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壬寅(1902)吳魯款(1845-1912)竹刻詩文臂擱(23.6  6.6cm)



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二:


秦州城北寺,勝跡隗囂宮。苔蘚山門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葉露,雲逐度溪風。清渭無情極,愁時獨向東。























 


 


 


 


下載網路-吳魯行書 立軸 水墨紙本 (141×70cm)-


福建頂信2007-12-16估價RMB 15,000--20,000




 


 


(101.4.1)臺北玉市文物之旅所購得吳魯款的竹刻詩文臂擱














 











 




15-378.一件清壬寅(1902)吳魯款(1845-1912)竹刻詩文臂擱的收藏(102.7.7)


 


    此北部賣家今年年初開始網拍其收藏,其賣場為多元化,有文房雜項、瓷器等,以瓷器為主,有宋元高古瓷器及清代民窯瓷器,多數為一眼假的低仿品,少數為較開門等級較次的清民窯瓷。其經營形態是以低價起標賣場招攬人氣,不標示年代新舊,號稱標多少賣多少,不退不換。之前曾跟他標過兩件瓷器及一件竹雕臂擱,為入清老件,算物超所值。觀察其評價七十餘個正評,尚無任何負評,算是優良賣家。


   


    (102.7.2)早上在每天上網拍搜尋文房百寶項目中,看到這賣家在前一天下午所上拍的這件標題---竹雕詩句臂擱,網頁說明尺寸:23.6  6.6cm。此件陰刻行楷詩文,字體工整,筆劃俐落流暢,落款吳魯


   


    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古文物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竹雕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年代新舊是不可能的任務,還是要靠親自上手。此件雖有拍攝所雕刻圖案局部放大特寫照片及臂擱斷面,所拍照片也算清楚,但照片解像力不足,再加上其表面為黑色污垢所覆蓋,無法借由照片放大觀察雕刻痕跡及竹絲斷面,據以判斷其新舊及年代。


 


   這幾年來文物市場常見到此種中小名家款陰刻臂擱仿品,原因較易仿,只要依原件圖片一比一去臨摹雕刻,陰刻難度低,露出破綻痕跡較小,再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就看不出新刻痕跡。其中有的以老竹器改製成臂擱或備料老件素面臂擱後加刻,其色皮與老件同無法分辨。此種落小中名家款竹陰刻詩文臂擱,常在玉市及網拍發現,


 


    這幾年來文物市場最常見到竹雕仿品是中小名家款陰刻臂擱,原因較易仿造。只要依原件圖片一比一去臨摹雕刻,陰刻難度低,露出破綻痕跡較小,再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就看不出新刻痕跡。仿中小名家臂擱在幾年前剛出現時,藏家若不察,萬元常很容易賣出,本小利多。有的以老竹器改製成臂擱,其正面皮殼色澤如同老件,但最大破綻為斷面乾淨沒任何污垢,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平,沒有老件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現象;且翻看背面竹黃部分,顏色比正面淺淡甚多,為新品特徵。少數仿品是以傳世老件或備料老件素面臂擱後加刻,則需要以手摸撫雕刻表面,新仿竹雕摸過會扎手。再看雕刻凹處皮殼色澤與表面一致,所留污垢扎實,新品無污垢,會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但此掩蓋噴灑碧麗珠後,以牙刷刷過很容易去除。新雕刻凹面將覆蓋物清除後,其顏色變淺淡,無包漿光澤。若備料老件素面臂擱後加刻,以放大鏡看表面並沒有老件自然使用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買到此種近現代仿品,無任何收藏價值,若高價購得,將血本無歸白繳學費。


    目前網拍有一些小名家陰刻臂擱,圖案文字刻的都不錯,有的跟書中相同,正面帶棕黃色澤,但背面較淡黃。好幾年前就在玉市見過,應是老竹器改製成臂擱,行家一看正反面色澤不同就知道新仿品。


    倒是曾在網拍以約幾千元陸續購入一批正反面都帶淺棕黃色澤小名家陰刻臂擱,圖案刻的都不錯,有的跟書中相同,收到以後去除蠟層,陰刻痕跡凹處色澤與表面一致為淡棕黃色,但凹處有稍帶更淡色,無皮殼包漿,清理後沒有任何污垢留存。竹絲斷面的點有稍微突出竹肉現象,背面竹黃顏色與正面色皮一致為淡棕黃色,表面沒有老件自然使用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判斷應非現代新製品,也非入清老件,應為早期文革量產製品,其銷售並非供文人實際書寫使用,而是外銷供藏家收藏。此類製品,較無文物收藏價值,若雕工還不錯,價位不高,不要以古董價位購入,當工藝品還可以玩玩,再過幾十年就是百年文物。


