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18清翟大坤及師曾款竹刻蘭花圖詩文隨形筆筒
清代著名聾人畫家翟大坤生平
翟大坤(1745-1804)〔清〕字子厚(子垕),號雲屏、雲屏散人,後因耳疾失聰,又自號無聞子,浙江嘉興人,寄寓江蘇蘇州。
性散逸不羈,喜遊山水名勝,好書畫,書法學十七帖、孫過庭,行草皆佳,遒勁多姿。山水兼宗宋元,取諸家之長而時出己意,下筆深秀,滋潤鬱茂,率爾揮灑妙趣橫生,寫意花卉得沈周、陳淳遺意。又喜畫巨幅墨竹、松梅,筆酣墨暢,氣勢恢宏。
傳世作品有乾隆三十七年(1772)作《秋林曳杖圖》扇頁、《沙村訪友圖》,藏故宮博物院;《松芝圖》軸藏瀋陽故宮博物院;《高士聽泉圖》軸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四十六年(1781)作《草堂賞泉圖》軸藏蘇州市博物館;乾隆三十二年(1767)作《萬峰獨立圖》軸、三十三年作《秋崖澄霽圖》軸、嘉慶二年(1797)作《蜀葵圖》軸、三年作《山水圖》軸等著錄於《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
子繼昌,號琴峰,能世其家學。
陳衡恪(師曾).1876 ~ 1923。江西修水人,後居南京。陳三立之子。字師曾,號槐堂、朽者、朽道人、道子、俟堂。齋堂為唐石簃、染蒼室、安陽石室、五石堂、鞠梅雙景盦。曾留學日本,歸國後從事美術教育。擅畫花卉、山水,畫鳳淳厚蒼逸。能詩文、善畫法,精篆刻。對中國繪畫史頗有研究。鎔鑄秦漢,古拙純樸,後師事吳昌碩,並不亦步亦趨,得其法,變其意,擷取漢鑿神韻。印風高古,氣息醇厚。經營篆法精謹自然,起筆收鋒與轉折皆有起落之墨趣。存世有《中國繪畫史》、《中國文人畫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