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款竹陰刻蝦嬉圖臂擱(長18.8 寬5.5公分)























下載網路-齊白石 《蝦嬉圖》-朵雲軒2010秋拍1216






15-342一件白石款竹陰刻蝦嬉圖臂擱的收藏(102.1.26)



此北部賣家兩年半前開始網拍其收藏,其賣場為多元化,有竹木雕、文房雜項、瓷器及銅器等。在其經營初期曾在建國玉市之旅見到一攤位之竹雕文物相當眼熟,問此年輕賣家是否從事網拍?才知道是此網拍賣家亦到玉市擺攤。其販賣多數為一眼假的工藝品,少數為較開門等級較次的古文物,這兩年半以來一直未曾見到心動文物下手參與競標。其經營形態是以低價起標賣場招攬人氣,不標示年代新舊,號稱標多少賣多少,不退不換,每週六晚間結標。觀察其評價兩百餘個評價,尚無任何負評,算是優良賣家。



(102.1.21)早上在每天上網拍搜尋文房百寶項目中,看到這賣家在前一天下午所上拍的這件標題---白石款竹雕臂擱。網頁未說明尺寸18.8 cm x 5.5 cm。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古文物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竹雕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年代新舊是不可能的任務,還是要靠親自上手。此件雖有拍攝所雕刻圖案局部放大特寫照片及臂擱斷面,所拍照片也算清楚,但照片解像力不足,再加上其表面為黑色污垢所覆蓋,無法借由照片放大觀察雕刻痕跡及竹絲斷面,據以判斷其新舊及年代。落款白石山人行書字體俐落流暢,陰刻群蝦圖生動傳神,也符合齊白石風格。由照片看竹臂擱正面皮殼及背面竹黃顏色為褐黑色調,也符合老件色皮特徵。但這幾年來文物市場常見到此種中小名家款陰刻臂擱仿品,原因較易仿,只要依原件圖片一比一去臨摹雕刻,陰刻難度低,露出破綻痕跡較小,再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就看不出新刻痕跡。其中有的以老竹器改製成臂擱或備料老件素面臂擱後加刻,其色皮與老件同無法分辨。此種落白石款竹陰刻花鳥草蟲圖臂擱,常在玉市發現,其圖案及落款風格雖然有點白石風格,但雕工並不俐落,沒有名家格,整體色皮包漿有明顯作舊痕跡,算低級仿品。



如何分析判斷名家款竹雕是否為落款本人所雕製?


坊間很多傳世落名人款竹雕筆筒、臂擱及文鎮,到底是否其本人作品?一直困擾著同好,賣家當然會以落甚麼人的款,就當作其作品先高價求售,但藏家則不能被當冤大頭。如何判斷是否其本人作品?在此提供個人看法,供竹木雕文物同好參考,就教於先進,不吝提供意見。


(1)” XXX” XXX書並刻”:


要先查證歷史記載,其是否會篆刻或竹雕記載?


A.若有此記載,再看其竹絲斷面的點突出及其他微觀證據,判斷其年代是否與此名家活動期間符合?如不符合則應排除是本人雕刻真品。若年代符合,再確認其落款雕刻深處是否與其竹雕皮殼及色皮一致?若一致則為原刻款非後加款,再找到其標準款及標準器作品風格加以比對,若款式或風格及功力差異太大,仍應排除為本人雕刻真品,可能是同年代所仿造。大凡名家在世時就已成名,具有相當市場行情,為不肖業者仿造對象,這古今皆然。


B.若此名家歷史記載僅為書畫家,並無會篆刻或竹雕記載,則很可能是仿品。


(2)僅落姓名款”XXX”:


一樣與上述程式進行檢視驗證,要先查證歷史記載,其是否會篆刻或竹雕記載?


