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白玉鏤雕孔雀牡丹圖帶飾(7.9公分 4.8公分 0.8公分)




















 



15-86.一件白玉鏤雕孔雀牡丹圖帶飾的收藏(99.3.7)


    


         此次賣家為中年的大陸單幫客,多年前就在台中市公園路邊擺攤。在這條公園路邊擺攤的都是賣瓷器或玉器,大多是澳門人從大陸跑單幫來台販賣,後來在台定居。早期偶爾還可以從其攤上找到物超所值的老件,但近年來已成絕響,能看到 一兩 件普通等級老件文物,已屬難得。有時整條路大致瀏覽一遍,竟然看不到一件入清老件。


    


          (99.3.7)到玉市文物之旅,依路徑要先走過公園路,一路瀏覽旁邊攤位文物,知道這一路攤位沒什麼搞頭,若依平日速度逛這幾十個攤位,約僅需幾十秒時間。不料走到中途在此攤上,發現此件白玉鏤雕片吸引我的眼光,拿起詳加檢視,玉色白中帶黃,玉質通透,多層次鏤雕,雕工算細緻流暢,整體有宋元鏤雕風格。看表面有陳年汙垢,鏤空死角處還留下褐黃色鏽垢,乍看像是生坑出土尚未處理狀。但近年來古玉市場上仿古作舊猖獗,特別在此澳門人攤上,怎有可能有到代古玉?此賣家在這條路上賣玉攤位中,貨色還算是相對較好一點,還有賣和闐玉新製品,偶爾可以看到 一兩 件雕工較粗、玉質梢差的老玉,但大多數是低檔仿高古玉,以及部分的青海料新製品。不過依其擺設,少數等級較高的和闐玉新製品及老玉,總擺放在最裡面集中在一塊兒,似乎是識貨。於是不打草驚蛇,先假裝看其他玉件,並詢問幾件近來常在玉市見到的雙面單層鏤雕玉佩價位,這些玉佩玉質看起來溫潤,似乎像和闐玉,單層鏤空,雕工簡單粗糙,題材為人物及花鳥。大概去年在玉市出現,剛開始數量並不多,偶爾整個玉市才出現 一兩 件。曾好奇上手看看,手頭還重,玉質潔白沒有老氣,看表面光澤溫潤,起初還認為是雕工較差的和闐玉老件,價位約3-4千。因雕工粗,就沒有拿出放大鏡詳細檢視其皮殼包漿及陰刻線條工具痕跡,來判斷新舊。不過後來竟發現玉市上,幾乎澳門人攤上都逐漸陳列了幾件類似玉佩,本來還認為就算不是老件,也會是一、二十年前仿清製品,因當時和闐玉來源充裕,沒有現在這麼貴,所以都還使用和闐玉雕製,如今竟然一下子出現那麼多,不禁懷疑是以接近和闐玉的等級較高青海新製品?一定是新製品數量才會出現這麼多,若是以和闐玉製作,以現在和闐玉原料高漲,絕不划算。


   


          接連問了幾件類似雙面單層鏤雕玉佩價位,開價都在3-4千元行情內,最後再問此件白玉鏤雕孔雀牡丹圖帶飾,不料開價貴了好幾倍。於是提出質疑此件單面工,厚度較薄,玉色偏黃,為何反而比較貴。他表示您是行家,這件是出土古玉當然價位較高。看來遇到識貨的賣家了,本來還以為以檯面上所陳列的都是不開門的仿古玉件,賣家應不大識貨,能讓我撿到便宜。再提出此玉種過於通透,懷疑不是和闐玉,而是地方玉,可能是明清花片常用的”酥玉”即岫岩玉,他表示是和闐水料才會如此通透。我提出若是和闐玉質其硬度為5. 5-6,應該不入刀,能否讓我以美工刀在背後死角試刀?不料他表示保證是和闐玉,但要先購買後,若試刀會入刀,才可以退錢,而且要以他的開價不二價購買,若經還價成交,就不提供保證,無論是否入刀不退貨。面對一大早第一件有興趣的東西,就遇到如此高姿態的攤主,當然不能接受。此玉表面有陳年汙垢,以放大鏡詳細檢視,隱約看有老件的包漿皮殼及古法砣輪陰刻線條雕痕,但無法觀察老件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而且若買到老件的”酥玉”材質,價位算太高,且不值得收藏。判斷若是外行人看到此玉,聽到此價絕不會買,行家則不屑來此攤看貨,一時之間不怕被別人買走,就決定暫緩下手,等逛完一圈後再來試試。


