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青花五老觀太極圖筆筒(12.1  口徑11.5公分)





































 


 


 


下載網路-清康熙青花五老觀太極圖筆筒(15 口徑18公分)










 


 


下載網路-清康熙青花冰紋地纏枝花卉蓋罐 (5.9口徑14.9公分)-20121018-22日景德鎮陶瓷館展出103件罕見“平潭碗礁一號”沉船瓷器






 


 


下載網路-清康熙青花開光人物高足蓋杯-20121018-22日景德鎮陶瓷館展出103件罕見“平潭碗礁一號”沉船瓷器




 


 


下載網路-清早期出口歐洲青花瓷器咖啡杯(7.4公分) -碗礁一號出水









15-346.一件康熙青花五老觀太極圖筆筒的收藏(102.3.9)


     


   此次賣家黃女士,二十幾年前在玉市擺攤就認識,夫婦為大陸人,其先生從事大陸跑單幫找貨,專營瓷器,由黃小姐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擺攤,是玉市少數大陸單幫客專營老瓷器的業者,不過大部分是屬清末民初民窯瓷器,偶爾才可看到一兩件清三代民窯瓷器,較高檔的官窯則較少見過。


    


    黃小姐為人隨和,其開價還算合理。認識近二十年來,每次玉市文物之旅,都會到他攤位瀏覽,早中期我收藏的普通等級清末民窯瓷器及民初彩繪瓷器,大部分來自她。但近年來大陸收藏風氣興起購買力超過台灣,從大陸進貨不易,常連續幾個月沒看到攤位有進新的貨色,有時進的都是不到代的民國仿清瓷器,所以雖然每週六玉市都會照面,曾好幾年沒跟他買過東西了。後來聽她說也在網拍成立兩個賣場。


   


    (102.3.9)玉市文物之旅逛到其攤位,多數為之前擺過存貨,少數為新進貨色,但均看不中意。問其可有帶來較高檔貨色?她説此次瞞著老公,特地帶來您之前提到的幾件清康熙青花海撈瓷給您看,於是逐一拿出來,這幾件是前年底就曾拿來看過。有青花冰紋地纏枝花卉蓋罐、青花開光人物高足蓋杯和青花開光博古花卉紋杯及青花五老觀太極圖筆筒共四件。在前年就曾詳細鑑賞過,其青花呈色、畫工及胎釉均有康熙特徵,前3件器形及紋飾為外銷瓷風格,說是海撈瓷還講得過去,但青花筆筒的五老觀太極圖為清代中國傳統紋飾風格,為同一批海撈瓷,就覺得格格不入。而且這4件瓷器外表沒有任何磨損痕跡,也沒有印象中海撈瓷應有的牡蠣附著或海水咬釉面失光情形,表面光滑亮麗像新的一樣。當時要價一萬至兩萬多,心中有所疑慮,當然不考慮。


 


    後來去年上網觀看[國寶檔案]節目,在“碗礁一號”外銷瓷器(20120822)


http://news.cntv.cn/program/guobaodangan/20120822/106992.shtml


第10:18中看到其中兩件青花冰紋地纏枝花卉蓋罐及青花開光人物高足蓋杯與所見海撈瓷造型紋飾如出一轍,後來又上網找到“碗礁一號”打撈經過,在福州博物館所展覽的“碗礁一號”出土瓷器,又找到一組清早期出口歐洲青花瓷器咖啡杯組其中的杯子與所見海撈瓷青花開光博古花卉紋杯造型紋飾相近。


 


下載網路整理-《探索發現》"碗礁一號"沉船揭秘


     在福建省平潭縣海域,有一座礁石,當地漁民稱之為“碗礁”。至於為什麼會叫碗礁,這是因為上百年前,這裡是一條商船往來頻繁的航道。因為暗礁眾多、海流變化莫測,一些商船沉沒於此。根據沉船上的貨物,當地人依次把這裡的海域叫白糖礁、銀珠礁、碗礁。因為漁民撈起的瓷碗居多,因此被人們稱之為碗礁。漁民們捕魚時,他們的漁網裡經常會有大大小小的瓷碗被打撈上來,而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他們的祖上從何時起就在這裡不斷地撈起過瓷碗了。


