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淨水瓶(12.1㎝)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01.jpg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02.jpg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03.jpg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04.jpg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05.jpg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06.jpg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07.jpg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08.jpg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09.jpg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10.jpg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11.JPG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12.JPG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13.JPG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瓶14.JPG  

 

  

 

 

 

 

 

 

下載網路-地宮珍寶-唐代銀花鳥紋淨水瓶( 8.7㎝)

 


 

 

直頸,撇口,圓鼓腹身,矮圈足。淨瓶除頸部及腹身二道弦紋,腹身鏨刻纏枝花鳥紋及跑獸紋,在紋飾間隙處佈滿珍珠地紋,製作精細,形體優美。

 

 

 

 

 

下載網路-唐奔獅紋銀瓶(19.1厘米)

 

 

 

 

 

 



BR074唐銀鏨鳥獸纏枝紋淨水瓶之收藏考證

 

     

 

         此銀瓶已收藏十餘年,當初由跑大陸線專營古玉的台灣業者帶回,見到此瓶造型線條優雅,所鏨刻鳥獸纏枝紋相當細緻流暢,覺得此瓶有唐代造型,鏨刻鳥獸纏枝紋也有唐代風格。雖未收唐宋金銀器專題,但其要價並不算太高,僅開清代價位,覺得值得收藏經議價後成交。購後擺放在櫥櫃內一放十餘年,前些日整理所收藏銅爐,準備予以拍照留下記錄,並上傳到部落格提供同好欣賞。在整理拍照過程時,看到這僅有的幾件銀器,順便加以拍照,但此銀瓶因長久經空氣中硫化物氧化在表面形成烏黑情況,致細緻的鏨刻鳥獸纏枝紋看不清楚,心想若拍照也拍不出圖案,於是以銀粉加以擦拭成亮光表面再拍照,果然效果甚佳。

 

 

 

          過了幾天,一個熟識的同好從部落格瀏覽到此銀瓶,對此有興趣,希望能帶到玉市讓其鑑賞。我表示此瓶為收藏中僅有的幾件唐宋銀器,目前暫時無意釋出,但若有興趣,可帶去讓他鑑賞。他鑑賞後覺得其表面碰撞成凹凸不平品相,還表示我不該將它擦拭成亮光,沒有任何古味。我說我對古文物一向主張清理乾淨,除了衛生考量外,就是要將外表後天的陳年污垢去除,重現製作當時的雕刻工藝。此銀瓶因長久經空氣中硫化物氧化在表面形成烏黑情況,連細緻鏨刻鳥獸纏枝紋圖案都看不出來,更不要說美感了,當然在拍照前,要加以擦拭整理。若要其呈現出原先烏黑色古味,只要在空氣中放置幾個月就會再度形成。而且我收藏文物重在自己收藏把玩,並不在意爾後要釋出的問題。他雖然嫌東又嫌西的,最後看完後要離去時,卻一再糾纏要求割愛將其讓給他,因有感於其誠意遠從台北坐高鐵專程南下找我,再加以此種唐宋金銀器手上僅幾件無法成專輯,最後不釋出的立場鬆動,雖然此銀瓶個人認為是唐代銀器,還是以清代價位割愛。不料經過一個月後,7月初再見面,此同好竟然拿出此銀瓶,表示此銀瓶他看不懂,後來拿給其他同好看,也認為沒有唐到代,甚至有認為太亮光沒有年代。我很不高興說,當初我並沒有意思要釋出,是要走時您一直跟隨,一再要求才割愛。我從不敢也沒有保證是唐代,只是從造型及雕工看是唐代風格,絕對是入清百年以上文物,而且也並沒有以唐代價位,而是清代價位讓出。經他一再抱歉!下不為例,勉為其難讓他退換。事後覺得不應再當爛好人破壞行情讓他退換,搞不好他原本覺得有生意做,先拿去讓其他買家看過,都未成交,經試賣幾週後,才再拿回來要求退貨,這就不合情理。

 

 

 

           近日收到一件唐鎏金銅力士像,試著上Google搜尋唐代佛教鎏金銅造像資料,無心插柳柳成蔭,竟讓我找到在20004月由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及震旦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佛教東傳二千年--佛教文物暨地宮珍寶特展》中,網址http://www.lyu.org.tw/lyu/China_stone_1/stone-page_6.htm

 

。找到地宮珍寶特展中一件唐代銀花鳥紋淨水瓶,其造型類似,我收到此銀瓶略大,高12.1㎝,其他鏨鳥獸纏枝紋風格類似。直頸,撇口,圓鼓腹身,矮圈足。淨瓶除頸部及腹身二道弦紋,腹身鏨刻纏枝花鳥紋及跑獸紋,在紋飾間隙處佈滿珍珠地紋,製作精細,形體優美。

 

 

 

         真是物隨有緣人,如今完璧歸趙,此瓶銀目前已有唐代地宮所出土類似銀瓶有確切年代的標準器加持,其價值已不可同日而語!當不只一般唐代找不到參考資料斷代的銀器,更不用以清代價位還被打槍,如今價值雖不敢說為當初清代價位後面加個0的十倍價,但翻兩翻4倍價應沒有人會說高吧!真是一掃多日來一肚子鳥氣!

 

 

 

 

 

 

佛教東傳二千年-佛教文物暨地宮珍寶特展

 

        佛教安奉舍利的體制傳入中國之後,逐漸朝向本土化發展,於唐代出現劃時代的改變,在佛塔塔基之下構築由甬道、宮門、隧道,墓室等組成的地宮,地宮之內納藏佛陀舍利、禮佛法器、供養器具及珍寶文物,牆壁彩繪佛像與佛事圖案,形制結構模仿帝王墓室,並且融入中國傳統葬俗,形成金棺銀槨瘞藏舍利的定制。

 

 

 

       本文引自《佛教東傳二千年--佛教文物暨地宮珍寶特展》,承蒙佛光山文教基金會,震旦文教基金會等提供圖文資料,特此敬表謝忱!使網友們同饗佛教藝術與珍寶的盛宴。

 

發行單位: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編輯小組:震旦文教基金會
專文撰寫:林保堯、陳奕愷、洪 蕊
出版日期:200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