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帶紅沁白玉雕辟邪(2.4   3.2  厚1.6公分)
















 


 



下載網路---西漢玉辟邪-57公分


---西漢元帝的渭陵出土






這件玉辟邪於陝西省咸陽市周陵鄉新莊漢元帝渭陵建築遺址出土,現藏於咸陽市博物館。白玉質,局部亦有原玉璞中的黃褐色沁。器圓雕,形作一昂首前視,張口露齒,頭有雙角,口下有羊須,腹飾羽翅,長曲尾拖地,四爪足巨獸,身飾平行陰線和小圓圈紋,呈挺胸的半伏半立狀。似乎可以讓人感到此獸正處在與妖邪作著劇烈爭鬥的對峙之中,其態勢虎虎生威。此件玉辟邪造型生動,刻劃細微,不難看出古時玉匠的精湛技藝和純熟手法。


 


 


下載網路---漢青白玉玉辟邪-13.5cm,高8.5cm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宮舊藏。 玉料青白,表面有桔黃色及赭色斑。雕一獸伏地,爬行狀,獸為扁方頭,曲頸。從頭形看,似虎,頭頂有長角,角端分叉,四肢短粗有力,身側有翼,為前後兩組羽組成。


 


 


 


下載網路---漢玉辟邪高9.3公分13.2公分3.55公分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辟邪,是想像中的神話動物,顧名思義,是人們希望藉助它的法力,來避除邪惡。流行於漢代的辟邪,多為帶翼的四足獸,其造形可能傳自西亞。常以巨石雕刻,立於陵墓前。也用美玉琢成,作為極高貴的陳設器。這件玉辟邪以青白玉琢成,昂首張口,似在低吼。跨步遊走,雙翼雖貼於身側,卻做蓄勢待發狀。頷下長鬚垂胸,長尾曳地,器宇非凡。因曾經深沁熟盤,甚至再被染色,所以表面多有深淺褐斑。這是目前所知的漢代玉辟邪中,體積較大的一件。它的口吻較長,有似馬臉,與常見的短口吻似虎臉的辟邪不相類似。卻與近年在內蒙古出土的西漢中、晚期銅灶上所加飾的動物頭像,頗為神似。學者多稱銅灶上的動物為「龍頭」。故宮的這件玉辟邪,曾為帝王重要的收藏。辟邪的胸前刻有御製詩。宮中還配有雙層紫檀木座,上層刻有「乾隆御玩」,下層刻有與辟邪胸前相同的禦製詩,刻字的部分還嵌有銀絲。(撰稿:鄧淑蘋)


 


 


 


 



15-113.一件帶紅沁白玉雕辟邪的收藏(99.5.1)


 


       目前有許多收藏家,因個人經濟問題,或收藏到一定量或玩了一段時間想脫手變現,到玉市擺攤,或利用網拍釋出藏品。此次帶紅沁白玉雕辟邪的賣家李先生,原先就是古玉藏家,十幾年來就是玉市常客,常在玉市見到其身影,不過雖常見面,只是點頭之交,並沒有深交。去年年初他從電信局科長職務退休,開始其玉市擺攤玩票性質。每週六上午我到其攤位,他還未擺設完玉件,就聚了很多同好及同業在其攤位周邊看貨。由於目前文物市場白玉價位高漲,而他從20幾年前就開始收藏古玉小品,當時進價相對較低,所以有不少同業當場跟他買進有價差利潤的生意貨。其所展示以古玉小品為主,有玉佩及玉印等,不過等級大部分是屬中下,偶爾有中上等級,只買過幾件古玉小品,未曾見過較精等級古玉。他為人隨和有禮貌,開價實在,能打九折已是極限,這一年來,每週玉市文物之旅,都會到他攤位看貨。曾私下詢問過其收藏近20年,手上應有等級較高古玉,他並未否認,還表示總要留下幾件自己把玩吧!現在景氣差,等級高是賣不出好的價位,而且目前剛退休並不缺錢。


   


         (99.5.1)週六玉市文物之旅來到其攤位,早已有幾個業者在圍繞在其攤位尋寶鑑賞,大致瀏覽其桌面所陳列古玉,大多數是之前見過,少數未見過,也沒有值得上手後再詢問其價位的。於是問其還有沒有擺出來的?他從其盒子拿出此件帶紅沁白玉雕辟邪,表示此件相當小巧,以前曾吊在手機上當裝飾。看其造型為西漢辟邪風格,雕工小巧細緻,外表帶紅色,玉質溫潤。


        詳細加以檢視,首先判斷其玉種:


1.上手後手頭又有重量感,表示密度較大。


2.要求試刀,獲得同意後,再以美工刀在底部死角試劃,不入刀,表示硬度夠。


3.觀看玉佩表面為溫潤柔和的寶光,不是青海玉或俄玉,其經加工拋光完成後上蠟具有賊光,經盤玩反而帶澀,有久盤不潤情況。


4.青海玉過於通透,但密度小手頭較輕,硬度較低會入刀,久盤不潤。


此件材質應為新疆和闐玉。


        


        接著再詳加檢視,判斷新舊及年代:


