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款鬥彩荷塘鴛鴦圖小盤(外徑11.5 足徑6.9 高2.7公分)
雍正款鬥彩荷塘鴛鴦圖小盤(一對之1)
雍正款鬥彩荷塘鴛鴦圖小盤(一對之2)
下載網路-清雍正 鬥彩荷塘鴛鴦臥足盤(一對)直徑17.6cm
-中國嘉德2008年4月27日成交價格¥1,792,000元
下載網路-清雍正鬥彩荷塘鴛鴦盤-
北京保利2009年12月21日估價¥120,000至¥150,000
下載網路-清雍正 鬥彩荷塘鴛鴦圖臥足盤(一對)17.5cm-
蘇富比(香港)2008-04-11估價2,302,500至3,223,500
下載網路-清雍正 鬥彩荷塘鴛鴦紋盤 (一對)-
蘇富比(香港)2005年5月1日估價¥1,657,800至¥1,842,000
下載網路-清雍正鬥彩鴛鴦臥蓮紋盤直徑(17.6cm)-
北京翰海2006-12-18估價480,000至500,000
15-347.一對雍正款鬥彩荷塘鴛鴦圖小盤的收藏(102.3.16)
此賣家十幾年前就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中擺攤,來自大陸單幫的夫妻檔,是少數親自往大陸鄉下找貨的業者。由先生專門回大陸找貨,攤位主要由妻子看顧,是玉市少數大陸單幫客有賣老的文物。在早期其進貨還有部分是老件,當時跟他買進不少民初珠山八友彩瓷,是我民初彩瓷主要來源之一。但近年來大陸經濟蓬勃發展文物市場熱絡,在大陸貨源已不易找,縱然找到其開價也比帶回台灣能賣出的價位還高,所以已近六年未向其買過民初珠山八友彩瓷。至於其所進其他瓷器、玉器、銅爐及雜項,也是每況愈下,要找到一件開門老件,工藝水準也還可以的已不易,更不用談價位是否可以接受了?因此每週六玉市文物之旅,雖都會到其攤位上瀏覽,但都純欣賞。近來偶而會拿出一、二十年前舊藏瓷器出來販賣,(101.12.15)向其購入一件乾隆款青花藍地綠彩雲龍紋盤,(101.12.29)購入一件龔耀庭畫粉彩松鼠嬉戲圖觀音瓶,(102.2.2)購入元樞府款卵白釉模印雲鶴紋碗,(102.2.16) 又向其購得一對咸豐款鬥彩纏枝蓮紋小杯。
(102.3.16)週六玉市文物之旅先逛到其攤位上,大致瀏覽其桌面所陳列文物,大多數是之前見過,少數未見過,也沒有值得上手後再詢問其價位的。於是問其還有沒有擺出來的?他表示此次有特地帶來幾件較精瓷器,於是逐一拿出來鑑賞。首先是拿出一件落郎世寧款的粉彩狼犬圖長方盤,看造型、釉色、彩料應是民初仿品,賣家卻自誇乾隆真品,懶得加以反駁;接著拿出一組雍正款鬥彩雲蝠紋蓋杯組,釉色偏白,彩料色調不對,青花呈色帶紫應為清末以後的洋藍,畫工也不夠流暢,此種一個蓋杯附4個杯子組合,也是清三代從未見過,判斷最多是一眼假的民國低仿品,賣家表示最少入清,竟開價兩萬五千元,當然一笑置之!最後拿出這對雍正款鬥彩荷塘鴛鴦圖小盤,當我打開錦盒,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我看此對小盤造型尺寸相當小巧可人,拿起來一上手輕重適中,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釉色帶青白散發出柔和溫潤寶光,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畫工細緻流暢,色彩淡雅。再翻看底足為規整泥鰍背,款式”大清雍正年製”兩行楷書標準款。初步判斷應為老件瓷器,有官窯氣象,至於是否為雍正官窯?還要進一步研究。於是再仔細逐一檢視比對,根據造型、胎土、底足、釉面釉色、色彩及畫工紋飾和款式各方面逐項詳細檢視:
