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土沁白玉雕辟邪佩(2.8  1.6公分)


















 


六朝雞骨白玉雕辟邪獸





 


元玉雕辟邪









 


元白玉雕辟邪





15-99.一件帶土沁白玉雕辟邪佩的收藏(99.3.31)


 


          此賣家是住北部的網拍賣家,自稱收藏古玉十幾年近千餘件藏品,六年前就在網拍開設賣場斷斷續續拍賣其藏品。賣場專售古玉,其賣場上架之玉器,少數為較開門等級較高文物,均直接定出要賣價位,不過所定價位比行情高很多。另外大部分為較不開門或等級較低的玉件,定價較低,也直接定出要賣價位。觀察其成交記錄都是低價位玉器為主,且結標金額多在幾千元。此賣家在六年前陸續拍賣文物,成交記錄還不錯,三百多點正評,只有在早期5-6年前留下2個負評。在4-5 年前曾經買過幾次:有新品當具年代的老件賣的;還有標題標明和闐玉,寄來的確是青海料;另外有答覆不入刀,卻會入刀的。不過此賣家經溝通後,均接受換貨處理,甚至最後找不到想換的,也會爽快扣除費用退錢。買過幾次後,覺得雖然最後換購到老件古玉,也是玉質較差、雕工較粗等級較低的老玉,沒有物超所值之感,因為已四年多未曾光顧過。


 


           後來(99.3.17)在網拍購得一件標明為---和闐水料白玉龍佩。其雕工細緻,玉質通透。經議價最後以9折價成交,並給予鑑賞期。收到後經詳加檢視:


.由工具痕跡:


1.以放大鏡檢視其鏤雕斷面痕跡:只見鑽孔螺旋痕跡不見拉絲痕跡,鏤空線條斷面上,打磨較平滑。


2.以放大鏡檢視其陰線雕痕:為連續長線過於俐落且在陰線兩側留下明顯平行的粗糙痕跡,在下刀表面留下崩裂痕。


. 由皮殼包漿:


        放大鏡觀察其表面,雖大部分表面受沁蝕狀斑駁品相,但檢視未受沁蝕部分,有過於平整明亮的賊光,及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應是現代拋光。另外其表面受沁蝕位置相當可疑,若為出土自然受沁,則應在正反兩面的同一位置。此件竟然在對角處,為陪葬自然受沁不可能情況。判斷為沒年代,且經人為以酸液作舊,仿表面受沁蝕狀,造成斑駁,經溝通後接受退貨還錢。因原寄件信函未填寫寄件人姓名,去函要求告知,才得知賣家姓名,有點似曾相識,最後才查出為此同一賣家所成立的另一帳號賣場,只是這幾年來其住處又搬家了。


     


          (99.3.31)上午就看到這件標題為---白玉瑞獸 上架,網頁說明為明代和闐玉老件,從照片看其造型有元代辟邪獸風格,於是列入追蹤名單。


     


         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及仿古技術進步,古文物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特別是古玉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新舊及年代是不可能任務。於是提問此件既為和闐玉質,應不刀吧!能否以含運8折價割愛?獲得回覆----和闐玉質,不刀,只能起標價含運優惠。因曾交易過,知其價位甚硬很難議價。其要價若明到代,算相當便宜,若能入清老件,也值得此價。假如買到新仿品,或會入刀的非和闐玉質,賣場雖未標明有鑑賞期,但依以前交易經驗,此賣家經溝通,均能接受換貨或退款。因此就下標,匯款後兩天就收到。


           詳細加以檢視,首先判斷其玉種:


1.上手後手頭又有重量感,表示密度較大。


2.再以美工刀在背面死角試劃,不入刀,表示硬度夠。


3.觀看玉佩表面為溫潤柔和的寶光,不是青海玉或俄玉,其經加工拋光完成後上蠟具有賊光,經盤玩反而帶澀,有久盤不潤情況。


4.青海玉過於通透,但密度小手頭較輕,硬度較低會入刀,久盤不潤。此件玉質通透,但帶水紋,應為新疆和闐玉水料材質。


          接著再詳加檢視,判斷新舊及年代:


.由工具痕跡:


以放大鏡檢視其陰線雕痕:


         古法是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慢工出細活,雕刻邊緣打磨平光亮,不會在線條兩邊留下崩裂痕及粗糙痕跡。


         現代製品以快速的電動機械工具所雕製,為連續長線過於俐落且在陰線兩側留下明顯平行的粗糙痕跡,在下刀表面留下崩裂痕。


         檢視此物,可見砣輪分段線條連成,慢工出細活,雕刻邊緣打磨平光亮。


. 由皮殼包漿:


         放大鏡觀察其表面,老件表面有有製作拋光後自然凹凸高低的皮殼,及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近現代製品拋光是過於平整明亮的賊光,只有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檢視此物,表面有自然凹凸高低情況的皮殼,及柔和寶光包漿,能觀察到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


.沁色質變:此白玉雕辟邪佩帶土咬沁蝕,在表面形成斑駁腐蝕坑洞,並在玉內形成白色質變,應幾百年歲月始能入沁成此狀況。


.造型:4 2.8 1.6公分。此類蹲坐辟邪佩造型,由六朝時期開始出現,至元代又常見類似造型。但為無座為多,有底座動物以宋代為多,但宋代玉雕動物為現實仿生動物為主,較少雕神獸題材。而中穿孔又常見於中古時期玉器,約宋元年代。另外此辟邪佩用料白玉屬較佳品質判斷,較不像宋代,而較向元代用玉。


 


          綜合以上特徵個人大膽推斷,此辟邪佩為元代製品。此元朝斷代,僅是個人由造型、中穿孔、用玉材料及沁色質變,所做初步判斷。特就教於對神獸類古玉學有專精的先進,不吝提供鑑定意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