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款黃壽山雕枝葉紐方印











 


(印文翻轉-清池殘荷)


 



15-48.一件沙孟海款黃壽山雕枝葉紐方印的收藏(98.11.21)


 


         認識阿水已十幾年,他是大陸單幫客,後來到台中依親落地生根,聽說為了拿到身分證,還去當了國民兵。他初期進紫砂壺及字畫在玉市賣,我是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認識,向他買進一些早期壺及近代書畫。後來他慢慢轉型變為古玉及竹木雜項專業賣家,在目前玉市業者中是少數能拿出高檔雜項的賣家。


 


         阿水為人實在,個性爽朗,天生好客,是少數在玉市攤位泡茶供同好享用的業者,縱然來客已多時不曾購買,他仍然是笑臉迎接,如同接待朋友般,以好茶招待,讓來客不會有絲毫壓力,因此熟識的同好包括我在逛玉市時,均把他當歇腳點,如那一天他有事未去開張,同好都會悵然若失!在我其間交往中,個人覺得阿水在骨董業界進貨很開門,開價公道,為人又實在,是值得信賴的骨董商。


 


         阿水為人隨和實在,口風緊有信用,因此能獲得許多交往的藏家信賴,願意將手中藏品讓他挑選去市場脫手。這種信賴在現今不景氣的骨董市場中是非常重要的,若每件文物都要買斷方式進貨,那資金壓力很大,能進得的貨將很有限,因此阿水在目前玉市業者中是少數貨源源源不斷,而且能拿出高檔雜項的賣家。


 


          阿水有一個老收藏客戶,早年開畫廊就開始收藏骨董文物,主攻印石篆刻,子女都留學移民美國,現在只留下一對老夫妻在台中住,相當寂寞。阿水因賣其文物而結識,平日到他家噓寒問暖,送好茶給他泡,陪伴閒聊,深獲其信任。多年前老人家表示年歲已大,子女都對骨董沒興趣,想在有生之年把它處理掉,希望他能提供協助。於是決定採分散逐步釋出,每次由阿水拿幾件去玉市找買家。我得知後,約定以後每週帶幾件,由我先看貨購買後,不中意再拿給其他人看。如此從六年前每次帶五件挑二、三件,到三件挑一、二件,到去年初只帶一件,至去年五月終告已無貨。總計五年來,共收進二百餘件印石篆刻。轉眼從(98.7.25)跟他購得最後一件清竹根雕一路()清廉()水盂的收藏已4個月未成交過。


 


   


          (98.11.21)本週六帶來沙孟海款黃壽山雕枝葉紐方印,表示老收藏另外又找出來的。經詳加檢視:


1.石質:類似田黃色澤,有溫潤感,有裂痕,但不像田黃的格,到底是壽山石的那種坑石?因對壽山石還不是有深入研究,無法判斷。


2.看印紐雕工:所雕枝葉紐簡單古拙有味。


3.印石皮殼包漿:以放大鏡觀察印邊表面,有老件自然凹凸高低情況的皮殼,且有柔和寶光之包漿,以及老件能觀察到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沒有新件只有的明亮上蠟賊光,及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4.看印面:印文為清池殘荷閒章,印文的佈局章法、筆法、刀法都不錯有名家格。以放大鏡仔細觀察印面雕刻深處,有印泥油沁入石質內,及印面雕刻線條邊緣有因長期使用磨頓情形,判斷為老印自然使用及風化現象。


5.邊款:孟海兩字,簡單俐落,以放大鏡仔細觀察雕刻痕跡,為舊刻非新刻,應是民初雕刻名家沙孟海的款。  


 


由以上判斷此件孟海款黃壽山雕枝葉紐方印,應為民初雕刻名家沙孟海的閒章作品,其枝葉紐簡單拙趣,石質溫潤,色澤枇杷黃,可惜帶有裂痕。印文的佈局章法、筆法、刀法及邊款都不錯,應是民初雕刻名家沙孟海的作品。若要價合理,是值得收藏。


 


         於是詢問價位,開出價位與之前相較算合理,但表示此件較小,且石質有明顯裂痕,因已很久沒購買,姑且捧個場,出個價希望能成交。阿水很爽快答應我的議價。


 


