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莊綬綸款黃楊木鏤雕二喬圖香筒







 






 








 





 





 


翻拍書中莊綬綸款竹鏤雕仕女共讀圖香筒



 



                              


 




 


 


翻拍書中莊綬綸款竹鏤雕仕女共讀圖香筒拓本






 



一件清莊綬綸款黃楊木鏤雕二喬圖香筒的收藏經歷


 


          以往收藏文物都是來自骨董店、玉市及藏家等現貨市場,近年來退休後,才開始學習電腦,上網接觸網拍市場,發現網拍特性無遠弗界,沒有時間及空間限制,買賣雙方交易可以不出門,就在家裡一手搞定,比實體店面實在方便。但網路有照片解像力不足、未拍攝到全部及重點部位放大和螢幕色差等限制。骨董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更何況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年代、真假及行情,無異緣木求魚。所以在網拍購買文物要小心謹慎,若沒有十足把握,有任何一點疑問都寧可放棄。


   


          對於骨董網拍一窩蜂出現一些(xx的收藏)的賣家,都自稱晚輩為其長輩處理收藏。其拍品良莠不齊,均以一元或低價起標,標多少賣多少為號召。重點是有的明明是專業的骨董商,卻假冒晚輩身份,明明看得懂卻騙買家看不懂,暗中還加以護盤,作穩賺不賠生意。我常觀察某些較高檔文物的拍賣過程,若是您沒有加入競標,其結標價格往往比行情低甚多,讓您覺得不標很可惜,但事隔多日去找賣家評價,卻找不到。若您當時心動下標,卻發現永遠追不到,比您預定的價位高甚多,甚至高過現貨行情,這就是有人在護盤。以往業者對買斷文物加以護盤避免虧本,是可以理解的,現在發展出另一模式則是,藏家委託網拍業者寄賣,拍出由業者收取手續費,低價起標,不想虧本的藏家要自行護盤。


     


         如果賣方真的是不懂骨董的晚輩,又沒有護盤情形,那麼買賣雙方互賭,買方願賭服輸,賭輸自認倒楣,還算公平,偶而還能撿到便宜。但若明明是專業的骨董商,卻假冒晚輩身份,明明看得懂卻騙買家看不懂,又不能退換,暗中還加以護盤,對買家是絕對不利,絕不可能買到物超所值的東西,應列為拒絕往來戶。倒是少數光明正大標明為骨董店業者,其中部分夠水準拍品,是由藏家委託寄賣,若沒有護盤情形,偶而能標得物超所值文物,至於有沒有護盤,則要仔細觀察,若追到預定的出價極限,一定要斷然放棄停止追高。


 


         對於網拍低價起標的賣場,我甚少參與下標,因為如發現是自己有興趣的東西,還要等候漫長的時間結標,而好不容易等到結標前一刻才是行家決勝的關鍵點,多少能買到充滿未知數,到底是行家競標,還是護盤當時是很難判斷出來。除了幾個極少數風評不錯賣場,僅限於經判斷為純粹業餘賣家,或光明正大標明為骨董店業者,我偶有會下標外,其他低價起標的賣場則敬謝不敏,在網拍市場有時的確可以物超所值的價位買到還可以的等級文物,但若要撿漏,以低價位能購得高等級文物的經歷,是鳳毛麟角。


 


         倒是在藏家早期所收藏釋出的賣場,或真正長輩所留下舊藏中,曾收到幾件,都是賣方直接定出希望的賣出價格,經瀏覽到覺得文物等級不錯,要價合理比現貨市場便宜,透過一翻議價,及獲得鑑賞期後才成交。


 


         此件莊綬綸款黃楊木鏤雕二喬圖香筒是去年在網拍中瀏覽到,因網拍照片解像力不足,再加上拍攝不清楚,根本無法分辨雕工新舊,更甭說真假,但依稀與寧波出版社所出李軍著---明清竹刻一書第178-181頁,收錄一件天一閣博物館所藏莊綬綸款竹鏤雕仕女共讀圖香筒,構圖相同但方向相反,落款相同。看其賣場都是古玉佩件及部分新舊雜呈的竹木雕,所開價位若是真品是太便宜了,就算是老件無款鏤雕香筒也不只此價,但若新品就貴了,而且沒有收藏價值。標題標示是竹雕,但由照片中圖樣看不出竹絲的紋路,於是在第一時間透過問與答瞭解此筆筒來歷,此賣家目前經營玉石生意,這些竹木雕為賣家早期到大陸找玉石貨源,因要價不高,所收藏下來,其本身對竹木雕年代及真假,也沒有深入研究,經其確認材質為竹雕製品,其賣場已主動給予買家鑑賞期,於是經議價以八折含運價提前結標。


