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二件-


清己卯(1819嘉慶24)梅鄰款竹雕山水人物圖臂擱(24.5 5.7公分)





























個人所藏王梅鄰作品-





B215清王恒款竹刻山水圖方形筆筒













































清王梅鄰款紫檀浮雕廬陵夜讀筆筒




























清王挴鄰款竹高浮雕竹林七賢圖筆筒














清王挴鄰款竹高浮雕文人雅集圖小筆筒









清王梅鄰款竹刻詩文臂擱













清王梅鄰款竹刻花卉詩文臂擱













下載網路-清中期王梅鄰刻山水詩文筆筒(12.7cm)-


中國嘉德2003春季拍賣會RMB33000




下載網路-清王梅鄰款竹雕竹林七賢筆筒(高11.5 口徑7cm-


西泠印社2010年春季成交價RMB179200






下載網路-王梅鄰製《愛蓮說》竹雕臂擱(28.5 6.7cm)-


西泠印社20111230日成交價¥207,000






下載網路-清竹雕王恒款《愛蓮說》臂擱(H28.5 cm)-


榮寶2010-11-14估價:¥120,000150,000






下載網路-清王梅鄰竹刻蘭亭序筆筒(8.513cm)-


西泠印社2009.12.20成交價¥201,600







下載網路-清竹雕王梅鄰臂擱(25 6 1.5cm)-


臺北富博斯201271日成交價TWD767,000














第二件-清己卯(1819嘉慶24)梅鄰款竹雕山水人物圖臂擱(24.5 5.7公分) (102.4.12)



此件梅鄰款臂擱及另一件少溪款臂擱在一兩個月前在網拍上架時就見到,由照片看其山水雕刻有符合其落款風格,其正面及背面色皮為棕黃色,也符合其清中晚期年代。但拍攝照片模糊不清,未拍攝所雕刻圖案局部放大特寫及臂擱斷面照片,無法借由照片放大觀察雕刻痕跡及竹絲斷面,據以判斷其新舊及年代。再加上其起標價位近兩萬元,已到現貨市場真品價位,沒有價差空間,網拍高度風險,當然不會加以考慮。



這幾年來文物市場最常見到竹雕仿品是中小名家款陰刻臂擱,原因較易仿造。只要依原件圖片一比一去臨摹雕刻,陰刻難度低,露出破綻痕跡較小,再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就看不出新刻痕跡。仿中小名家臂擱在幾年前剛出現時,藏家若不察,萬元常很容易賣出,本小利多。有的以老竹器改製成臂擱,其正面皮殼色澤如同老件,但最大破綻為斷面乾淨沒任何污垢,竹絲斷面的點與竹肉平,沒有老件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現象;且翻看背面竹黃部分,顏色比正面淺淡甚多,為新品特徵。少數仿品是以傳世老件或備料老件素面臂擱後加刻,則需要以手摸撫雕刻表面,新仿竹雕摸過會扎手。再看雕刻凹處皮殼色澤與表面一致,所留污垢扎實,新品無污垢,會以黑墨或黑蠟填入掩蓋,但此掩蓋噴灑碧麗珠後,以牙刷刷過很容易去除。新雕刻凹面將覆蓋物清除後,其顏色變淺淡,無包漿光澤。若備料老件素面臂擱後加刻,以放大鏡看表面並沒有老件自然使用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買到此種近現代仿品,無任何收藏價值,若高價購得,將血本無歸白繳學費。


目前網拍有一些小名家陰刻臂擱,圖案刻的都不錯,有的跟書中相同,正面帶棕黃色澤,但背面較淡黃。好幾年前就在玉市見過,應是老竹器改製成臂擱,行家一看正反面色澤就知道新仿品。