 


   (101.4.1)到臺北玉市文物之旅就曾購得一件吳魯款的竹刻詩文臂擱,曾上網查到吳魯資料 :


   吳魯(1845—1912),字肅堂,號且園,晚號老遲,又號白華庵主,晉江市池店錢頭村人。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清同治十二年(1873)登拔萃科,翌年授刑部七品京官。任滿升刑部主事,充秋審總辦。光緒十二年(1886)考軍機章京;光緒十四年順天鄉試中舉。光緒十六年恩科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為福建清代科舉三位文狀元中唯一的泉州籍狀元,也是福建最後一位狀元。吳魯一生勤耕不輟,著述宏富,有《讀禮纂錄》、《百哀詩》、《紙談》、《蒙學初編》、《國恤恭紀》、《讀王文成經濟書後》等行世。


  


    網拍這件吳魯款竹刻詩文臂擱雖落吳魯款,文獻僅記載擅書法,並沒有會篆刻或竹雕記載,則此件雖極可能不是其雕刻。因未落字,若其竹雕文物年代與此名家活動年代並不符合,在文物鑑定也應不算是仿品。原因是由當時或後代喜歡其書法的藏家或雕刻者,依據其書法作品進行臨摹雕刻,古今皆視為常態可以接受。但到底是入清到代作品,還是文革早期製品,或是現代仿品? 還是要上手實物為準。


 


     此件由照片看其表面為黑色污垢所覆蓋,無法借由照片放大觀察雕刻痕跡及竹絲斷面,據以判斷其新舊及年代。但竹臂擱正面皮殼及背面竹黃顏色為棕黃色調,符合其清晚期色皮特徵。其各部位表面污垢為較自然有層次感,不像作舊色澤為一致性沒有變化。判斷有可能是入清到代作品,但還是有可能是文革早期製品,或是現代仿品,於是先列入追蹤,屆時參與競標。終於等到(102.7.7)晚上結標前一刻前往其賣場觀察,竟沒有其他人競標,輕易以起標價得標。匯款後第四日就收到貨品。


     


    檢視這件臂擱表面帶棕黃色澤,與照片相比色差不大,上下斷面為陳年污垢所掩蓋,看不出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情形,詩文及落款行楷陰刻痕跡也為污垢掩蓋,看不出新舊痕跡,據以判斷其新舊及年代。再者背面為污垢覆蓋相當骯髒,整體感覺相當污穢不乾淨,於是決定加以仔細清理。


 


    此件外表污垢相當嚴重,判斷以較中性去污較弱的碧麗珠應無法去除,於是決定使用去污力較強的清洗廁所馬筒及瓷磚的---“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首先以美國菜瓜布 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磨擦去除臂擱斷面污垢,讓斷面竹絲顯現出來。再將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噴灑在臂擱表面,以牙刷來回刷洗,特別詩文及落款行楷陰刻線條部分逐一刷乾淨,再將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噴灑在臂擱背部,以牙刷來回刷洗污垢,發現整個褐黑色的污水流出,再以乾毛巾擦乾晾乾後。全器清理後顏色變淡成毫無光澤,再以豬鬃毛刷不斷的來回刷動及把玩,使其表面色澤逐漸加深成棕黃色光澤。


   上手逐一檢視判斷:


1.看表面皮殼及包漿


     老件包漿的光澤,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皮殼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縱然上過干漆的老件竹雕,其表面干漆經過風化,包漿的光澤,也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外表干漆皮殼也會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新仿是拋光上蠟的賊光,以放大鏡看新件表面是同方向打磨拋光規則性痕跡。若上干漆作舊新品則現出賊光,表面沒有任何磨擦痕跡。


    此臂擱符合老件情況,在各處留下因年代老化嚴重痕跡。


2.看表面色澤


     未上漆的老件表面色澤淺黃、棕黃、棕紅、褐紅色,其形成為當初染色防腐處理,再加百年以上把玩摩挲,就像日常生活中竹椅、竹席器物,因長久使用所呈現自然色澤及光澤,在常磨擦與死角間會形成濃淡之分,且中間有的過渡色。老竹雕表面色澤會比凹陷部分深。


     上干漆的老件表面色澤,表面比未上漆閃亮,表面顏色會因硬度密度大,漆料不易附著而較薄,色澤較淺,漆料會堆積在陰刻凹陷部分,形成較深色澤。其與新上漆染色不同處,在於老上漆表面經長期風化及使用磨損,多少會在較凸出部分磨損,造成漆色較淺薄或脫漆情形,嚴重的形成斑駁不一。


