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09丁酉 (1897)于嘯軒刻山水圖牙片一套四片1.JPG I09丁酉 (1897)于嘯軒刻山水圖牙片一套四片2.JPG I09丁酉 (1897)于嘯軒刻山水圖牙片一套四片3.JPG I09丁酉 (1897)于嘯軒刻山水圖牙片一套四片4.JPG  

 

清末民初微雕名家于碩生平

     于碩(1873-1957),字嘯軒、嘯仙,1873年于嘯軒生於江蘇省江都縣塘頭鄉,乃于謙之後裔。書畫皆工,亦能刻印,尤以微雕藝術著稱於世,位列微雕三絕之首,對後來微雕藝術的發展影響極大,為近代微雕宗師。

      他的舅父李氏家族中,有人擅長淺刻瓷器、竹器,而且刀法純熟,從少年時代開始,于嘯軒就跟隨他們模仿習練。于碩於清末官知縣,清亡後棄官,藝於都中。

     1915年,42歲的于嘯軒拿著他的兩件作品,參加了日本東京大正博覽會和美國的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展覽會,兩件作品都獲得了金質獎章。當時之報紙評論其作品:以方寸之牙,刻萬餘字,真乃鬼斧神工。故益聞名於世。

     清末民初以來多種著述盛讚他的淺刻藝術,對他的象牙淺刻藝術品評價極高。如《清稗類抄·工藝類》說:光緒初,江都人于軒,目光精炯過人,方寸之中,能刻萬字;至闊扇骨,可刻三十行……其最小字,以大十餘倍顯微鏡照之,猶不能見。

      趙汝珍在《古玩指南》中,說于嘯軒能於五分方圓之象牙面上刻字千餘,具有帖氣,非用放大鏡不可辨識,不知其何以為之,是所謂鬼斧神工也。

     《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介紹于嘯軒的鐫刻技藝時這樣寫到:“善淺刻能於寬三分許之象牙扇骨上,刻小行楷三四十行,細若蒼蠅須。非顯微鏡不能晰”。

       于碩有别于當時的一般工匠,而是具有很高之文學、繪畫和書法修養的藝術家。其微雕作品不僅妙於細微,且畫藝精湛、書藝高妙、韻高格古,縮萬里於方寸。其微雕工藝至今無人出其右,堪稱神技,的是微雕聖手。現在于嘯軒的象牙淺刻作品被全國很多博物館都有收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