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博寶網照片---清 丁二仲內畫山水圖鼻煙壺


2009保利仲夏第8期精品拍賣會編號2072


成交價¥2.24萬元


 






 


 


 


          丁二仲(一八六八——一九三五),原名尚庾,亦作上庾,藝作均署二仲,遂以此行。祖籍浙江紹興。


 


          其父為小吏於河北通州,幼隨任所。稍長嗜書畫文藝,通州距北京密邇,乃往求師,以家境非裕,尋且靠畫鼻煙壺為業。余友鄧仲安醫生以藏鼻煙壺名著香島,藏有丁二仲料質內畫壺一,一側畫人物,側繪山水,署款日:『歲在光緒甲午(一八九四)仿伯虎畫法於都門客次』(載《可安居藏中國鼻煙壺》),用知丁氏二十六歲已鬻藝京華矣。


 


         庚子(一九○○)之歲,八國聯軍大舉侵我中華,二仲之父奉命參與抗擊敵軍,於鏖戰中以身殉國。父既歿,經此一役,而北京亦百業蕭條,遂侍母南下金陵,寄居舅氏家,另謀出路。時紙捲煙已漸盛行,鼻煙不為時尚所喜,二仲乃以畫壺之藝轉而畫扇,為謀生計,特致力書法,使扇面之書能兩相輝映。餘嘗見其所作便面數品,花卉山水皆備,類皆寫意一路;書則篆隸居多,喜臨兩周彝銘,波磔昭然,筆意近於李梅庵,以梅庵在清季曾在南京任兩江優級師範監督,兼江寧提學使,書名影響較大故也。後復習刻扇骨,俾廣營生。


 


          二仲既曾習篆,又諳雕鏤之技,刻竹檀扇骨尚需順其紋理,而繡花乳石為印,則不必拘此,故又展其藝於治印,競能於書畫及刻制扇骨之外,異軍突起,以篆刻名噪一時。人譽之者,以為奔放奇崛,蒼勁渾穆,異態新姿,前所罕覯。一九四四年郭楓穀在其《楓谷語印》一文中則以『偶涉狂肆,鮮有可取』為評。五十年代初,鄧散木先生曾撰《齊白石輿丁二仲》一文,自謂一生最佩服之印人有四,除吳缶翁、趙古泥外,乃齊、丁二家,並雲二家皆取法自然,無落古人窠臼,亦不曾師承過二剛輩,故其所作,無點人為跡象。且指丁氏於廢銅爛鐵中悟得天然之凹凸縱橫苔銹剝蝕形象,以之移入刻印之中,乃成自己家數。鄧散老此說,餘以為未確。試觀附刊之『金石書畫巢』、『種桃仟館』兩印,切刀斬截,圭角分明,的是浙派後學。然學而能變,時亦沖刀披削,以不衫不履之宛轉體勢出之。至其用刀,究如鄧公所雲『從空白處埋刀街刺』,抑若一般印家習慣之『就著篆好印文邊沿下刀』,因無緣親睹,則不敢妄下斷語矣。要之,二仲能大膽破碎而雄渾自然,固有其藝術特色者在;唯以獨樹風格言,當遜白石山翁。丁氏出身民間藝人,於六書之學未嘗深究,故對篆籀之屈伸變化,難免有近俗之處,此不能為賢者諱也。


 


           陸維釗教授昔年曾語吾友林君雲:民國九年(一九二○)彼人南京高等師範攻讀時,丁氏受學校之聘,課餘為諸生指導琴藝;學生中有慕其印,亦叩以篆刻者。二仲之於藝,可謂博矣。晚歲嗜酒,不幸於繪製《歲寒圖》時突患腦溢血,遽爾辭世。歿後,朱喬岳、朱華岳昆仲廣搜遺印,為刊《□園印譜》八卷行世。(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三日 馬國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