 


         於是就進入玉市逛了一圈,到了近中午時刻,準備打道回府時再到他的攤位,果然那件玉佩還在。我告訴老闆我準備回家了,那件是否算便宜一點?而且要試刀後再買。老闆表示您一大早就詢價,為了討好彩頭開個市,就開了較低的實價,希望能成交。我表示百貨公司週年慶都可以打8折,何況玉市瞞天要價,有的攤位就是打3折我也不會買。一般有信用的攤位正常的折扣是開價的7-8折,您這件就取折衷價7.5折。攤主表示今天還沒開市就依您的意思7.5折,但一定要先付錢後再試刀,若會入刀,當場退錢。他表示因曾遇過許多”奧客”,價也殺了,刀也試了,最後不是不買,就是還要再殺價。因雙方從沒交易過,彼此不熟,只好先收錢,再給予試刀。攤主已折價且同意讓我試刀,於是付完錢再試刀,結果皆大歡喜不入刀。


 


         回家後用”穩潔”清潔劑清洗,只能清除表面的陳年汙垢,鏤空死角處的褐黃色鏽垢無法去除。再拿出古玉同好所推薦秘方---專門清洗深入食器凹槽細縫的”泡舒”,是由耐斯公司所生產PAOS系列產品---泡漬霸,號稱其主要成分天氣椰子油醇界面何活性劑,與水接觸即釋放活性氧,能有效帶走頑強污垢。加熱水稀釋浸泡約半小時後,果然深色污垢不見了,玉器變潔白了,只在鏤雕死角卻留下淺黃色,玉器變成煥然一新。


 


首先先判斷其玉種:


1.上手後手頭又有重量感,表示密度較大。


2.再以美工刀在背面試劃,不入刀,表示硬度夠。


3.觀看玉佩表面為溫潤柔和的寶光,不是青海玉或俄玉,其經加工拋光完成後上蠟具有賊光,經盤玩反而帶澀,有久盤不潤情況。


4.青海玉過於通透,但密度小手頭較輕,硬度較低會入刀,久盤不潤。此件應為新疆和闐玉,而且是水料,才能如此通透。


 


接著再以放大鏡檢視,判斷新舊及年代:


一.由工具痕跡:


1.古法鏤空雕均先以鑽桿將粗胚穿透對鑽很多孔,然後以線鋸拉絲透雕輪廓線條,會留下拉絲痕跡,細節不會拋光。近代所製用電鑽,只見鑽孔痕跡不見拉絲痕跡。


此件可見拉絲痕跡。


2.以放大鏡檢視其陰線雕痕,古法是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慢工出細活,雕刻邊緣打磨平光亮,不會在線條兩邊留下崩裂痕及粗糙痕跡。現代製品以快速的電動機械工具所雕製,為連續長線過於俐落且在陰線兩側留下明顯平行的粗糙痕跡,在下刀表面留下崩裂痕。


此件為分段線條連成,陰線雕痕打磨平整光亮。


二. 由皮殼包漿:


1.放大鏡觀察其表面,老件表面有有製作拋光後自然凹凸高低的皮殼,及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近現代製品拋光是過於平整明亮的賊光,只有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此件表面有自然凹凸高低情況的皮殼,及柔和寶光包漿,能觀察到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在鏤刻邊緣處有經長期使用所留下白色磕傷。


2.由玉的顏色:一般再白的玉,經歲月空氣中風化及把玩手汗浸,均會留下帶黃顏色。若是宋元年代就應是出土古玉,應留下沁痕或在死角應留下除不掉汙垢。


此件玉色帶黃,在鏤雕縫隙死角留下淺黃色鏽垢除不掉。


三.由雕刻紋飾風格:宋遼金至元鏤雕為多層次,明代玉帶鏤雕為雙層有邊框。此件雕工為多層次,判斷為宋-元風格。到底是宋或元風格?個人認為此件孔雀牡丹圖案,雖為宋代常見題材,但其雕工較為細緻,白玉用料較佳,較符合元代特性,而不符合宋代雕工較粗獷特徵,以及因取得不易玉質用料較差特性。


 


綜合以上評估,此白玉鏤雕孔雀牡丹圖帶飾,玉色白中略帶黃,玉質通透溫潤,無任何瑕疵,為不錯的和闐水料材質,雕工細緻流暢,為以古法砣輪所雕琢的老件白玉。能以此價購得雕工細緻流暢的入清老件和闐水料白玉佩,其實就屬物超所值。若真能到元代,則算”撿漏”中寶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