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379道光丙申十六年(1836)張廷濟畫受之刊竹刻菊石圖臂擱

B379道光丙申十六年(1836)張廷濟畫受之刊竹刻菊石圖臂擱1.jpg

B379道光丙申十六年(1836)張廷濟畫受之刊竹刻菊石圖臂擱2.jpg

B379道光丙申十六年(1836)張廷濟畫受之刊竹刻菊石圖臂擱3.jpg

B379道光丙申十六年(1836)張廷濟畫受之刊竹刻菊石圖臂擱4.jpg

B379道光丙申十六年(1836)張廷濟畫受之刊竹刻菊石圖臂擱5.jpg

 

張廷濟(1768-1848),清代金石學家、書畫家。原名汝林,字順安,號叔未,一字說舟,又字作田,又號海嶽庵門下弟子,晚號眉壽老人,浙江嘉興新篁人。嘉慶三年(一七九八)解元,以後幾次會試未中,遂家居從事學術研究和藝術創作。工詩詞,風格樸質,善用典故,精金石考據之學,尤擅長文物鑑賞,一碑一器都能辨其真偽,別其源流。喜收藏各類古器文物,收藏鼎彝、碑版及書、畫甚多。著作有《清儀閣印譜•詩抄》、《眉壽堂集》、《桂馨堂集》等。

 

 

張辛(18111848),字受之,張廷濟侄,浙江嘉興人。竹刻名家,愛金石之學,精摹泐上石,時作篆刻牙石印,古勁有韻。精于碑版篆刻,宗秦、漢,又取法浙派,並以其法刻竹,用刀深厚精絕。曾為明代著名諫臣楊繼盛《劾嚴嵩疏》作碑,被贊為“精妙不減原跡”。

自幼受張廷濟薰陶,雅好金石,精於篆刻及刻竹,尤其對張廷濟書法的理解和摹刻水品,更是高於他人。張廷濟所編《清儀閣古器物文》中,有竹刻拓本數幅,皆出於張辛之手。張辛用深刻法,將張廷濟古拙蒼健的書法風格體現的形神兼備、英氣逼人。王世襄稱讚此扇骨“叔未手書,筆法渾厚,刀工足以副之,意足神完,信是高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