1.造型: 外徑11.5 足徑6.9 高2.7公分。敞口,弧腹,造型典雅小巧,比例協調,曲線優美。
2.胎土: 潔白細潤,是有符合雍正時期選料精細要求。
3.器足: 旋削規整,足邊滾圓,露胎窄細,底足不澀相當順手。
4.釉色釉面: 釉色帶青白色,釉面平淨光潤,散發出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之賊光。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肉眼看像新的,沒有使用痕跡,以放大鏡檢視釉面,並沒有明顯使用留下交錯不規則、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官窯瓷器保存狀態良好時,有點像新像假,即所謂”真賽假”。。
5.紋飾:盤心與外壁均用鬥彩技法繪“荷塘鴛鴦圖”,青花勾勒景物邊線及碧波,兼繪大片荷葉。居中填色,更增添葉之青翠、花之粉嫩,畫工細緻流暢。
鴛鴦為瓷器裝飾的典型紋樣之一。古人視鴛鴦為愛情的象徵,《古今注》說鴛鴦為“鳥類,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一必思而死,故曰匹鳥”。瓷器裝飾中的鴛鴦皆成雙成對,且多與蓮池相配,故稱鴛鴦戲蓮紋、鴛鴦臥蓮紋、蓮池鴛鴦紋等。宋代定窯、磁州窯等窯燒造的器物上就已開始採用鴛鴦紋。元代的青花瓷、明清兩代的青花瓷、鬥彩瓷、五彩瓷等瓷器上均常見鴛鴦紋飾。
鬥彩荷塘鴛鴦紋樣自成化朝創製以來,備受後世喜愛。此對小盤內以雙弦紋施圈,盤心及外壁鬥彩分繪姿態各異的鴛鴦,戲於蓮池之中,靜謐的荷塘,田田的片葉,柔婉的水草,盛開的蓮花,微漾的漪波,豔美的鴛鴦,寓意家庭和睦,多子多孫。其畫工精細,頗有意趣。
6.色彩:
鬥彩用青料勾勒紋樣輪郭,成瓷後填入粉彩色料,拼鬥而成完整紋樣。以青花淡描與渲染再加飾紅、黃、綠等色繪製。具有清秀、豔麗、雋逸的藝術風格。此對小盤青花色調淺淡,線條清新淡雅。各色彩料施彩薄而淺淡,填彩準確,很少溢出廓。紅色油潤,綠色似水般瑩亮明澈。其設色淡雅,色彩豐富,甜而不膩,清而不躁,豔而不躁,是符合雍正一朝鬥彩製瓷的清雅氣質風格。
7.款識:底落青花六字兩行楷字雙圈款。字體工整秀麗,青花色調純正,與標準款近似。
綜合研判:
綜合以上各方面判斷,此對雍正款鬥彩荷塘鴛鴦圖小盤造型小巧細緻,胎質縝密,釉色帶青白瑩潤,色彩淡雅,畫工細緻生動。從造型、釉色釉面、胎土、底足、青花呈色及畫工紋飾和款式看,此對雍正款鬥彩荷塘鴛鴦圖小盤似乎均符合清雍正鬥彩瓷器特徵,有極大可能是真品。但市面上所能見到的雍正官窯真品太少,無法上手感覺及比對,所以沒有把握。若要價合裡,應列入收藏。
於是問其年代及來源,他表示此對小盤各方面來看,有雍正官窯風格,最少是入清以上年代,但售價並沒有要賣雍正價位。是十幾年前舊藏,一直存放在大陸老家,現在因找不到老件瓷器貨源,特別帶來變現。詢問其價位?所開價位並不低,若是真品其行情應在六位數以上,相對於其要價算太便宜了;若是清末民初舊仿,以此等畫工及製瓷水準,仍值得列入收藏,其要價尚屬合理,值得一搏。於是我表示現在兩岸瓷器市場相對冷清,此對小盤為碗盤類實用器,而非花瓶擺設器或文房用品類,碗盤類實用器價位一向比較低。且看外表品相太完美,像未曾使用的新製品,我沒有保握是否到代?依您開的並不是雍正價,可見您也不敢肯定雍正是否到代?此對小盤若為清末民初老件仿品,您這要價還算偏高。他表示今日還沒開張,為求好彩頭,回本就可以賣出。最後依其開價大幅下殺7折議價,他表示今天仍未成交,為求好彩頭,只好賠錢賣出。以此價位,若能收到雍正到代官窯精緻瓷器,算是中寶,物超所值;若為清末民初老件仿品則為物恰其值,仍屬合理價位,並不吃虧。其年代是否雍正到代?或是清末民初老件仿品?特就教於對清雍正瓷器學有專精的先進,不吝提供鑑定意見。
