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浮雕米芾拜石圖詩文小方牌(4.6*3* 0.6c m)



 




















 


民國早期白玉浮雕福壽童子圖方牌











 



15-82.一件白玉浮雕米芾拜石圖詩文小方牌的收藏(99.2.27)


    


         此次賣家為30幾歲的年輕夫婦,多年前曾在台中市公園路玉市擺過攤,後來中斷直到(99.2.6)才又出現。所展售以玉器為主,大部分是屬沒有年代的近現代製品,也有部分是開門老件,不過都是等級不高的花片,其中有幾件鏤刻清代玉佩,不是玉質較差,就是後天碰損。不過所陳列白玉玉質難得均為新疆和闐料,詢問價格,所開價位都比預期的稍低,表示是十幾年前舊藏,拿出來以舊價位變現。多數玉質玉色還不錯,開價也不高,雕工雖細,但太匠氣了,應是在早期二、三十年前,和闐玉料充足及工錢較便宜時期所製作,(99.2.6)購得一件白玉浮雕福壽童子圖方牌。本周六(99.2.27)到其攤位看貨,看到此件白玉浮雕米芾拜石圖詩文小方牌,玉色白中略帶白,玉質溫潤,圖案及文字雕工都還算中上,有清代傳統風格,表面有皮殼及包漿,但部分陰刻細節卻不甚清楚,懷疑是否噴砂製成?或者是後天磨損。上手詳細檢視:


1.先看玉種:上手後手頭有重量感,再看玉色白中略帶黃,玉質溫潤稍透,無任何雜質、白花及玉痕等瑕疵,為不錯的新疆和闐水料材質。


2.再以放大鏡檢視工具痕跡,判斷新舊及年代:古法以砣輪分段線條連成,慢工出細活邊緣光滑;新件只見連續長線,快速切割邊緣有崩裂情形。


    檢視此件紋飾陰刻線條,有深淺刀痕,應非噴砂製成,雕工是流暢,線條邊緣光滑,其曲線由短線條連成,由工具痕跡判斷應是古法砣輪雕琢,應非以電動快速工具製作新品。但部分陰刻細節卻不甚清楚,絕非製作時就省略未刻,而若是後天磨損,應僅部分線條不清,且有明顯磨損痕跡。


3.檢視皮殼及包漿:以放大鏡觀察玉件表面,老件有製作拋光後凹凸高低的皮殼,有自然風化化學變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且老件能觀察到深淺不規則的使用留下磨損痕跡;而新件只有明亮上蠟賊光,及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


        此件有製作拋光凹凸高低的皮殼,及自然風化形成柔和寶光之包漿,判斷應是早期以古法砣輪所雕琢的製品。但卻沒有老件可觀察到使用後所留下的明顯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在表面留下深淺不一的斑駁腐蝕痕跡,個人判斷此牌應是受沁蝕的出土古玉,致部分陰刻細節如五官不甚清楚,及表面留下斑駁腐蝕痕跡。


 


整體評估:


         此白玉浮雕米芾拜石圖詩文小方牌,玉色白中略帶黃,玉質溫潤,無任何瑕疵,為不錯的和闐水料材質,雕工流暢,其年代應是早期以古法砣輪所雕琢的白玉方牌。可惜品相較差,部分陰刻細節如五官模糊,且尺寸較小4.6*3* 0.6cm 。在目前和闐白玉高漲年代,質佳工好的老件白玉方牌飛漲難找下,若價格合理,是值得收藏。


 


       於是詢問其價位,他表示今天您是第一位客人,為討個好彩頭開個市,就以最便宜的不二價價位讓您收藏。一聽其所開價位,覺得相當和藹可親,於是二話不說掏錢納入收藏。


   


 


 



後記:


           後來(99.3.17)在網拍購得一件標明為---和闐水料白玉龍佩。其雕工細緻,玉質通透,經詳加檢視:


.由工具痕跡:


1.以放大鏡檢視其鏤雕斷面痕跡:只見鑽孔螺旋痕跡不見拉絲痕跡,鏤空線條斷面上,打磨較平滑。


2.以放大鏡檢視其陰線雕痕:為連續長線過於俐落且在陰線兩側留下明顯平行的粗糙痕跡,在下刀表面留下崩裂痕。


. 由皮殼包漿:


        放大鏡觀察其表面,雖大部分表面受沁蝕狀斑駁品相,但檢視未受沁蝕部分,有過於平整明亮的賊光,及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應是現代拋光。另外其表面受沁蝕位置相當可疑,若為出土自然受沁,則應在正反兩面的同一位置。此件竟然在對角處,為陪葬自然受沁不可能情況。判斷為沒年代,且經人為以酸液作舊,仿表面受沁蝕狀,造成斑駁,經溝通後退貨還錢。


    


         因此懷疑此件白玉浮雕米芾拜石圖詩文小方牌,亦經過強酸處理造成表面留下深淺不一的斑駁腐蝕痕跡。若此牌是受沁蝕的出土古玉,以此優質玉質,只經清代一兩百年入土,應不致於造成如此嚴重沁蝕,在表面留下斑駁腐蝕痕跡,連五官不甚清楚


     


          本週六(99.4.3)玉市文物之旅,竟然在阿龍攤位看到一件同圖案及詩文的玉牌,玉質較差為帶青白山料,其表面為過於平整明亮的賊光,不用放大鏡觀察就可確定非老件。更為確認此件白玉浮雕米芾拜石圖詩文小方牌,為早期仿清雕工,但表經過強酸處理作舊,試圖去除平整明亮的賊光,及同方向規則性拋光痕跡,避免穿幫,造成表面留下深淺不一的斑駁腐蝕痕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