     新仿的是新上漆染色,顯得不自然,色澤一致,無濃淡之分,更無過渡色。這些上漆作舊新仿品,表面顏色會因硬度密度大,漆料不易附著而較薄,色澤較淺,漆料會堆積在陰刻凹陷部分,形成較深色澤。


    竹雕一般年代越久色澤越深,明末---褐黑或褐紅、清初---棕紅、清中---棕黃、清末---淺棕黃


    此臂擱在正面帶棕黃色調,背面竹黃帶淺棕黃,符合其清晚期年代。


3.以手摸撫雕刻表面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會磨掉稜角,變得柔順,不礙手。新仿竹雕摸過會扎手。此件表面柔順不礙手。


4.看雕刻凹處所留污垢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在雕刻凹處會日積月累留下污垢,此污垢相當結實,以針挑也不易去除。


     新品當然無此污垢,有的會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但此掩蓋噴洒碧麗珠後,以牙刷刷過很容易去除。


     此臂擱在清理後在陰刻凹痕有留下陳年污垢,以鋼針逐一剔除。


5.看雕刻凹面


     老件竹雕雕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面竹絲會較浮出,竹肉會收縮成條狀溝槽。


     新品雕刻凹面將染料清除後,其顏色變淺淡,無包漿 ,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平,外露的側面竹絲與竹肉平。


     此臂擱詩文及落款陰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


6.看竹雕斷面


    老件竹雕,因竹絲硬度密度比竹肉大,經上百年以上風化,熱漲冷縮及濕度變化,竹肉收縮大於竹絲,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越久落差越大。清末可看出點突出,清中期以上以放大鏡觀察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明末清初以放大鏡觀察可看到竹絲的突出點晶瑩半透明如翳珀色,竹絲的突出點明顯破裂情形。老竹雕筆筒及臂擱斷面,可能被污垢所掩蓋,但常磨擦處會露胎可供研判。上干漆老件的斷面,表面雖為雖為干漆隔絕,未受濕度變化影響,但仍受熱漲冷縮影響,竹肉收縮會大於竹絲,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上,只是點突出特徵會小於未上漆。


     新仿竹雕斷面無污垢,未受長期風化,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在同一平面,並無突出情形,竹絲的斷面的點顏色較淺,沒有晶瑩半透明感。


     此件臂擱上下斷面,肉眼看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晶瑩半透明如翳珀色,竹絲的突出點沒有破裂情形;以放大鏡觀察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判斷應為清中晚期特徵。


7.落款


    陰刻落款落款吳魯,行書字體流暢,落款陰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面竹絲較浮出,竹肉收縮成條狀溝槽,應為原刻,非後加款。


   上網查”吳魯”書法作品圖片,找到一件福建頂信2007-12-16拍賣的吳魯行書 立軸 水墨紙本 (141×70cm),其詩文與所購臂擱均為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之二:


秦州城北寺,勝跡隗囂宮。苔蘚山門古,丹青野殿空。


月明垂葉露,雲逐度溪風。清渭無情極,愁時獨向東。


,其各字體如出一轍,但各字相對位置不同,臂擱可能受限篇幅少刻時獨向東”4字,也未刻上款。


綜合研判:


    此吳魯款竹刻詩文臂擱,正面帶棕黃色調,背面竹黃帶淺棕黃,符合清晚期年代特徵;竹絲斷面的點明顯突出竹肉,以放大鏡觀察絲斷面的點褐黑色晶瑩半透明如琥珀色,竹絲的突出點沒有破裂情形,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也符合清晚期特徵。其詩文及落款行楷字體工整俐落流暢,與傳世吳魯行書立軸原件相符。但查證生平歷史記載,吳魯為出仕文人,擅長書法,但沒有工篆刻記載,不可能自刻竹雕詩文。此臂擱少刻”時獨向東”4字,未刻全首詩文,按正常情況書者不可能不書寫整首完整詩文,所以不可能是由吳魯直接將詩文書寫在竹木上,再交由習於竹木雕刻者下刀;由發現這件吳魯行書原書寫立軸後,此臂擱未刻受贈者上款,也不可能由吳魯寫下紙本墨寶,由受贈者交由竹雕家或工匠依據原件摹刻在竹臂擱上。最有可能由清末後來收藏這件行書立軸的藏家所為。以上純屬個人臆測,特就教於對竹雕文物學有專精的先進,不吝提供意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