    2005年6月24日,福州市平潭縣嶼頭島,一位林姓漁民在附近的碗礁海域捕魚時撈上了幾件古代瓷器。這在當地算不得新鮮事,碗礁得名就是因為附近海域常常有瓷器出水。不過這一次他卻沒有像祖輩那樣把它們扔回海裡。當天,他穿上潛水裝備下海查看,發現有一艘古代沉船半掩在淤泥之中。他撈上來更多的瓷器,並把消息散佈出去。很快,嶼頭島上的漁民們加入到了打撈古代財寶的行列中。在風氣最盛的28、29日兩天,往日寧靜的嶼頭島宛如傳說中的黃金島,盜撈者們精神亢奮,各式漁船穿梭往來,日夜不停,文物開始大規模地打撈出水,損壞丟棄不計其數。不時有文物販子上島,以數百至1000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瓷器。


   6月底,中國水下考古隊的一個調查小組聞訊來到了碗礁海域。當水下考古隊趕來時,海面上竟然停泊著20多艘大小船隻,盜寶分子甚至雇來了潛水夫,正在水下大肆哄搶沉入海底的文物。7月1日國家文物局就下發文件,要求制止盜撈行為。不過如此快速的反應,這也只能算作亡羊補牢之舉。沉船上的康熙年間青花瓷器,已被大規模盜撈達一個星期之久。據事後估計,文物至少損失了50%,即16000件左右。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水下考古人員隨即進駐該海域,經過考古調查,發現水下十幾米處有一艘沉船。隨著考古工作的推進,專家認定這是清康熙年間運送瓷器的船隻。7月6日,國家文物局批准對沉船進行搶救性發掘,並命名為“碗礁一號”。


  “碗礁一號”經3個多月清理發掘完畢後,出水文物達到了15000多件,連同失散、被盜、被毀的,這船貨物估計至少應在5萬件以上。“碗礁一號”共出水16000件瓷器,初步統計有50多種器型,100多種紋飾。主要器型有將軍罐、大盤、花觚、尊、香爐、罐、碗、深腹杯、中盤、器蓋、淺腹碗、小盤、小碗、小杯、粉盒、筆筒、小瓶、小盞、洗等。在鑒定後認為,全部瓷器來自景德鎮,其中50%左右的器物採用高品質的高嶺土燒製而成,工藝水準並不亞於官窯。專家們認定,大部分瓷器屬青花類,色澤優雅,胎質勻實,無官窯款識,為康熙年間景德鎮民窯精品。同時確定了“碗礁一號”沉船為一艘近海運輸船,所運的瓷器大部分是外銷瓷。


    這些出水瓷器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小型的日常生活用瓷,不過其中眾多的優質品如同史料記載的官窯瓷器,“土坯細膩、質地瑩薄、釉色俱佳”。這些瓷器的另一類是用作裝飾觀賞用的陳列瓷。絕大部分都還是中國傳統樣式的陶瓷器,考古人員在這批瓷器中找到了許多器物的蓋子,高腳杯有了蓋子後,明顯地表露出了異國情調。還有一種精緻的小瓷瓶為數不少,造型各異。經過專家考證,它將作為一種典雅的裝飾品來到西方人家的餐桌上。有些是精美的咖啡具。幾乎所有瓷器上的紋飾都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但是專家在一種瓷器上卻發現了與眾不同之處,共取出了55件青花瓷盤,這些瓷盤上所繪圖案為地中海地區的花卉植物,而非中國瓷器傳統圖案中的本土花卉。據此推斷,這是一批由歐洲商人特別定做的瓷器。這種花卉圖案具有典型的歐洲風格的青花瓷器,也就是當年歐洲人所稱的‘克拉克瓷’, ‘克拉克瓷’也就是中國青花瓷器在歐洲的叫法,其實專指這種深得歐洲王公貴族喜愛的外銷瓷。 “克拉克”瓷的特徵是什麼呢,就是在器物面上畫成了一朵花瓣型,在花瓣裡面又畫上各種紋樣,這種就好像在開著窗戶一樣,所以就把它叫做“開光”樣式的瓷器,在16世紀後期,這一類瓷器已經大量傳到了歐洲,在一次拍賣這批瓷器的時候,當時因為人們不知道這批瓷器叫什麼,所以就把當時葡萄牙人運載這批瓷器的船叫“克拉克”船,把這類瓷器就叫做“克拉克”瓷,從那以後,“克拉克”瓷的名稱就流傳下來,成了中國這類外銷瓷的一個別稱。沉船中還出水了一些筒花觚、高足杯,均按照歐洲習慣,加有蓋子,甚至還有一隻精巧的歐式的餐桌小花瓶。