.由工具痕跡:


以放大鏡檢視其陰線雕痕:


        古法是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慢工出細活,雕刻邊緣打磨平光亮,不會在線條兩邊留下崩裂痕及粗糙痕跡。


        現代製品以快速的電動機械工具所雕製,為連續長線過於俐落且在陰線兩側留下明顯平行的粗糙痕跡,在下刀表面留下崩裂痕。


        檢視此物,可見砣輪分段線條連成,慢工出細活,雕刻邊緣打磨平光亮。


. 由皮殼包漿:


        放大鏡觀察其表面,老件表面有有製作拋光後自然凹凸高低的皮殼,及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近現代製品拋光是過於平整明亮的賊光,只有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檢視此物,表面有自然凹凸高低情況的皮殼,及柔和寶光包漿,能觀察到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


.沁色:此白玉雕辟邪,其外表帶紅色,應不是原有的色皮,但到底是人工作舊著色,還是自然沁色,不敢冒然判斷。


.造型:2.4   3.2  1.6公分。此辟邪造型,為西漢典型風格,突胸呈臥姿,胸肌上浮雕長髯,昂首前視,張口露齒,頭生單角而後伏,雙耳後聳,頰後披髮,肩生雙翼,尾部回卷成字形。傳世玉辟邪尺寸雖小,昂首跨步中,卻展現著不凡的恢 宏氣度,其風采足與漢、六朝墓前的巨大石雕匹美。此玉辟邪尺寸雖小巧,卻有此氣勢。


        漢代中晚期玉器上的浮雕動物特徵為:高低有層次感,分層,層與層過渡有陡棱。翅、肘、冠、角的尖端尖而薄,有棱凸感、扎手感。漢代龍、神獸,一般有翼,其羽狀為平行狀,羽端上翹,肢肘後部飾平行短線為毛。邊緣飾平行短線。動物形象造型怪異。


此玉辟邪符合以上特徵,以手撫摸其各部突出有棱凸感、扎手感。其鬢毛為羽狀平行短線,肢肘後部飾平行短線為毛,平行狀之刻線細如毫髮的“遊絲毛雕”。


 


         綜合以上判斷,此帶紅色白玉辟邪,雕工小巧細緻傳神,玉質溫潤,其造型為西漢辟邪風格,不敢冒然斷定,但應為和闐老件。若要價合理,應列入收藏。


 


          於是詢問其年代,表示十幾年前所收舊藏,年代最少是早期以上,問其要價,為十幾年前的行情,覺得和藹可親,於是依其慣例以最低9折價成交。至於其外表紅色到底是人工作舊著色,還是自然沁色?其年代是否到漢還是舊仿?其特就教於對漢代動物古玉學有專精的先進,不吝提供鑑定意見。


 


    



 


漢代玉圓雕動物特徵



         漢代造型藝術有很大的發展。許多動物、人物題材的作品形象生動,取材廣泛。其中尤以各種不同形式的異獸最引人注目。這些異獸被賦予了超自然的特性,造型上有很強的氣勢。漢代圓雕動物,多能掌握動物的動態力感,為歷代各朝所不及。目前在漢代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已發現了數件此類玉製作品,傳世玉器中也有少量遺存。這類玉異獸形狀勁健雄偉,神態兇猛,造型表現力與工藝都有很高的水準。


 


         兩漢時期,圓雕動物形玉器數量很稀少,但有一些精品存世。陝西咸陽渭陵附近出土的西漢時的玉羽人奔馬、玉熊、玉鷹、玉辟邪等充分顯示了漢代圓雕的高超技藝。玉羽人奔馬中奔馬足踏流雲,羽人和馬背有雙翅,奔馬昂首嘶鳴,張口露齒,鼻部隆起,雙眼前視,雙耳豎起。馬肋陰刻線雕雙翅,馬尾高揚,一前足懸空抬起,處於欲停欲奔的狀態。騎手頭束巾,身穿短衣,細腰喇叭形衣擺,上身直立,雙手緊挽韁繩。長方形底座上雕刻雲紋支撐奔馬的足和尾,襯托出奔馬淩雲遨遊太空的神姿。玉辟邪昂首挺胸,雙眼前視,張口露齒,頭兩側有耳,頂有獨角,頜下長須垂於胸前,長尾蜷曲垂於地,前足生有肉翅,作半臥半起狀。圓潤流暢的線條,白色的玉料和原有的紫紅色玉皮,增加了玉辟邪的光彩。


  


           西漢後期,還出現了使用密排短陰刻線雕琢動物的肘部(如螭虎紋的肘部)以及鷹的羽梢等的表現手法。這種線條雕刻剛勁有力,彌補了平面雕所表現的圖案立體感不足的弱點。這種雕刻技法是前所未見的,並一直沿用到東漢、南北朝。凡是漢代精細器物上都有刻線細如毫髮的“遊絲毛雕”。如西漢出土的玉熊緊閉雙唇,雙耳貼於腦後,圓而有神的雙目直視前方,四足交錯呈漫步行走狀。腮邊,腿側僅雕刻數刀鬃毛,卻產生了鬃毛滿身的效果。玉熊還突出了體態和頭部特徵的刻畫,作者用簡練的刀法,雕刻出熊肥胖舉搖的體態,憨厚而可愛的神情。