成就非凡的雍正鬥彩
康、雍、乾三朝是鬥彩瓷器的高度發展時期,有繼承有創新,同時各自風格不盡相同。無論在造型,紋飾、色彩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成就。雍正時期鬥彩成就非凡,無論從造型設計,還是從紋飾佈局到色彩的配合,以及填彩工藝等製瓷技術都進入了一個新的更高階段。施彩仍以填彩為主,不同的是在青花線內填以粉彩,並出現胭脂紅、草綠、洋黃等多種彩色,瓷畫更顯亮麗。在製作工藝上講究工整、細膩、優美,填彩時將各色粉彩嚴格準確地填在青花線內,在有限的青花框內出現渲染和烘托,突破了明代平塗彩料的局限,使紋飾逸麗清秀,富有裝飾性。造型方面製作了大量的生活用品,除盤、碗、杯、碟外,還有瓶、壺、尊、罐等大型器皿以及盒、盞托、花插、文具、盆、洗等.瓶類中多仿明代造型,如仿永、宣時期的梅瓶、天球瓶,仿正德瓜楞瓶,仿萬曆葫蘆瓶,這些瓶體加繪多層鬥彩裝飾,即豔美又端莊,還有仿成化鬥彩各式小杯。新型器有撇口大蓋碗(又稱天蓋地式蓋碗)、天雞蓋合碗、高足碗、燈座、折沿大盤、提粱壺等,都富有時代特色。紋飾上工匠們設計了一種二聯、三聯或五聯在一起團花(或稱皮球花)紋,裝飾在盤、碗、罐上面非常精巧,為前所未有。此外,還有二方、四方連續圖案及動植物中的雲龍、雲鳳、雲鶴、雲幅、海馬、鴛鴦、松鼠葡萄、靈竹花鳥、折枝花果、花蝶昆蟲以及團龍、團花、八仙、八吉祥、嬰戲、仕女人物等,組成的吉祥畫面靈活巧妙,更增加了雍正鬥彩的美感。雍正鬥彩瓷器的款識,大多寫“大清雍正年製”六字楷款, 雍正鬥彩改變了過去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相結合的方法,而將釉下青花與釉上粉彩、金彩、琺瑯彩合為一體,較之前代作品更加豔麗清逸。
雍正時的鬥彩用青料勾勒紋樣輪廓,成瓷後填入粉彩色料,拼鬥而成完整紋樣。施彩薄而淺淡,填彩準確,很少溢漫出廓。紅色油潤,縁色似水般瑩亮明澈,紋飾佈局簡潔幽雅。它兼有粉彩的明麗、青花的淡雅,兩者結合相得益彰。這種手法為雍正時首創,令人耳目一新。但雍正時的鬥彩多為摹仿明代成化鬥彩品種,特別是仿成化鬥彩“雞缸杯”、“天字罐”,胎質、釉汁、造型及裝飾均達到亂真的程度。
清代鬥彩以雍正朝最有成就,在紋飾佈局,色彩配合和填彩工藝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突出成就具體表現在:一.仿製明代成化鬥彩的成功,所仿成化鬥彩罐、雞缸杯、馬蹄杯等幾乎可以亂真;二.突破了過去單純的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結合的傳統工藝,將粉彩與釉下青花結合在一起,使鬥彩變得更加秀麗誘人。雍正鬥彩的圖案設計與粉彩相似,基本上以花鳥為主。所繪鬥彩,先以淡描青花勾出紋飾輪廓線,再填以各色細潤的彩料,施彩薄而淺淡,填彩準確,很少溢出青花輪廓。紅色油潤,綠色似水般瑩亮明徹,佈局簡潔幽雅。鬥彩色彩豐富,繪畫精細,填彩規矩,不越底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