A.若有此記載,再看其竹絲斷面的點突出及其他微觀證據,判斷其年代是否與此名家活動期間符合?若年代符合,再確認其落款雕刻深處是否與其竹雕皮殼及色皮一致?若一致則為原刻款非後加款,再找到其標準款及標準器作品風格加以比對,若款式或風格及功力差異太大,仍應排除為本人雕刻真品。


B.若查證歷史記載,此名家僅為書畫家,並沒有會篆刻或竹雕記載,則此件雖極可能不是其雕刻,但與以上(1)” XXX” XXX書並刻不同的是,它並未落字;若其竹雕文物年代與此名家活動年代並不符合,但在文物鑑定也應不算是仿品,原因是由當時或後代喜歡其書畫的藏家或雕刻者,依據其書畫作品進行臨摹雕刻,古今皆視為常態可以接受。此種竹雕仍有其收藏價值,其行情要看其年代及雕刻功力和品相好壞而定。


(3)”XXX”XXX:


一樣與(2)上述程式進行檢視驗證,要先查證歷史記載,其是否會篆刻或竹雕記載?


A.若有此記載,再看其竹絲斷面的點突出及其他微觀證據,判斷其年代是否與此名家活動期間符合?若年代符合,再確認其落款雕刻深處是否與其竹雕皮殼及色皮一致?若一致為則原刻款非後加款,再找到其標準款及標準器作品風格加以比對,若款式或風格及功力差異太大,仍應排除為本人雕刻真品。不過與(2)不同者,此種會篆刻之書畫名家之竹木雕作品,一般均會落” XXX” XXX書並刻或僅落姓名款”XXX”,傳世文物是否有名家僅落”XXX”XXX款之先例,是值得存疑的”?


B.若查證歷史記載,此名家僅為書畫家,並沒有會篆刻或竹雕記載,則此件雖極可能不是其雕刻,與以上(1)” XXX” XXX書並刻不同的是,它並未落字;或者檢視竹雕文物年代與此名家活動年代並不符合,但在文物鑑定也應不算是仿品。原因是由當時或後代喜歡其書畫的藏家或雕刻者,依據其書畫作品進行臨摹雕刻,古今皆視為常態可以接受。亦有可能書畫家直接將書畫圖稿寫畫在竹木上,再交由習於竹木雕刻者下刀。此種竹雕仍有其收藏價值,其行情要看其年代及雕刻功力和品相好壞而定。



此件白石款竹陰刻蝦嬉圖臂擱屬第2A款,此件雖落白石款,齊白石雖也擅長篆刻雕刻,但絕不能認為是其所雕刻。原因在於齊白石在世時就已成名為大家,具有相當市場行情,在世當時即為不肖業者仿造,另外也有可能後代喜歡其書畫的藏家或雕刻者,依據其作品進行臨摹雕刻,但到底是民初原作或仿品,還是近現代仿品? 還是要上手實物為準。



如何鑑定判斷名家款竹雕的真偽?


要從個別名家藝術風格和雕刻技法特點,各方面綜合考慮進行鑑別。熟悉和掌握其藝術風格和雕刻技法很重要,要從已經確認無疑的有款識作品入手,找出其個人風格特點作為標準器,在實務中提高辨別真偽的能力。凡是雕工技巧不夠、風格不對、年代不符合或款式不符,其中有一項不符合,都應排除是真品。



收藏竹雕,應不重虛名,唯求務實。所謂不重虛名,是鑑賞竹雕時,作品的文物價值與藝術水準的高低,不以器物上落款有無名頭來論斷。所謂唯求務實是強調作品價值高低,只以作品本身所表現藝術性、刀工、年代及其品位為尺度。特別傳世有許多無款竹雕佳器,而有名家款竹雕十件有九件九是偽品,唯求務實就更有其現實意義了。這些年來,國際上及大陸拍賣市場,也採取這種觀點,竹雕文物拍賣價格定位,主要依據就是:1.刀工2.藝術水準與流派風格3.年代4.傳世數量多寡5.作品品相好壞。



此件網拍白石款竹陰刻蝦嬉圖臂擱陰刻部份雖有黑色污垢掩蓋,但蝦身為陷地陰刻有大面積露胎為褐黃色,其色澤與色皮同,判斷並不像後加刻。其各部位表面污垢為較自然有層次感,不像作舊色澤為一致性沒有變化。判斷有可能是老件到代真品,但也不排除民初同時代仿品,或近現代仿品,於是先列入追蹤。但為避免風險,此件最多只能保守評估以較低價位下標。終於等到(102.1.26)晚上結標前一刻前往其賣場觀察,在預算內競標得標。匯款後第四日就收到貨品。



