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生刻蘭亭序詩文銅墨盒


















以腐蝕版量產製成,沒有深淺及雕刻刀與銅切割的痕跡,字體雖有深度但沒有起落,筆劃線條邊緣太平滑。



手工雕刻的刀路刀痕,有深淺及雕刻刀與銅切割的痕跡


 


網路下載拍賣---陳寅生刻《蘭亭序》銅墨盒三件





 



 


 


清寅生款白銅刻文人仕女圖詩文小銅盒









 



15-79.一件庚辰(1880)寅生刻蘭亭序詩文銅墨盒的收藏經過 (99.2.19) 


         此賣家是在北部的小姐,賣場東西多元性,有玉器,也有印石及竹木雕文物,由照片看都是沒有年代的工藝品。她賣場有直接標出欲賣價格,但因沒有年代,所定價格算高,少有成交記錄;另有低價起標賣場招攬人氣,因結標價不高,生意還不錯。


        


        此件寅生刻蘭亭序詩文銅墨盒在210凌晨上架後,當天上午就從文房百寶搜尋到,看到銅製盒上有寅生落款,及詩文雕刻細緻流暢。但網拍照片畫面太小、解像力不足、及螢幕色差等限制,跟實際上手還是有很大差別。所以無法由照片判斷新舊年代及真假。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更何況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年代、真假及行情,是有相當困難。


 


         老銅製墨盒以前市面上常見,沒款或非名家要價不高 一兩 千元,但近年來已較少見。在玉市常看到新仿製的銅墨盒,落名家款才要價幾百元,但圖案及詩文雕工差,行家一眼就可看出假貨;另有一種圖案及詩文看似傳神流暢,但細看沒有任何雕刻刀路刀痕的,應是大量以雷射雕刻或壓鑄或腐蝕製成。


 


         於是加入追蹤名單,並要求補拍蘭亭序字體的局部特寫照片,供判斷是手工雕刻還是鑄造或腐蝕版,很快獲得回應,補拍文章左下角照片。是可以看出文物字體細緻工整,應非鑄造,但圖片大小及解像力,仍無法據以判斷是手工雕刻,還是腐蝕版,因此仍無法確認其真假,所以只能保守一點的價位試標看看。因怕事忙忘記下標,219結標當天下午事先進入此件賣場,發現當時出價才兩百多元,於是加價競標,立即成為最高出價者,再直接輸入可以接受的價格自動出價。當晚結標前再進入賣場觀察,只見另一買家不斷嘗試出價,不過在我最高自動出價前停止,最後由我以比設定價較低而得標。


 


        匯款後翌日及收到銅墨盒,檢視實物,蘭亭序詩文細緻工整流暢。但以放大鏡觀察其字體筆劃,並沒有手工雕刻的刀路刀痕,也就是沒有深淺及雕刻刀與銅切割的痕跡,字體雖有深度但沒有起落,筆劃線條邊緣太平滑,應是以腐蝕版量產製成。此寅生刻蘭亭序詩文銅墨盒之字體細微,但工整流暢,若為手工所雕刻,非名家老手不能為,則為清末銅刻名家陳寅生作品機率相當高。如今經確認為腐蝕版,則當然是仿品,但究竟是何時仿造?清末印刷業雖已引進腐蝕銅版技術在印刷上,但墨盒應用腐蝕版是在民初時期,所以此盒年代上限應為民初所仿製。其確實年代本應看外表其銅表面氧化斑駁不堪及銹蝕情況,以及內部歷經歲月累積的墨漬污垢。但此盒外表均無自然包漿(由於年代久遠致使表層產生的氧化層,即通常所說的老皮殼),而是亮面規則性拋光痕跡,但內部卻墨漬污垢濃厚。若是新仿,也應裡外一起作舊才是。判斷有可能原是老件,因長期使用造成汙垢及銅鏽斑剝不好品相,被不懂得保養維護的藏家,以類似美國菜瓜布去除污垢,致表面卻沒有留下不規則深淺不一的長期使用自然磨擦痕跡,而是留下明顯的規則磨擦痕跡。