    


          漢代中晚期玉器上的浮雕動物特徵為:高低有層次感,分層,層與層過渡有陡棱。翅、肘、冠、角的尖端尖而薄,有棱凸感、扎手感。漢代龍、神獸,一般有翼,其羽狀為平行狀,羽端上翹,肢肘後部飾平行短線為毛。邊緣飾平行短線。動物形象造型怪異。


 


         漢魏六朝玉器中的瑞獸形象,以辟邪、天馬和飛熊為多,其中圓雕玉辟邪尤為翹楚,一般造型誇張且富於變化,面容獰厲而勢態兇猛,肋生雙翅,翅分前後兩排羽,頭上有獨角或雙角,張口露齒,怒目前視,四肢粗壯有力,全身充斥著強烈的霸氣。


 


         辟邪,是傳說中的神獸,顧名思義,是人們希望藉助它的法力,來避除邪惡。流行於漢代的辟邪,多為帶翼的四足獸,其造形可能傳自西亞。古代帝王陵寢前常有大型石刻辟邪守護,漢代玉器中也出現了辟邪形象,作為極高貴的陳設器。漢玉辟邪,威武兇猛,似有拔天撼地的驅邪逐魅之氣概,將大漢帝國氣宇軒昂的一代精神本質表露無遺。辟邪與天祿是並用的,一角的叫天祿,兩角的叫辟邪,有辟除邪惡之意。有一定的重量且重心低的,可做玉鎮使用,有製為小形之器當作配飾,作為隨身辟除邪惡。


 


          中國古代傳說中有許多人們想像中的動物,玉、石器中的這些神異怪獸便是依傳說演化而出的。辟邪便是極受人們崇敬、在雕塑作品中出現較多的怪獸,其製造往往受多種動物造型的影響。此件辟邪應是以虎為原型加以獸形變化,僅於局部加翼,無鳥身,造型生動,頗具想像力。


 


         玉器上的辟邪,今所見最早作品為漢魏至南北朝物,現將此期的典型代表作分述如下:


         迄今所知,漢代遺址和墓葬中曾出土三件玉辟邪,其中兩件於1966年在陝西省咸陽市西漢渭陵遺址出土,一高2.5釐米,長5.8釐米,圓雕,作昂首前視,張口露齒,頭頂中部有獨角,頷下有須,尾垂於地,腹兩側有羽翅,表面保留一些原玉璞皮質色,呈挺胸伏臥狀。另一件長7釐米,高5.4釐米,形式與前述一器同,亦為圓雕,唯形作直目前視,作捕物前的爬行狀。玉辟邪的另一件出土品是1978年在陝西省寶雞市一東漢墓出土,器較高大,計高18.5釐米,長18釐米,形式與前述西漢渭陵遺址出土的兩件相似,唯背中有圓筒式插座,腦後有方筒形插座及首和身上陰刻圓圈紋、短平行線紋等略異。此外,除上述三件出土的玉辟邪外,另在東漢和魏晉南北朝墓中亦常見用琥珀、蜜蠟和石料製作的辟邪,亦見一些魏晉南北朝陵墓前雕塑辟邪獸作鎮墓用。


          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玉辟邪,今仍有一批早年出土或傳世品,其中較精美者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四件,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一件和一些散失傳世品。上述各器形態與出土三件很接近,唯有的為雙角,有的以紋圖等形式琢飾在器皿上。其中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辟邪式水呈尤特別,其上除整器是一雙角辟邪且較大外,又於其胸腹間爬行兩隻小辟邪,後者或即其子。


從上述近十件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玉辟邪情況分析,知此期玉辟邪有如下一些情況和特徵:


此期之西漢陵區出土的兩件玉辟邪,是迄今所知在科學考古發掘中最早遺物,說明以玉作辟邪形器,最晚在西漢中期已開始。


此期玉辟邪,其製作手法除一些以琢紋手法飾於器物上外,就主流而言,都是用圓雕法琢制,其器用主要有作鎮邪、器座、實用器皿等三種之用。


此期玉辟邪儘管形式沒有一件是相同的,但其共同特點很多,是綜合獅子頭和身,犀牛或雙角獸之角,羊須、鳥翅、虎爪子一體之作,充分表現其兇猛超凡、神奇威武之勢。


此期玉辟邪之所以有雙角和單角之分,可能有兩種原因:一種可能是代表不同的神獸,如有的古書記述,稱雙角者為辟邪,獨角者為桃撥或天鹿、角端等。而有的書則與前述完全相左,把獨角者稱辟邪,而雙角者為其他神獸。另一個可能是,獨角或雙角不是表現不同的神獸而是與此期的早晚所代有關,如本處所錄各器中,一般年代較早者為獨角,而年代較晚者為雙角。因此,究竟何說為宜,唯待今後更多的科學資料來證實,在沒有完全搞清其確切原因之前,此皆暫稱為辟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