檢視這件臂擱表面帶褐黃色澤,與照片相比色差不大,上下斷面為陳年污垢所掩蓋,看不出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情形,蝦身蝦腳及落款行書陰刻痕跡也為污垢掩蓋,看不出新舊痕跡,據以判斷其新舊及年代。再者背面為污垢覆蓋相當骯髒,整體感覺相當污穢不乾淨,於是決定加以仔細清理。



此件外表污垢相當嚴重,判斷以較中性去污較弱的碧麗珠應無法去除,於是決定使用去污力較強的清洗廁所馬筒及瓷磚的---“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首先以美國菜瓜布 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磨擦去除臂擱斷面污垢,讓斷面竹絲顯現出來。再將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噴灑在臂擱表面,以牙刷來回刷洗,特別花卉圖及落款行書陰刻線條部分逐一刷乾淨,再將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噴灑在臂擱背部,以牙刷來回刷洗污垢,發現整個褐黑色的污水流出,再以乾毛巾擦乾晾乾後。全器清理後顏色變淡成毫無光澤,再以豬鬃毛刷不斷的來回刷動及把玩,使其表面色澤逐漸加深成褐黃色光澤。


上手逐一檢視判斷:


1.看表面皮殼及包漿


老件包漿的光澤,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皮殼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縱然上過干漆的老件竹雕,其表面干漆經過風化,包漿的光澤,也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外表干漆皮殼也會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新仿是拋光上蠟的賊光,以放大鏡看新件表面是同方向打磨拋光規則性痕跡。若上干漆作舊新品則現出賊光,表面沒有任何磨擦痕跡。


此臂擱符合老件情況,在各處留下因年代老化嚴重痕跡。


2.看表面色澤


未上漆的老件表面色澤淺黃、棕黃、棕紅、褐紅色,其形成為當初染色防腐處理,再加百年以上把玩摩挲,就像日常生活中竹椅、竹席器物,因長久使用所呈現自然色澤及光澤,在常磨擦與死角間會形成濃淡之分,且中間有的過渡色。老竹雕表面色澤會比凹陷部分深。


上干漆的老件表面色澤,表面比未上漆閃亮,表面顏色會因硬度密度大,漆料不易附著而較薄,色澤較淺,漆料會堆積在陰刻凹陷部分,形成較深色澤。其與新上漆染色不同處,在於老上漆表面經長期風化及使用磨損,多少會在較凸出部分磨損,造成漆色較淺薄或脫漆情形,嚴重的形成斑駁不一。


新仿的是新上漆染色,顯得不自然,色澤一致,無濃淡之分,更無過渡色。這些上漆作舊新仿品,表面顏色會因硬度密度大,漆料不易附著而較薄,色澤較淺,漆料會堆積在陰刻凹陷部分,形成較深色澤。


竹雕一般年代越久色澤越深,明末---褐黑或褐紅、清初---棕紅、清中---棕黃、清末---淺棕黃


此臂擱在表面部分帶褐黑色調,判斷應為清中早期年代,超過齊白石清末民初年代。


3.以手摸撫雕刻表面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會磨掉稜角,變得柔順,不礙手。新仿竹雕摸過會扎手。此件表面柔順不礙手。


4.看雕刻凹處所留污垢


老件竹雕經上百年使用,在雕刻凹處會日積月累留下污垢,此污垢相當結實,以針挑也不易去除。


新品當然無此污垢,有的會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但此掩蓋噴洒碧麗珠後,以牙刷刷過很容易去除。


此臂擱在清理後在陰刻凹痕有留下陳年污垢,以鋼針逐一剔除。


5.看雕刻凹面


老件竹雕雕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面竹絲會較浮出,竹肉會收縮成條狀溝槽。


新品雕刻凹面將染料清除後,其顏色變淺淡,無包漿 ,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平,外露的側面竹絲與竹肉平。


此臂擱群蝦圖及落款陰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面積較寬的蝦身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面竹絲較浮出,竹肉收縮成條狀溝槽。