 


 後來上網搜索墨盒資料,竟然發現多件類似寅生刻《蘭亭序》銅墨盒,其成交價人民幣1000-2000左右,年代則未斷。其字體雷同,個人判斷,應是根據陳寅生《蘭亭序》銅墨盒真品,以腐蝕版複製量產仿造,至於到底是民初所仿或現代新仿?則拍賣公司皆未斷代,網路上也有不同的專家提出新舊正反不同的看法。我得標的此墨盒,當初下標時就對是否人工雕刻存有疑慮,因此並未以真品及老件價位下標,若買到民初舊仿算是物超所值,就算買到新仿,就當作教材,所花代價不高。奉勸同好眼睛要張亮,不要看到寅生的名家款,再看詩文細緻工整流暢,就把此種腐蝕版仿品,當作到代真品購買。


 


       在網拍市場有時的確可以物超所值的價位買到還可以的等級文物,但若要撿漏,以低價位能購得高等級文物的經歷,是鳳毛麟角。(98.9.22)由網拍低價起標賣場購得一件寅生款白銅刻文人仕女圖及詩文小方盒,文人仕女圖雕刻細緻傳神,及詩文雕刻流暢,盒蓋還有掐絲琺瑯圖案,整體看應是清末銅刻名家陳寅生的作品無誤。


 


    



     


           墨水匣是一種文具。據史學名家鄧之誠《古董瑣記全編》一文所述,墨水匣大約始於嘉、道之際。但南京博物館《南京明代吳禎墓發掘簡報》所列出土文物中即有銅墨水匣一件,可見最遲應在元末明初就有了銅墨水匣。


 


  早期的墨水匣多為紫銅,後多為黃銅和白銅,民國之後還出現了銀、鋁、玉、陶瓷和塑膠等材質的墨水匣。白銅比黃銅名貴,其形狀也多姿多彩,計有正方、長方、橢圓、六角、八角、雙錢、圓形、矩形、棱形、扇形及各種花形,其式樣分為單體、雙體、三體和多層式。


 


  墨水匣文化是古文化的一個寫照,它融磨、雕、鏤、刻、鑲等工藝於一身,匯詩、詞、書、畫、印于一體,平成大器而深得世人喜愛。縱觀中國各時期墨水匣的銘文圖案,可說是古往今來無所不有,林木山水、花鳥魚蟲全面體現著傳統文化的豐厚遺韻;而自強不息努力學習業精於勤鵬程萬里提高文化、堅強鬥志等又深刻反映了鮮明的時代氣息。墨水匣的銘文書法更是一絕,上自殷周秦漢古文字,下至行楷隸草現代體,無所不融,使墨水匣整體書畫聯姻,雕工雋永,顯得雍容華貴,氣度不凡。在墨水匣的底部一般還銘有地域、商鋪或制作坊的鈐記,如北平大成四寶義合成杜盛祥等等。


 


  由於墨水匣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異常明顯,所以歷代仿製、偽刻現象十分常見。因此,收藏墨水匣鑒定尤為重要。


首先應該熟悉墨水匣歷史發展的脈絡,特別注意其材質的使用與變化。


其二、觀其雕、鑲、拼、剔、鏤、磨、鑽等技藝是否精湛、入道,看其刀工與運勢是否嫺熟、老道。特別是刻銅名家如陳寅生、茫父等的作品。


其三、觀其銘文與盒底的鈐記是否對路,謹防老面新底或老底新面。對於紀念性較強的墨水匣,一定要瞭解其歷史背景和緣起落定的經過。


其四、還要觀察墨水匣外表的光澤是否自然柔潤,盒內殘墨的色澤是否古掘純正,其味是否靜而淡遠。


凡此種種,定要牢記,切不可大意輕心,以免傷懷。


 


