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3牧甫款(黃士陵1849-1908)高山硃砂辟邪鈕方印(高5.2印面2.2公分見方)(印文-道在何處)

411-3牧甫款(黃士陵1849-1908)高山硃砂辟邪鈕方印(高5.2印面2.2公分見方)1.jpg 411-3牧甫款(黃士陵1849-1908)高山硃砂辟邪鈕方印(高5.2印面2.2公分見方)2.jpg 411-3牧甫款(黃士陵1849-1908)高山硃砂辟邪鈕方印(高5.2印面2.2公分見方)3.jpg 411-3牧甫款(黃士陵1849-1908)高山硃砂辟邪鈕方印(高5.2印面2.2公分見方)4.jpg 411-3牧甫款(黃士陵1849-1908)高山硃砂辟邪鈕方印(高5.2印面2.2公分見方)5.jpg 411-3牧甫款(黃士陵1849-1908)高山硃砂辟邪鈕方印(高5.2印面2.2公分見方)6.jpg 411-3牧甫款(黃士陵1849-1908)高山硃砂辟邪鈕方印(高5.2印面2.2公分見方)7.jpg 411-3牧甫款(黃士陵1849-1908)高山硃砂辟邪鈕方印(高5.2印面2.2公分見方)8.jpg  

 

 

           黃士陵(1849-1908),清代篆刻家,書法家。字牧甫,或作穆父,別號倦叟、黟山人。清末安徽黟縣人,早年在江西謀生,後在廣州以刻印為業。光緒十一年(1885)到北京國子監肄業,與盛昱、王懿榮、吳大澄等相交,並研究金石學。兩年後返回廣州篆刻取法漢印,參以商、周銅器文字的體勢筆意,章法自然,運刀挺拔,在皖、浙兩派外,自成一家,人稱"黟山派"。有《黟山人黃牧甫印集》等。

 

   名重東南、包譽海外的“黟山派”開宗大師黃士陵,是中國晚清時期成就很高的書畫篆刻家。
         
黃士陵的篆刻從浙派入手,師承皖派鄧石如,融皖、浙兩家之長為一體,形成了獨具風格的“黟山派”。
     
他的篆刻藝術,取法于秦璽漢印,取材於鐘鼎、錢幣、詔版、碑額、磚瓦等文字,各體悉入,無格不備,兼收並蓄,熔於一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