倒是曾在網拍以約幾千元陸續購入一批正反面都帶淺棕黃色澤小名家陰刻臂擱,圖案刻的都不錯,有的跟書中相同,收到以後去除蠟層,陰刻痕跡凹處色澤與表面一致為淡棕黃色,但凹處有稍帶更淡色,無皮殼包漿,清理後沒有任何污垢留存。竹絲斷面的點有稍微突出竹肉現象,背面竹黃顏色與正面色皮一致為淡棕黃色,表面沒有老件自然使用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判斷應非現代新製品,也非入清老件,應為早期文革量產製品,其銷售並非供文人實際書寫使用,而是外銷供藏家收藏。此類製品,較無文物收藏價值,若雕工還不錯,價位不高,不要以古董價位購入,當工藝品還可以玩玩,再過幾十年就是百年文物。



曾由網拍購得一件子祥款(張熊1803—1886)竹刻螳螂草蟲圖臂擱




















其圖案及文字陰刻痕跡為黑墨及蠟層掩蓋,以放大鏡檢察竹絲斷面的點明顯突出竹肉現象,竹絲點褐琥珀色,背面竹黃顏色與正面色皮一致為棕紅色,表面有老件自然使用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判斷為入清百年以上無疑。不料經清除黑墨及蠟層,發現圖案及文字陰刻痕跡凹處色澤與表面不一致為淡黃色,無皮殼包漿,經清理後沒有任何污垢留存,判斷應為使用清中期老件素面臂擱,經近代後刻圖案及名家落款仿品。



以上仿品都是陰刻,但近年來卻出現陰刻加淺浮雕的竹雕臂擱,其落款均為王世襄所認為清中晚期的少溪、少谷、清溪、松溪,所雕圖案也與圖錄相同。在玉市約5年前大量出現,但後來3年前就消失,但目前在網拍還有幾件。少谷款真品我十幾年前就收過一件,5年前又在網拍購得一件,其各方面特徵都符合的開門貨。 但在現貨市場所見,正反面都帶淺棕黃色澤,陰刻痕跡凹處色澤與表面一致為淡棕黃色,沒有任何污垢留存,表面沒有老件自然使用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竹絲斷面的點有稍微突出竹肉,但不是很明顯,個人判斷應非現代新製品,也非入清老件,應為早期文革量產製品。



有以上多次實戰經驗,對於網拍這兩件竹雕臂擱特別慎重。在購入根仙款竹浮雕高士圖筆筒後,(102.4.12)這兩件又重新上拍,其起標價位已稍微調降到一萬五,覺得之前向其所購筆筒物超所值,其所收藏竹雕尚有品味,交易後非常滿意。在目前台灣現貨市場找不到竹雕文物下,若有藏家願以舊價位釋出舊藏,不失為進貨管道。特別是這件梅鄰款臂擱,若是到代真品,則尚有價差空間。


於是以問與答提問-


您好!這兩件臂擱雕刻還不錯,可惜上拍已一段時日,仍未找到有緣人。若要價調低些,我就有興趣。但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再加上仿古技術進步。古文物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更何況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竹雕年代新舊。能否以優惠價單件含運****元兩件*****元割愛?並給予鑑賞期,先付款再寄來,若不合意,當天立即寄還,由您扣除運費退款。謝謝!”


當天賣家立即回覆表示-“可以給予鑑賞期,但這兩件為七、八年前在古董店所購得,成本較高,已調低到成本價,所出價錢賠太多,報歉無法接受,只能兩件合購最低算*****元。


於是再提問- “您好!感謝回覆及給予鑑賞期。能否先購此件梅鄰款臂擱,去尾數取整數****?並給予鑑賞期,先付款再寄來,滿意再考慮另一件;若判斷為近現代或早期,不到入清老件,則當天立即寄還,換寄另一件來試。謝謝!”


