刀法及邊款都不錯有名家格,經比對其印譜風格接近。兔鈕雕工古樸,石質為荔枝凍也不錯。此方印石與手上一方十幾年前所購得竹根雕獅紐印,其落款及印文均相同,只是竹根雕獅紐印印文為正文,此印文為反文,於是列入追蹤,準備若標價合理標下成對。等到(99.4.2)晚上結標前一刻前往其賣場觀察,此件老壽山石印有其他5人競標,於是3分鐘前加價下標,但其他兩位競標激烈,超過心目中預算價位,只好宣告放棄,經64次競標後以我預算價位近兩倍結標。不料(99.4.25)早上在每天上網拍搜尋”壽山石”項目中,又發現此印石被棄標在前一晚再度重新上拍,於是列入追蹤清單。等到(99.4.30)晚上結標前一刻前往其賣場觀察,此件老壽山石印有其他3人競標,於是3分鐘前加價下標,經36次競標後以比我原先預算價位高一點結標。翌日匯款後,隔天就收到,詳加檢視,符合當初所預期的:
1.石質:為帶黃白荔枝凍材質,通透有溫潤感。
2.印石皮殼包漿:以放大鏡觀察印邊表面,有老件自然凹凸高低情況的皮殼,且有柔和寶光之包漿,以及老件能觀察到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沒有新件只有的明亮上蠟賊光,及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3.邊款:邊款以切刀雕刻,流暢俐落,落款”甲申秋月叔孺觀”,以放大鏡仔細觀察雕刻痕跡,為舊刻非新刻。經比對趙時棡印譜的邊款風格接近,應為民初篆刻名家趙時棡的作品。
4.看印面:陽刻印文”學鴻”為圓朱文,印文的佈局章法、筆法、刀法及都不錯有名家格,經比對其印譜風格接近。以放大鏡仔細觀察印面雕刻深處,有印泥油沁入石質內,及印面雕刻線條邊緣有因長期使用磨頓情形,判斷為老印自然使用及風化現象。
綜合以上判斷,此印石質為荔枝凍材質,通透有溫潤感,印文”學鴻”為閒章,其印文之佈局章法、筆法、刀法及邊款都不錯,應是民初篆刻名家趙時棡作品,能在第二度重拍以較低價位標得,算是物超所值!
清末民初篆刻名家趙時棡生平及作品收藏
趙時棡(1874-1945)原名潤祥,字獻忱、叔孺,近代著名書畫篆刻家。浙江鄞縣人,其家學淵源,少即好讀書,愛藝事。辛亥革命後寓居上海,精於書畫碑刻的鑒別,擅畫駿馬。嗜收藏,有商周秦漢銅器數百件之多。書法受趙孟頫、趙之謙影響,工四體書,尤擅篆隸,篆書圓轉自如,秀雅可愛。
篆刻早年取法浙派,後精研趙之謙、鄧石如直追秦漢,對周秦小璽及宋元圓朱文亦有獨到功力。在篆刻藝術中,實際上存在有仿漢鑄印、漢鑿印兩種流派, 趙時棡<正是近代繼承漢鑄印端重嚴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印風精謹超逸,淵雅高古,秀挺綽約。當時的書畫家和收藏家,爭相求其印作,20年代與吳昌碩、王禔齊名,蜚聲大江南北。
---引自中華書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