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古沅子款(鄧石如1743-1805)紅黑壽山雕子母雞紐長方印

156古沅子款(鄧石如1743-1805)紅黑壽山雕子母雞紐長方印1.JPG

156古沅子款(鄧石如1743-1805)紅黑壽山雕子母雞紐長方印2.JPG

156古沅子款(鄧石如1743-1805)紅黑壽山雕子母雞紐長方印3.JPG

 

 

(翻轉印文-只願無事常相見)

156古沅子款(鄧石如1743-1805)紅黑壽山雕子母雞紐長方印4(翻轉印文-只願無事常相見).JPG

          鄧石如(1743-1805年),原名琰,字頑伯,號完白山人、完白、故浣子、游笈道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安徽懷寧(今安徽安慶)人,清朝書法家、篆刻家、畫家、文字學家。

生平

         乾隆八年出生,鄧少時家貧,9歲時讀過一年書,停學後采樵、賣餅餌餬口。後又靠寫字、刻印謀生。曾在江寧大收藏家梅鏐處8年,十分勤奮向學。後研習碑拓,苦練隸書等書體,終於成為有清一代傑出的書法家和篆刻家。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湖廣總督畢沅處做了3年幕僚。張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學習書法。

成就

          他在書法篆刻上長期苦心鑽研,使他融會貫通這兩大藝術領域,得到諸多如「求規之所以為圓,與方之所以為矩者」等的藝術體悟。由於他的篆刻藝術風格鮮明,獨樹一幟,技法精湛,世稱「鄧派」。他在書法史篆刻史上都是一位承前啟後的大師巨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