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鶴頂紅浮雕踏雪尋梅人物圖鼻煙壺























 


近代鶴頂紅淺浮雕太白醉酒及仕女圖鼻煙壺




 


清鶴頂紅浮雕刀馬人圖胸針








 



15-81.一件清鶴頂紅浮雕踏雪尋梅人物圖鼻煙壺的收藏經歷(99.2.25) 


 


          我的鼻煙壺收藏中,較精緻的幾乎均來自一位老前輩,此前輩原收藏清三代瓷器,二十幾年前改收鼻煙壺,後來又迷上琺瑯器擺件,逐漸放出手上鼻煙壺。此前輩所收藏文物等級,在中部骨董界頗受肯定,但很有個性,好面子,喜怒常形於色,老人卻小孩性。


 


          在與其交往20餘年來,均依循敬老尊賢原則,得到其信任。當其收到新藏品現寶時,是精品就不吝讚賞,並順便問問進價多少?價位還可以接受,就請其玩膩了日後要讓再告知;若覺得不是很好,就閉口不予置評。


 


          等過一陣子他來電詢問,我對他那一件文物是否有興趣時?就有機會了,若是平日心儀對象,便馬上趕過去。有時可能是他找到同材質更精的鼻煙壺,要把二軍脫手;或某件把玩過一陣子膩了;或者又看上那件文物想買錢還不足;還是當月買超了,支票到期要籌錢,各種狀況都曾發生。前面兩種狀況,他會在電話中指定我曾現寶過,為他內心已有譜的喜愛文物,要我帶去互相交流;要是他堅持一要現金,則是跑三點半,那就是我主動挑選其精品標的的機會了。


 


          這時我會挑其平日最珍愛的雞胗頭,他會捨不得割愛,我會表示前輩已玩過一段時間,就算讓給晚輩暫時保管玩玩吧!於是成交前,雙方有時會再附帶立下一張切結書:


1.買方在滿六個月時,若無意收藏,可要求賣方以原價收回,等於買方可以不用花錢免費玩半年,而賣方可得到無息資金周轉半年。


2.賣方在滿六個月時,若捨不得賣,可以原價加一成贖回,等於買方可以獲得一成利息的利潤。


3.超過六個月以後,買方若日後有意脫手,要先諮詢賣方是否收回?價格由原買方依據當時行情決定要賣價位,原賣方有優先承購權利。


 


           一般而言因其已玩過一陣子失去了新鮮感,而他又不斷地再買進其他文物,所以就沒有多餘的錢贖回。不過,就曾經有過一件鼻煙壺雙方都很喜歡,而歷經三次來回交流記錄。梁兄常開玩笑說我是他的提款機,缺錢時不向開工廠的兒子開口要,就來電交流周轉。的確我手上總保留一筆戰備款,應付不時之需,如見到一件可遇不可求的精品,能當機立斷下決心下手收藏,我總是盼望等候老前輩來電要求交流。老前輩也喜歡找我,因為雙方收藏項目類似,投機能引起共鳴,老前輩愛面子,一向對外宣稱純收藏家,而我會保留他的面子,不會當面吐嘈,口風緊不會四處宣揚我向他買進甚麼東西,我懂貨不需他任何說明及保證,交易一向乾脆付現不開票。而且讓給我的文物一二十年來都始終保存著,他還有機會交流回去,若賣給業者或其他同好,有賺頭可能兩三下就不知道轉售到那裡,再也看不到找不回來了。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我就成為老前輩最主要的顧客了,如此經歷20餘年來,我的鼻煙壺數量及其他精品文物就一件件增加了,細數歷年來向老前輩所購進的鼻煙壺計有二十餘件。


 


           此件清鶴頂紅浮雕踏雪尋梅人物圖鼻煙壺原為另一位鼻煙壺資深藏家尤先生的舊藏。二十年前臺灣景氣熱絡台灣錢淹腳目時,尤先生開始投入骨董收藏行列,因同鄉地緣關係,常到老收藏家,也就是常釋出鼻煙壺給我的老前輩家裡,受老前輩影響喜愛上鼻煙壺收藏,後來人前人後都尊稱老前輩為老師,以前老前輩並不否認,不過近年來倒是堅決否認。他對鼻煙壺的熱愛,可以說狂熱,除了在台灣南北找尋外,還常親自前往國外骨董市場及鼻煙壺收藏家中參觀去找,不到幾年工夫就收藏了二、三百件,每次現寶都是幾十盒錦盒搬出來,其中有的精品,看了令人不禁贊歎及羨慕!短短幾年就能收到質與量都如此夠水準,實在不易,除了要付出龐大費用,才要費時間及精力,才能有此成果。