6.看竹雕斷面


老件竹雕,因竹絲硬度密度比竹肉大,經上百年以上風化,熱漲冷縮及濕度變化,竹肉收縮大於竹絲,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越久落差越大。清末可看出點突出,清中期以上以放大鏡觀察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明末清初以放大鏡觀察可看到竹絲的突出點晶瑩半透明如翳珀色,竹絲的突出點明顯破裂情形。老竹雕筆筒及臂擱斷面,可能被污垢所掩蓋,但常磨擦處會露胎可供研判。上干漆老件的斷面,表面雖為雖為干漆隔絕,未受濕度變化影響,但仍受熱漲冷縮影響,竹肉收縮會大於竹絲,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上,只是點突出特徵會小於未上漆。


新仿竹雕斷面無污垢,未受長期風化,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在同一平面,並無突出情形,竹絲的斷面的點顏色較淺,沒有晶瑩半透明感。


此件臂擱上下斷面,肉眼看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晶瑩半透明如翳珀色,竹絲的突出點明顯破裂情形;以放大鏡觀察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判斷應為清中早期特徵,超過齊白石清末民初年代。


7.看構圖


此蝦嬉圖與齊白石傳世蝦嬉圖畫作風格符合。


8.看技法


此件竹刻蝦嬉圖,採陷地陰刻技法,刀法俐落流暢,生動傳神,符合齊白石篆刻擅長技法。


9.落款


陰刻落款八十七歲白石白石以字行行書字體俐落流暢。落款陰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條狀溝槽,應為原刻,非後加款。



綜合判斷


此白石款竹陰刻蝦嬉圖臂擱,群蝦圖雕刻生動傳神,落款行書字體俐落流暢,有白石老人大家風格,是有可能白石原作,亦有可能民初同時期仿作。但由正反表面色皮為褐黑,竹絲斷面的點明顯突出竹肉,以放大鏡觀察絲斷面的點褐黑色晶瑩半透明如琥珀色,竹絲的突出點明顯破裂情形,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較符合清中早期製品特徵,又超過齊白石的清末民初年代,實在令人不解!判斷應是民初時期在清中早期老件素面竹片舊加刻。一般老竹臂擱均會雕刻圖案或詩文,此種清中早期老件素面臂擱傳世較少。去年曾在大陸一鑒寶節目看過一件老件素面斑竹小臂擱,經專家鑑定為明代,此專家表示此種斑竹為明代崇尚簡單淡雅,刻意保持素面不雕,以欣賞其表面自然紋理色澤。此白石款臂擱正面及背面竹黃色澤較深偏黑,判斷應為烏竹材質,個人認為此種小型臂擱較傳統中國明清臂擱短且窄,較為可能是日本的品茶用具-茶則,此種茶則有刻圖案詩文及素面兩種,判斷素面的老件茶則由日本傳入中國後,被加刻中國圖案詩文,當作小型臂擱使用。以上存純屬個人臆測,特就教於對竹雕文物學有專精的先進,不吝提供意見。




齊白石﹝1864-1957﹞生平介紹


  齊白石是各方面造詣都很高的現代繪畫大師。他的人品、繪畫、詩句、書法、篆刻,無不出類拔翠。他的風格對現代乃至當代中國畫創作產生了極為巨大的影響。


  齊白石原名純芝,字謂清,小名阿芝,字萍生,號白石,白石翁,老白、又號寄萍、老萍、借山翁、杏子塢老民、齊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他是湖南湘潭人,長期僑居北京。齊白石家境貧困,世代務農,僅在 12 歲前隨外祖父讀過一段私塾。13 歲起學木匠、那時雕花,差不多千篇一律,他突破陳規,〝造出許多新的花樣〞。人稱〝芝木匠〞,1882 年他給一家雕花,在主顧家〝無意間見到一部乾隆年間刻的《芥子園畫譜》,五彩套印〞,非常高興,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畫了半年。



  齊白石 27 歲開始繪畫生涯,習詩文、刻圖章。60 歲後定居北京,以篆刻賣畫為生,日本人和法國人買走了不少。這時期他與梅蘭芳相識,第一次見面時,齊白石為梅蘭芳畫草蟲,梅蘭芳則為齊白石唱一段貴妃醉酒。他曾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55 年,民主德國授他民主德國藝術科學院通訊院士稱號,1956 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授予他和平獎金。卒年 95 歲。   


  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他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他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他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


齊白石80歲之後,畫蝦技術頗為精湛,令人歎為觀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