在收藏印石篆刻過程中,需要印文鈐印出來,才能看到正面印文風格與內容,但老印章印文常因長年累積印泥,造成鈐印模糊不清情形。另外在檢視印文的刀法,以及檢視印泥是否油沁入印章內?和印面雕刻線條邊緣是否有因長期使用磨頓情形?來判斷有無老印自然使用及風化現象,也常因被印泥污垢所掩蓋。


在去除印石印文篆刻的污垢實務中,常遇到無法去除印泥污垢難題,使用較中性清潔劑沒用,又不敢使用太堅硬的工具,怕傷到石質,而且對於在印文雕刻深處印泥污垢常束手無策。使用強酸或強鹼浸泡,又怕傷到印石表面皮壳及包漿。以前我都是以削尖的竹籤沾穩潔清潔劑,慢慢逐一清除,但速度相當慢,而且深處頑垢還是無法完全清除乾淨。


          試過了市面所售清潔劑,後來發現老婆用來清洗廁所馬筒及瓷磚的---“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最有效,將其噴在印面上,等幾分鐘後,再以牙刷來回刷掉,連陳年的印泥污垢也能去除乾淨。真是太神奇了!特別提供此秘方給愛好印石篆刻的同好經驗分享,值得一試。


           


回來後先將其鈐印在收藏印譜上,然後按以上方法清除印泥污垢,拿出近代印人傳找到沙孟海專篇,核對其印文篆刻,發現符合其風格。再拿出印章邊款藝術一書,找到沙孟海的邊款,也能符合。此件為民初雕刻名家沙孟海的作品應無疑。以幾千元價位,能購得此印,應算物超所值吧!


 


 


 


 


民初篆刻名家沙孟海生平


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號石荒,沙村,決明,鄞縣沙村人。他出生於名醫書香之家、幼承庭訓,早習篆刻,曾就讀於慈溪錦堂學校,畢業於浙東第四師範學校。20歲前後,他的書法已有很大名聲了。1922年,沙孟海到上海擔任家庭教師期間,有幸接觸令他十分仰慕的康有為、吳昌碩等大師,對以後沙孟海的書法和篆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25年他任教商務印書館圖文函授社,其間, 從馮 君木,陳屺懷學古文學,使他學藝大進。章太炎主辦的《華國月刊》,多次刊載他的金石文字。


          他毅然返鄉,帶著母親和全家人到上海,以賣字和借貸度日。由於在賣字謀生中,刻苦的實踐和鑽研,又進一步造就了他書法上的卓越成就。1929年,年僅29歲的沙孟海,被聘任為廣州中山大學預科教授,1931年起歷任南京中央大學、教育部、交通部秘書。1941年經陳佈雷推薦,在蔣介石侍從室任職。1949年他拒絕去臺灣。新中國建立後,任浙江大學中文係教授,1963年任浙江美術學院國畫係書法科教授。1979年出任西冷印社社長以及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1992年在杭州逝世。    


          沙孟海早年得吳昌碩指授,其書法無論篆隸楷草,代表北碑雄強一路,在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的書法以行草書最佳,尤其善作孽窠大字,人以為“海內榜書,沙翁第一”其擘窠榜書氣勢宏大、點劃精到,富現代感,以氣勝,且越大越壯觀,此非胸有浩然之氣不能致也,為當代書風典範。


           沙孟海積七十年之書法功力,被人們尊為當代書去泰鬥。他一生親歷自民國以來現代書法的發展。50歲以前,他的書法廣涉篆、隸、真、行、草各體,晚年尤精行書、草書。他的書法氣勢磅碑,雄渾厚重,剛健有力,自成一體。可以說,他的書法藝術博大精深,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他知識廣博,閱歷宏富、治學嚴謹,對書法學、古文字學、篆刻學、金石學,考古學都有精深研究。他一生僅書學方面就有《近三百年的書學》、《印學概述》、《沙孟海論書叢稿》、《印學史》、《中國書法史圖錄》、《沙孟海書法集》、《蘭沙館印式》、《沙孟海寫書譜》等,並主編《中國新文藝大係·書法卷》等。


----引自中華書畫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