   墨水匣被世人稱為古玩、古董,既表達了人們對它的珍愛,也體現了它在民間藏品中較高的的地位。其市場價格總以陳寅生作品為上,茫父作品次之。名人用過或饋贈的墨水匣、歷史意義重大、紀念性較強、刻工精湛的墨水匣一般要在千元上下。但多數墨水匣的市價應不超過300500元。至於成套成系列的墨水匣,那就該另當別論了。


 來源:文物保護交流網


 


 


鑒定銅墨水匣有訣竅



   一是舊盒舊仿。因陳寅生、姚茫父等人名氣極大,他們刻制的銅墨水匣作品價格較高,民國時期就有大量假冒其名的仿製品,甚至有些同時代的高仿品,面貌極似真品,現在鑒定起來已十分困難。這類銅墨水匣真品佈局章法大都大方、舒展而緊湊,書畫刻工形神兼備,線條堅定、流暢、爽利、深刻;而仿品佈局章法則往往委瑣、局促而散漫,書畫刻工有形無神,線條猶豫、板滯、軟弱、虛浮。 

  二是舊盒新款。有些銅墨水匣是舊的,盒面圖案紋飾也都是舊的,但上下款卻是新刻的,後加的款多為歷史名人,以求高價。現在的作偽者多用電動刀或鐳射加刻名人款、年款,如果仔細觀察,文字不如舊時刻銅藝人的作品生動自然,而顯得過分規整,深淺劃一,呆滯刻板,新舊痕跡差異立見。原來的銅墨水匣雖無名人款,但還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加上新款後,弄得不新不舊,半真半假,反而將其毀壞了,大大降低了收藏價值。 

  三是舊盒新補。使用頻繁的銅墨水匣,最易損壞的部位是子口、盒底和硯板,子口與硯板容易破損,甚至脫落,盒底容易磕碰而變形,出現內陷、磨穿。這些部位損壞後,使用者捨不得丟棄,往往請人修補。因此,購買銅墨水匣時,對上述部位要仔細觀察,看清楚是否經過更換或修補。另外,舊蓋新底、舊底新蓋、失底的舊蓋與失蓋的舊底新配成套的情況,也屬此類。當然,一個刻工精良的銅墨水匣,如果盒蓋保存完好,其他部位雖經修補,仍有收藏價值,只是價格比品相完整的要低一些。 

  四是新盒新仿。這是近年市場所見最多的仿製品。無論從銅墨水匣的材質、做工看,還是從蓋面的圖案、刻工看,仿製成本都是最低的。有些圖案模仿舊時經典銅墨水匣,有些乾脆就是胡亂臆造的。絕大多數的新仿銅墨水匣,製作粗糙,加之仿造者缺乏基本的書畫功力和刻銅手藝,多用電動刀或鐳射刻製,刻工不堪入目。有些也人為製作假包漿,但污濁浮淺,較易識別。還有很多仿品蓋面採用腐蝕版,以便批量製作。比如仿照民國時期生產的刻有北京前門圖案的銅墨水匣,為了提高價值,仿造者在腐蝕版圖案兩側還刻了上下款,標上民國某某年誰贈誰自置字樣。這些造偽者往往一生產就是一大批,同時投放市場,有時同一個市場就能發現數十個圖案完全相同的銅墨水匣。凡遇見這種情況,即可斷定為仿品。 