 


          在同好交遊中,他只信任一個老前輩,初期他的鼻煙壺是不會讓給別人,但只有老前輩有辦法,能讓他釋出老前輩所喜歡的藏品,因此我由老前輩手中釋出所接手的較精煙壺,多半來自尤先生。


 


         不料約十年前,不知何故,竟然改收藏所謂清三代官窯瓷器一陣子,後來又改對大型白玉擺件有興趣,就把鼻煙壺釋出。等我輾轉聽到他在釋出鼻煙壺消息,連絡到他再找梁兄一道前去共同掌眼,到其家裡參觀準備買幾件精品。登門拜訪,他整個房間中幾個櫥櫃內擺滿瓷器,整面貼牆大型展示玻璃櫥櫃,也是擺滿大型玉山子、筆筒及玉如意等大型擺件。我表明對鼻煙壺較有興趣來意後,他氣定神閒,逐一把櫥櫃內瓷器一件件拿出來獻寶,其間還不斷忙著去拿拍賣書籍及圖錄來比對佐證表示與其近似。跟他雖認識多年,但沒深交不能講真話,只能與梁兄瞎附和很漂亮、很美、工很細等不著邊際的話,最後還好意點一下,這東西不得了,如果真的,拍賣行情高達好幾百萬,還是港幣喔!但他卻仍渾然不覺真正的話意,聽了似乎更爽,以為贊美他的收藏是國寶級。瓷器秀完接著秀其近期收藏的玉器,都是大型擺件,而且他表示有刻乾隆御覽之寶印款才收,我表示雕工非常好,但提出疑問提醒他---乾隆御覽之寶印款,好像只蓋在乾隆皇帝所欣賞的書畫上,玉器也有嗎?而且這種大型玉器擺件,不要說是乾隆御製拍賣價好幾百萬美元,只要老件行情就幾百萬港幣,光是新雕的如此白的和闐玉山子大型擺件,因原料枯竭漲價,也要台幣上百萬行情。如此一件件玉器上菜如坐針氈 一兩 小時,主菜鼻煙壺卻還沒上場,只好表示等一下另外還有其他事情,要求先看鼻煙壺,逐一看了其錦盒內鼻煙壺舊藏,都是開門老件,但都屬於中下等級,少數中上級問價格覺得其價格也不便宜,可就沒看到以前那些令我心動的精品。一問才知道這 一兩 年已經被老前輩捷足先登,多次上門挑走精品,另外臺北一壺軒謝先生也聞訊買走幾件。後來只能選購了一件要價最高,他表示因捨不得賣,所留下自己把玩的三件精品之一---乾隆款白玉雕瓜稜形鼻煙壺。


 


          此件清鶴頂紅浮雕踏雪尋梅人物圖鼻煙壺二十多年前 尤 先生剛收到曾現寶過,其雕刻屬於高浮雕為鶴頂紅鼻煙壺中較為少見。二十多年前在文物市場所見鶴頂紅鼻煙壺一般為兩邊巧雕紅色獸耳造型,最簡單為素面沒有任何雕刻,價位約2萬多,另有雙面線刻圖案,視大小及顏色質地不同約3-8萬,較少見為淺浮雕及高浮雕。曾陸續購入幾件,後來經同好指點才知道,此等顏色鮮艷黃色,質地透而溫潤者為新雕製品,並沒有任何年代,真正有年代的鶴頂紅,其黃色會隨時間變淡,類似象牙黃,老的鶴頂紅材質溫潤,但會開裂,不會像活牙透明感。不過雖沒有年代,因屬於稀有材質,仍有其工藝品價值。因平日只對古文物有興趣,於是在不久就透過業者全部釋出。此件清鶴頂紅浮雕踏雪尋梅人物圖鼻煙壺當時會讓我留下深刻印象,除了是高浮雕及雕工流暢生動傳神外,最重要是其顏色及質感,與我以前所見過的鶴頂紅鼻煙壺完全不同,顏色類似象牙黃,質地溫潤沒有透明感,並在斷面已有些微開裂紋,表示是罕見的開門入清老件鶴頂紅鼻煙壺。


          