 


    按照製作工藝判斷,這次出水的瓷器絕大多數是清康熙中期所製。不過另外一些瓷器卻明顯為清康熙早期的。為何同批貨物中會有不同年代的瓷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揭開謎底。另外一方面,出水瓷器中的50%品質平平,其中包括一座歐洲人不可能會欣賞的觀音像。有考古隊據此推測說,船上的瓷器或許並非銷往單一地區。精美的克拉克瓷應該是銷往歐洲,品質一般的瓷器則可能是銷往東南亞。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風格的文飾當時都已出現在瓷器上,證明當時景德鎮的瓷器已經開始按照採購要求實行訂單化生產了。專家推測,“碗礁一號”應該是轉口貿易,它的中轉站有可能是廈門或廣州,也有可能是歐洲人在遠東的貿易中轉基地菲律賓的馬尼拉和印尼的巴達維亞。


    


    這些青花瓷器雖被海水浸泡了300多年,出水的大多數瓷器都光潔如新,似乎沒有受到什麼腐蝕。卻依然富有光澤,花飾、紋樣如新,令人讚歎不已。這些流失的部分瓷器如果放到市場上,買主最初可能都不敢相信是康熙年間的東西,因為看上去太新了。不過可惜的是,由於一些五彩瓷器的釉彩分佈與青花瓷器相反,為釉上彩,即色彩被描繪在釉層外面,經過300多年的海水浸泡,已經永久性地失去了光彩。據分析,因為當時燒製瓷器使用的是松柴,溫度一般都在1300多度左右,所以,瓷器的瓷化程度和結構非常緻密,在瓷器的表面形成了一層玻璃質,很好地保護了釉裡面的花飾、紋樣。


   


     根據專家鑑定出水的瓷器絕大多數是清康熙中期所製,“碗礁一號”沉船為一艘近海運輸船,船上的瓷器並非銷往單一地區。精美的克拉克外銷瓷應該是銷往歐洲,品質較為一般的中國傳統紋飾瓷器則可能是銷往東南亞。這批青花瓷器雖被海水浸泡了300多年,出水的大多數瓷器都光潔如新,似乎沒有受到什麼腐蝕。卻依然富有光澤,花飾、紋樣如新。以上打撈出水事實即能解開黃女士這4件海撈瓷先前的諸多疑點,但黃女士從去年年初回老家過年後,因其媳婦生子留下照料,足足11個月未再來玉市,直到去年底才再度來擺攤。見面後詢問這4件海撈瓷下落,她表示近一年未出來擺攤,這4件海撈瓷仍留在大陸老家。我說您下次回老家過年順便再拿出來看看,此次果然帶來,於是再逐一鑑賞。青花冰紋地纏枝花卉蓋罐、青花開光人物高足蓋杯和青花開光博古花卉紋杯3件器形及紋飾為外銷瓷,此種外銷瓷為歐洲貴族日用瓷,在歐洲還有大量傳世品留存,因此在歐洲骨董市場價位並不高,在大陸價位所比海外高,近年來有大量從海外回流至大陸,但跟傳統中國紋飾瓷器仍有相當價差,所以就不予考慮,只對傳統紋飾的青花五老觀太極圖筆筒感興趣。於是再根據造型、胎土、底足、釉面釉色、青花呈色及畫工紋飾方面逐項詳細檢視:


1.造型:12.1  口徑11.5公分。造型為傳統的直筒式筆筒,器呈筒形,口底相若,直腹。


2.胎土:上手有重量感,表示胎土密度大,胎質縝密,堅致純淨。


3.器足: 底足為露胎砂底,有螺旋紋。


4.釉色釉面: 胎釉結合緊密,釉面清亮,釉色帶青白色,釉面平淨光潤,散發出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之賊光。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釉面光潔如新,似乎沒有受到什麼腐蝕。依然富有光澤,花飾、紋樣如新。以放大鏡檢視釉面,並沒有使用留下交錯不規則、深淺不一的自然磨擦痕跡,底部不澀相當順手。


5.青花呈色:此筆筒青花發色純正,為寶石藍色,青翠明快、色澤濃豔、清新悅目和層次分明的色澤符合康熙中期的青花特徵。胎釉結合緊密,釉質細潤瑩白,與青花翠藍之色互為映襯,相得益彰。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間,青花器的鈷藍色調變化很大,從鮮亮到灰暗,包括多種不同的濃淡色調,但終以青翠明快、色澤濃豔、清新悅目和層次分明的色澤為主流,並成為清代之冠。因而,清末曾出現過崇尚康熙青花的熱潮。康熙時期,景德鎮製瓷工匠純熟地掌握了珠明料和浙料的呈色技術,同時對胎釉原料精細淘煉和焙製,燒出了被譽為翠毛藍寶石藍的康熙青花,這是一次更新技術的創造,在青花器製作史上應列為重要的一頁。此時,僅用一種青花色料,便可以充分描繪出景物的陰陽向背,遠近疏密,使畫面富有立體感。這種多色階青花,層次分明,突破了傳統平塗的單調,使青花色如同五彩般繽紛多彩,故康熙青花又有五彩青花之稱。本件作品即充分運用了青花色調的多端變化,雖為單色卻有深淺、濃淡、虛實之分,層次豐富,青花為墨,玉瓷似宣,水墨寫意,瀟灑自如。


6.畫工紋飾:此筆筒畫五老觀太極圖,畫工細緻生動傳神。畫面正上方豔陽高照,下面五老神態各異,悠然自得。圍著一幅繪有“太極”的圖軸正在品評,其中二老笑容可掬地展開畫卷,正中一老倚杖而立,皓首美髯,凝神注目,左邊一著長衫老者,一手垂袖一手作拈花狀欲近觀,右邊另一長衫持杖老者轉身面向畫欲前往觀看,旁有一小童背竹簡在旁伺候。向右延伸有兩棵遒勁頂天的蒼松,樹梢上幾朵祥雲,樹根立在山石上。整器通景畫法,張弛有度,密不透風,疏可跑馬;青花線條刻畫流暢精准,釉上著色豔而不俗,主次分明。


 


綜合研判:


    綜合以上各方面特徵判斷,此青花五老觀太極圖筆筒造型規整,胎質縝密,釉色帶青白瑩潤,青花呈多層次,畫工細緻生動傳神。從造型、釉色釉面、胎土、底足、青花呈色及畫工紋飾看,此青花筆筒均符合清康熙青花瓷器特徵。若要價不高,應列入收藏。


 


    於是問其年代及來源?她表示他先生說這4件海撈瓷是前幾年在老家福州收進,是康熙到代海撈瓷,因品相太過完美,不料都被質疑?乾脆拿回老家自己收藏不想賣了。她説現在大陸找不到老件瓷器貨源,台灣景氣又太差,等級高的賣不到好的價位,老公將其中較精緻的瓷器留下自己收藏把玩,不讓她帶來賣。此次瞞著老公,特地帶來給您看。詢問其價位?所開價位是比之前有稍微調降。我表示現在兩岸瓷器市場相對冷清,且這件瓷器釉面太完美沒有任何磨損痕跡,像新的,看過的玩家沒人會相信是康熙年間的東西,更不用說是康熙到代海撈瓷。她表示已很久與我沒交易過,加上今日還沒開張,為求好彩頭,少賠點錢就可以賣出。於是大幅下殺,她表示所出價位差太多不敢作主賣出,需先與其老公商量,要打手機跟先生連絡,我說不用這麼麻煩,要賣就直接賣,若還需要您先生同意,就免了不買了,最後同意成交。以不到萬元價位,若能收藏到此品相完美的康熙中期青花精緻文房瓷器,算是物超所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