當天就得到賣家爽快答應的回覆,同意議價價位。下標後立即匯款,翌日就收到,詳細檢視,這件臂擱表面及背面均帶棕黃色澤,色皮有些色差,比照片偏淡黃些,依色皮有清中晚期特徵。本想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 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看實物會比較容易判斷新舊及年代,但檢視此件卻還是讓收藏竹雕近30年的我還是難以判斷其新舊及確定年代。原因在於竹雕表面為一層蠟所包覆,陰刻圖案及文字刻痕和臂擱斷面均為厚蠟掩蓋,無法判斷是舊刻或新刻,也無從由斷面竹絲點判斷竹雕年代。面對實物卻仍無法判斷新舊及年代,雖有鑑賞期卻陷入兩難,是退貨還是留下?冒然退回,若是王梅鄰真品,將失之交臂;決定留下收藏,才可以將蠟層去除,若清除後才發現舊料新刻,因已破壞原狀,就不能要求退貨,只能自己認賠。且竹雕表面若為厚蠟層所包覆,則無法再以把玩方式來增加其皮殼色澤,將失去把玩竹雕最大樂趣。再加上黑墨及硬蠟填入陰刻圖案及文字處,污垢掩蓋住竹雕斷面,不去除硬蠟及污垢無從判斷是舊刻或新刻,也無從由斷面竹絲點判斷竹雕年代。最後決定留下一搏,清除蠟層及污垢勢在必行。




此件外表污垢相當嚴重,判斷以較中性去污較弱的碧麗珠應無法去除,於是決定使用去污力較強的清洗廁所馬筒及瓷磚的---“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首先以美國菜瓜布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磨擦去除臂擱斷面污垢,讓斷面竹絲顯現出來。再將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噴灑在臂擱表面,以牙刷來回刷洗,特別山水圖及落款行書陰刻線條部分逐一刷乾淨,再將穩潔威猛先生去霉劑噴灑在臂擱背部,以牙刷來回刷洗污垢,發現整個褐黑色的污水流出,再以乾毛巾擦乾晾乾後。全器清理後顏色變淡成毫無光澤,再以豬鬃毛刷不斷的來回刷動及把玩,使其表面色澤逐漸加深成棕黃色光澤。


上手逐一檢視判斷:


1.看表面皮殼及包漿


此臂擱表面有老件包漿的光澤,是自然柔和的寶光。以放大鏡看其表面,其皮殼有不規則交錯、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


2.看表面色澤


此臂擱在表面帶棕黃色調,判斷應為清中晚期年代。


3.以手摸撫雕刻表面


此件表面柔順不礙手。


4.看雕刻凹處所留污垢


此臂擱在清理後在陰刻凹痕有留下陳年污垢,以鋼針逐一剔除。


5.看雕刻凹面


此臂擱山水圖及落款陰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外露的側面竹絲較浮出,竹肉收縮成條狀溝槽。


6.看竹雕斷面


此件臂擱上下斷面,肉眼看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晶瑩半透明如琥珀色;以放大鏡觀察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判斷應為清中期特徵。


7.看構圖


此山水圖與清中期周芷岩所創陰刻南宗山水風格類似。


8.看技法


此件竹刻臂擱,採陰刻加淺浮雕技法,而非純粹陰刻,以刀代筆,流暢穩健。與清中期周芷岩所創陰刻加淺浮雕南宗山水技法類似。


9.落款


陰刻落款己卯二月梅鄰行書字體俐落流暢,為標準款。落款陰刻凹面色澤與表面接近,有自然包漿條狀溝槽,應為原刻,非後加款。”己卯”應為1819嘉慶24年。


王恒,字梅鄰、楳鄰、仲文、茂林,號梅鄰山人。世代為嘉定竹刻名家,曾祖王謂詔得吳之藩真傳,王玘之姪,梅鄰自幼承家學,善刻花卉山水,尤其以刻小楷著稱。生卒年不詳,江蘇主要活動時間約在清嘉慶至清道光(1796–1850)年間前後,竹雕刻多以「梅鄰」題款。



綜合研判


此竹陷地陰刻加淺浮雕山水圖臂擱,山水圖雕刻生動傳神,落款梅鄰行書字體俐落流暢,為標準款。由正反表面色皮為棕黃,竹絲斷面的點明顯突出竹肉,以放大鏡觀察絲斷面的點褐黑色晶瑩半透明如琥珀色,可看到竹肉中有如魚卵子分布其中,判斷符合清中期製品特徵,有極大可能是到代王梅鄰真品。以上存純屬個人臆測,特就教於對竹雕文物學有專精的先進,不吝提供意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