  鑒識銅墨水匣,還有兩條十分重要的經驗。


第一,舊的不一定真舊,新的不一定真新。有些近年製作的高仿銅墨水匣,通過煙熏、藥泡、酸咬、打蠟等做舊手法,外表形成假包漿,有的還極為深厚,甚至將盒面圖案遮蓋,鏽跡斑斑,簡單清洗不易褪掉。還有的銅墨水匣內側設置絲綿,絲綿裏的墨汁看上去早已乾枯板結,有的一打開盒蓋就掉黑墨渣。這些都是造偽者花了較多力氣特意打造的,目的就是要充當真品賣大價錢。反之,一些真品雖然經歷了幾十年上百年的歲月,但外觀仍然光潔,圖案仍然清晰,蓋合仍然嚴密,這是長期以來愛惜使用和妥善保存的結果。因此,包漿自然、品相完好的舊銅墨水匣,不僅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第二,使用過的不一定很值錢,沒使用過的不一定不值錢。銅墨水匣首先是實用品,作為收藏品則是第二性的。使用過的銅墨水匣凝結著歷史滄桑感,得以留存至今,這本身就是一種價值。但是任何事情總有例外。近些年,也發現過個別從未使用過的舊銅墨水匣,有的裏面不僅沒有墨痕,甚至連絲綿都沒有。究其原因主要是製作工藝水準極高,或受贈于名人,或受獎者覺得榮譽很高,捨不得使用。這樣的銅墨水匣天生就是收藏品,一經發現,珍貴程度往往名副其實,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都要超過那些曾經被使用過的銅墨水匣。   


來源:中國藝術報   德榮


 


 


清末銅刻名家陳寅生生平


         陳寅生,名麟炳,是清同治年間的秀才,也是著名書畫師。清末至民國時期,北京的刻銅藝術以陳寅生、張樾臣與姚茫父最著名,人稱刻銅三大家。 三人中,陳寅生成就最大。


        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在北京琉璃廠開設萬禮齋,後改為萬豐號,墨水匣刻銅是他首創,有一代宗師之稱。清末科舉時代,陳寅生的刻銅曾極盛一時。 《古玩史話與鑑賞》說:陳寅生的刻銅作品,成為清代刻銅藝術珍品,亦屬珍貴文物。《天咫偶聞·卷七》說:光緒初,京師有陳寅生之刻銅,周氏元之畫鼻煙壺,稱絕技。《中國民間美術藝人誌》說:他(寅生)所刻的墨水匣,可以和陳曼生壺並傳。


         陳寅生的刻銅藝術代表了清末民初刻銅工藝發展的最高水準,在中國民間藝術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銅刻藝術有其獨特風格,字體清秀飄逸,有草、隸、篆、行、楷體,書法藝術各具特色,刻花草、樹木、魚、鳥、蟲栩栩如生,人物惟妙惟肖,他的刻製品為清代刻銅藝術珍品。 後代也多有仿製。


 


 


腐蝕版墨水匣淺說


---作家文摘---2003年第50---龍源期刊網


        刻銅墨水匣收藏已引起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一些人誤把腐蝕版墨水匣當作刻銅墨水匣,引起收藏者認識上的混亂。
腐蝕版墨水匣的收藏
  清朝末年,一些維新人士紛紛提倡新學,辦起了文明書局。畫稿印成書刊,需將原稿拍攝成網目底片,製成銅版,手續頗複雜。那時在中國會腐蝕銅版技術的多為日本人,他們的技術不傳中國人。在文明書局工作的趙鴻雪自己探究,研製成功了腐蝕銅版。
  腐蝕版墨水匣技術是從印刷版借鑒來的。最常見的腐蝕版墨水匣是前後兩種版的北京風景墨水匣,腐蝕較深的一套,如北海小白塔天壇祈年殿等,生產於30年代。另一套腐蝕較淺,但圖案清晰逼真,如北海小白塔(另一種)、北京前門萬壽山全景等則生產於40年代。這些墨水匣以小批量生產,至今已所剩無幾。
  腐蝕版墨水匣大多圖像是凹進去的,但也有一些圖像是凸出來的。有些又是與刻銅工藝並存的,如萬壽山全景一盒下有橫列一行小字壬午之秋卓之置於古燕此行字就是刻制的。更有一種集腐蝕、電鍍、刻銅於一盒的,如鼎臣梅花墨水匣,盒面腐蝕出陽紋梅花,底色為黃銅本色,而全盒又電鍍之,其中部電鍍圓光中又刻:待有餘而濟人,必無濟人之日;待有暇而讀書,必無讀書之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