          此件清鶴頂紅浮雕踏雪尋梅人物圖鼻煙壺就在約十多年前落入老前輩手中,因屬於罕見入清老件鶴頂紅鼻煙壺,當然列為非賣品。在老前輩處見過後就曾詢問過其購得代價,為早期原購進老價格,雖曾多次欲加價請其割愛,老前輩均表示需找到雕工更佳的入清老件鶴頂紅鼻煙壺,才可能釋出。此後彼此見面均不再提到此壺,如此經過近十年,在今年過年後,天氣轉晴,覺得已很久沒到老前輩處,99.2.26於是前往拜訪欣賞其新收藏品,覺得新進藏品不多,且沒有令人心動之物,於是要求其拿出舊藏鼻煙壺出來。欣賞到此件鶴頂紅鼻煙壺時,剛好另一認識的老藏家來電找他,耳聞電話中似乎為某件文物有爭執。掛斷電話後老前輩表示,此老藏家曾向他購買一件古玉,最近向其表示內部有玉痕要求退貨,老前輩表示若不喜歡,可以代為轉售,或換其他件文物。不過老藏家只挑中老前輩不想讓的一件白玉鼻煙壺,對於其他件都沒興趣,最近竟提出退款要求。老前輩表示這件事若只買 一兩 個星期,錢還在當然退貨還錢沒有問題,但已售出一年多,這筆款項早已運用轉購其他文物,臨時那裡找錢退給他。此老藏家是其多年忠實老友,可能把古玉拿給業者看,被業者故意打槍,才執意要求退貨,若是不退錢,一定得罪他斷了多年交情,若退錢,不是小數字,真是兩難,最近一直困擾他。問清楚多少錢,比之前我曾提出價購此鶴頂紅鼻煙壺價位稍低。我就表示,此事以客觀立場來看,無論從法或從情理要求退錢都不合理,依文物市場行規,那裡有購買一段時間後,可以再要求退錢,若這樣所有骨董業都要面臨買家贖回風險倒店,若業者能提供換購同價格文物,已是不錯的。您若認為他是奧客,不想日後再交往,就堅持不退錢,絕對佔得住腳。但您若認為交他這個朋友還不錯,以後還有成交機會,那就只能忍痛接受此次無理退錢要求,否則以後大家也做不成朋友。老前輩表示,此老藏家其實還不錯,平日原本很信任他的話,是他的下線,部分他玩膩的文物都原價或虧本轉給他,他是第一次要求退貨,應該不能得罪,否則可能斷路。我表示那我就好人幫到底,此清鶴頂紅浮雕踏雪尋梅人物圖鼻煙壺就以此價讓我暫時把玩,您若捨不得賣,半年期滿後可以原價加一成贖回,而我可以把玩又賺得一成利息。老前輩聽此提議覺得有哩,又能解決其難題,表示物隨有緣人,剛好讓我碰巧遇到此事,於是趕緊前往領取現款,換取這件等了長達二十幾年的清鶴頂紅浮雕踏雪尋梅人物圖鼻煙壺,終於一償多年來心願,回家好好賞玩。



  

 



盔犀鳥---引自百度貼吧









 



盔犀鳥的頭骨---引自百度貼吧











 



         在近日落幕的中國嘉德四季拍賣會上,一件清·鶴頂紅象牙人物故事擺件,估價1000020000元,成交價則達到了72800元。許多人看到這件工藝品的第一印象,這難道就是仙鶴上的鶴頂紅?其實,此鶴頂紅非彼鶴頂紅,並不是丹頂鶴的頭頂部分,而是產自東南亞熱帶雨林的盔犀鳥的頭胄部分。


    


         鶴頂紅質優色美,內黃外紅之冑骨剖下來經過打磨雕琢,可製成鼻煙壺、皮帶扣,雕刻小動物或山水人物藝術品。尤其直接雕刻于其頭部的精巧雅致雕刻品,形態美妙無比,非一般象牙雕能媲美。鶴頂紅于明、清代由東南亞輸入,經精磨細琢成古玩,如今卻大都流落于海外。這也是為什麼在目前的拍賣市場上很難看到這類拍品的重要原因,但這也同時大大增加了其投資價值。


  


     在今年紐約佳士得的春拍上,就有一隻齊白石作鶴頂紅一品仙鶴鼻煙壺,成交價超過了65萬元。與鼻煙壺相比,使用鶴頂紅製作的各種官服飾品是目前拍賣市場上的主力,由於為文官一品的標誌,故當時許多官員都認為佩戴鶴頂紅物品儼然有指日高升、獨立朝綱之意。在2004年北京翰海的秋拍中,清中期·鶴頂紅朝珠(一百零八粒),估價5萬至7萬元,成交價則達到了14.3萬元。2006年秋拍中,清中期·鶴頂紅龍紋帶扣,成交價也超過了估價的兩倍,達到了35200元。


  


