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6清方絜款紫檀陰刻蘇武牧羊圖詩文筆筒

W06清方絜款紫檀陰刻蘇武牧羊圖詩文筆筒1.JPG W06清方絜款紫檀陰刻蘇武牧羊圖詩文筆筒2.JPG  

 

 

一件清嘉道竹雕名家方絜款紫檀雕蘇武牧羊圖文筆筒的收藏經歷

 

     我這老手近二十年來每週六都會去玉市閒逛,二十多年前收藏初期,我的收藏均來自熟識骨董店,後來光華玉市成立後,我的收藏很多來自玉市。

 

         在二十幾年前還未開放大陸探親,當時台灣經濟已蓬勃發展,股市房地產熱絡,台灣錢淹腳踝,骨董藝術品收藏風氣開使興盛,大陸單幫客帶大量文物來台,最大集散地就是光華玉市。那時候滿地都是古文物,老木雕、老佛像、老銅爐,那裏有新仿品,您要在意的是其等級、品項及價格。不過大部分為古民藝,及等級較低骨董,偶而才有中上等級文物。

 

     回想當年,大夥同好約在淩晨4點多,共乘轎車由中部出發,遠征臺北,到達光華玉市天剛亮,這時單幫客正由旅社到玉市開始擺攤,但現場已聚滿北部或由中南部趕來的早起的鳥在等候著,當包骨董的報紙一打開,馬上被就搶過看,若有意的就要先拿在手上,因為一放手,就可能被其他人買走了。

 

        目前玉市龍蛇雜處,好幾百攤位中,有老件的可說找不出幾攤。那到底還能否找到不錯的收藏品?我的答案是持肯定的。

 

         當初這些大陸單幫客有的賺到錢,大部分因再找老件已不易而收山當寓公了,少數仍作骨董的也早已轉型形開骨董店。如今擺攤已換人,不是當年那一批了,攤主更多元,有仍是大陸跑單幫,不過多數賣的全是假貨,要從其中找到一件老的都很難,一件號稱古玉卻要價僅幾百元,最多1-2千,但還是有人駐足,用放大鏡在詳細觀看,實在令人不解,什麼人玩什麼鳥吧!

   

         少數大陸跑單幫賣的是老的文物,不過大部分是屬古民藝品,或等級較低的骨董,偶而可以找到物超所值的普通級骨董,要從其中中寶找到精品,就甭想了!

 

         也有部分骨董店因臺灣景氣差,店面門可羅雀等無鳥,乾脆到玉市擺攤,不過所出貨,大部分是低價位,要出清的,除非熟客預約,才可能帶來精品,不過是不曝光,擺在行李箱中。

 

          另外也有收藏家,因個人經濟問題,或收藏到一定量、一定時間想脫手變現,不過也是一般等級,除非約下次帶更高檔來,才有東西看。

 

         1987年台灣開放大陸探親後,兩岸交流頻繁,許多台灣骨董業者及同好趁機直接到大陸找貨,從事跑單幫工作,本地單幫客銷貨管道,以骨董店為目標,貨進來後由北部至中部再到南部,初期地毯式拜訪找尋商機,瞭解各業者需求,作為下次到大陸找貨依據,到最後與骨董店業者建立了長期供需關係,後來十幾年前也有直接在玉市擺攤販售。近年來因臺灣不景氣,進貨無法在臺灣賣出,也同時帶臺灣收藏家放出的文物到大陸求售,但最近全球金融風暴,大陸股市、房地產狂跌,大陸骨董市場買氣也受影響,因此轉向回台求售。一般為收藏家所寄賣,偶爾有高檔貨,但因當初收藏價高,所以開價亦高。不過議價空間大,要看收藏賣方是否急需錢而定?此途徑是我收藏精品最重要管道。

 

         有不少老行家同好,對於我每週必到玉市,覺得不可思議,原因是他們都有去過,只有幾攤賣老的,且都是普通等級,並不值得收藏。原因是他們不是熟客,只能看到檯面上的東西,檯面下行李箱的精品是無緣見到。

 

         若您所花費交易額度夠多,攤主才會拿出來,讓您瞧瞧。如您是成了其主客,他會留意您的喜好,特地去找尋,找到後會電話告知收到何種文物,還會特地為您保留,讓您第一優先上手。

 

     目前玉市文物之旅,能找到物超所值的中上等級骨董已經是不錯的收穫,偶爾能看到藏家所釋出精品,但因當初收藏價高,所以開價亦高,經議價後能以比之前較便宜價位收到,也是划算,若要從玉市掏中寶找到精品,就甭想了!我找到的幾件以低價購得雜項精品都是一二十年在早期玉市所尋獲。

 

 

     這件方絜款紫檀雕蘇武牧羊圖文筆筒是早期約二十年前一大早在光華玉市購得,是從一個不認識的大陸單幫客攤位找到,陰刻蘇武牧羊圖及篆書詩文古樸,覺得束腰線條優美,皮殼露出暗黑寶光,當時素面束腰紫檀及黃花梨筆筒玉市很多,要價4-5千元而已,但有雕圖案或文字較少,因其要價比素面高一些而已,心想不管是否能找到此方絜典故都是物超所值?因此就還價後成交。當時雖對竹雕文物有興趣,但兩岸三地有關竹雕書籍,只有一本兩冊香港藝術館1982年所出版的---中國竹雕藝術,而方絜僅是道光年間的中家,所以購買此紫檀筆筒當時根本就不知道有方絜這號人物。回家後拿出香港藝術館出版---中國竹雕藝術一書來查閱,才查到其資料,知道其生平。

 

 

 

 

方絜生平及活動情形:

 

     號治庵,字矩平,浙江黃巖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在清道光(1821–1850)年間前後。為書畫家兼竹雕刻家,工詩文善書畫,最擅長竹雕刻,人稱「方竹」,著有《石我齋吟稿》。

 

 

 

方絜(18001838),字矩平,號治庵,縣城人。自幼聰慧,喜詩善畫,後習郭河陽、趙千里筆法,擅長畫石,精刻竹簡。因家境貧寒,離母別妻,四處流落,途遇山水勝境,吟詩潑墨,技藝日精。後客居嘉興,與蘇杭名士交往,名聲漸振,以賣畫刻竹為生,有方竹之稱。清道光十四年(1834)八月,為張廷濟刻清儀閣圖,竹樹蒙密,籬落參差有郭。2年後,方刻張的肖像,有龐眉皓首,如鏡景澈之稱。張廷濟評方的技藝說:疁城三百年來,竹人傳中無此人也。方的竹刻人像,線條簡煉,典雅古樸,鬚眉畢肖,栩栩如生。江浙文士紛紛索取,稱為無上逸品
      
道光十八年,貧窮積鬱,臥床數月,逝於嘉興,年39歲。張廷濟哀挽:老母龍鍾,寡妻嗚咽,文人命苦,曾無過於此者。著有《石交集》、《石我師齋稿》。《古玩指南》和《中國美術家辭典》,記載方的竹刻藝術。黃岩翻簧竹刻工藝受到方的竹刻藝術啟迪。

 

引自---hudong互動百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