   


         匯款後翌日就收到此鏤雕二喬圖香筒,一打開發現其材質並非竹雕,而是更稀少貴重的黃楊木,檢視雕工及落款及外表風化情況,應是老件絕無疑慮,但是否真品,還待考證。


 


          竹木牙角雕經百年傳世使用,常在表面留下污垢,堆積在雕刻深處,使原先細微雕刻被掩蓋看不清楚,此黃楊木香筒亦不例外,於是以含蠟具有清潔及保養兩種功能的碧麗珠噴灑 ,再用牙刷來回清洗,細節部份如人物、樹木、岩壁則以細針將其間污垢慢慢逐一挑除,最後再以含蠟成分較高的碧麗珠噴灑給予一層保護,然後以乾淨毛巾擦乾,整個筆筒煥然一新,所有雕刻圖案及落款文字都清清楚楚。


 


詳細檢視:


1.以放大鏡檢視其表面皮殼,具有年代風化痕跡。


2.再以放大鏡檢視其雕刻圖案及文字落款凹處,其皮殼顏色包漿與表面一致,為原刻非後加刻。


3.其雕刻細緻傳神,雕工功力有名家風格,雕刻手法與傳世莊綬綸作品符合。


4.與寧波出版社所出李軍著---明清竹刻一書第178-181頁,收錄一件天一閣博物館所藏莊綬綸款竹鏤雕仕女共讀圖香筒詳加比對,構圖相同方向相反,落款筆法一致。


 


整體評估:    


          由各項判斷此筆筒應為清中期到代,其雕工細緻傳神,雕工功力有名家風格,雕刻手法與莊綬綸傳世作品符合,與天一閣博物館所藏王梅鄰款竹雕廬陵夜讀圖筆筒作品構圖相同,落款筆法一致,應是莊綬綸作品。


 


 


 


清中期竹雕名家莊綬綸生平與活動情形


    


         莊綬綸,字印若。生卒年不詳,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主要活動時間約在清乾隆至嘉慶(1736–1820)年間。莊綬綸與金元鈺是同時代的人。


 


金元鈺撰《竹人錄》書中有關莊綬綸之記載:


         綬綸,字印若。碩身而臒,年四十餘不娶,絕無豔冶之好,而偏喜與美人寫照,所製香筒如:四美圖、楊妃春睡圖、紅葉題詩圖,霧鬢雲鬟,蜂腰秀削,黛痕一蹙,更阿堵傳神。餘戲之曰:亞字闌幹拍肩誰共子果,從何處得粉本耶,印若笑曰:周昉仇英是我師也。世無王鄭拚為齊處士老矣,若對龐廉嫫母自誇,室有姬薑豈僅腕底無靈益,使我胸中作惡耳,餘曰:善。


 


         莊綬綸年四十餘不娶,絕無豔冶之好。擅於雕刻美人仕女,所作「四美圖」、「楊妃春睡圖」、「紅葉題詩圖」等香筒作品,皆得周昉、仇英粉本之妙。


 


傳世及著錄作品


         莊綬綸傳世作品有: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藏「竹雕仕女共讀圖香筒」,高:17.7 公分,筒徑:4.6 公分。筆筒採用深浮雕兼透雕技法,雕刻庭園內假山湖石,梧桐松樹。濃密的樹蔭下,兩女子霧鬢雲鬟,蜂腰秀削,長裙曳地。對坐於石桌,其中一人指書論談,另一人則悉心聆聽,神情專注。構圖極富


層次感與立體感,背陰刻行書款「甲午春仲,綬綸製」。「甲午」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


 


         文獻著錄莊綬綸款識作品有:金元鈺撰《竹人錄》書中記載,「四美圖」香筒、「楊妃春睡圖」香筒、「紅葉題詩圖」香筒。從傳世作品與文獻著錄分析,馬國珍擅於運用深浮雕兼透雕技法,在香筒上雕刻美人仕女。


 


此文引用好友 梁俊棠 先生所作---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嘉定派竹雕刻藝術之研究


感謝老友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