     近年來,鶴頂紅擺件也越來越受到藏家的關注。由於鶴頂紅擺件往往採用整只盔犀鳥的頭胄部分,同時嵌入象牙等名貴材質,加以雕刻,因此大大增加了其附加值。早在1996年就有一件鶴頂紅擺件成交價超過了7萬元,而不加任何修飾的擺件也能拍出好價錢,像2006年天津文物的秋拍中,清·鶴頂紅雕三國故事擺件,成交價就達到了55000元,工匠利用材料的正面以獨到的慧眼和高超的技藝,在有限的空間範圍內雕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三國故事畫面。整個畫面的山石、流水、松樹、人物刻畫極其複雜,細緻而生動,表現出精巧嫺熟的技法。


---以上資料取自人民網



 

 



鶴頂考



 

盔犀鳥


   原產東亞熱帶雨林的盔犀鳥,因頭冑質地堅實美觀,而為人獵捕製成工藝品,並曾以進貢及貿易等方式傳入中國,名之為鶴頂。鶴頂在元代已入中國,但廣為國人所知則是鄭和下西洋之後。因出產國多以為貢物,故典制不僅在貢國下列出,且還規定了正式的回賜價格。朝貴多用於製盃、腰帶等以資賞玩。明中葉後國勢日衰,遠貢不至,其物逐漸稀有,因而騰貴;至清初實施海禁政策,與產地貿易斷絕,在中國遂至絕響。惟因只見製成品而未睹活物,故明人記述中多有臆斷訛誤者。耑此論證。
  古董中有鶴頂紅一款,其物寬僅寸餘,外紅內黃,質地似象牙而更細緻,多作為各種小雕飾,允為古玩中的奇珍。這當然不是傳說中牽機斷腸的毒藥,也不可能是丹頂鶴(Japanese craneGrus japanensis)的頭頂部分,但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盔犀鳥
  此物今日不經見,但數百年前的中國人並不陌生,史料中恆稱為「鶴頂」,實為一種目前已瀕臨絕種鳥類[1]的頭冑部分。
  這種鳥今多稱為盔犀鳥(Helmeted hornbill),屬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犀鳥科(Becerotidae)。原分類為盔犀鳥屬(Rhinoplax),近期學者多主張併歸角犀鳥屬(Buceros),故學名有Rhinoplax vigilBuceros vigil二說。
  主要體毛呈深棕色,翅尖及尾羽為白色,並有黑色寬條紋。公鳥頭頸肌膚裸露,呈紅色。頭冑中後部外表鮮紅,前部與喙為黃色。母鳥頸為淡藍色,頭冑小,顏色亦較淡。體型是所有犀鳥科鳥類中最大的,公鳥自喙尖至尾端約125公分 ,並有長達 五十公分 的兩根中央細長尾羽;母鳥體型略小而無長尾羽。產於馬來半島、婆羅州和蘇門答臘等地 一千五百公尺 以下低海拔森林中,其頭冑有犀鳥象牙之稱。犀鳥科鳥類部分有頭冑者,其中多為空心,獨此為實心,故能用於雕刻。所謂鶴頂,就是其公鳥的頭冑。
  通常成對或小群生活,繁殖特性如同多數犀鳥科鳥類一樣,築巢於樹洞,雌鳥產卵其中,雄鳥以泥封洞口,僅留一小孔自外餵食,雛鳥孵化至羽毛接近長全時,母鳥才破洞飛出。食性為雜食,食譜包括果實、昆蟲、蜥蜴,以及小蛇等。

鶴頂的式微
   鶴頂在中國史料中初見於元,大盛於明。但到了天啟、崇禎以後卻罕見記載,漸趨沒沒無聞,其故安在?
  近人周鎮說:「鶴頂頭冑部之雕刻品,雖亦曾見當地土人之作,但被引進至中國大陸,大量製成鼻煙壺等藝術品後,卻使此鳥走上瀕臨滅種命運。」似乎認為鶴頂罕見的主因是過度獵捕而致稀有,以致絕跡於中土。此說雖言之成理,但尚需斟酌。
  最起碼在明末以前,獵捕過度說是值得討論的。眾所周知,人類近數十年對雨林的開發,是導致當地許多物種減少、消失的主因。假如盔犀鳥在四、五百年前就已瀕臨滅絕,再經近世的棲地破壞,恐怕今日早無遺種了。
  如前所述,至萬曆間遠貢不至,鶴頂之入中國多賴閩廣商舶,而實際上已極罕有。就政治情勢發展而言,到順治、康熙間,清廷為防範鄭成功的海上勢力而實施多年海禁,沿海對外貿易幾近停頓,因而此物不再入中土是可以想見的。久而久之,國人多不知有此一珍玩,不再求索於域外。若然,則工藝品中雖少一珍奇,但此一珍稀物種卻因而能苟延殘喘至今,這未嘗不是一件幸事。(作者楊龢之


 ----以上資料取自百度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