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龍泉窯青釉陰刻鳳凰紋菱花口盤高(4.6cm 口徑14.5cm)















 


近現代?仿龍泉窯綠釉三足爐



















 


 


 


 


近現代?仿青綠釉細開片筆洗














 



15-57.一件元末明初龍泉窯青釉陰刻鳳凰紋菱花口盤的收藏(98.12.7)   


 


           此賣家是住北部的骨董民藝藏家,近年來在網拍開設賣場斷斷續續拍賣其藏品。賣場東西多元性,有古玉、陶瓷、銅爐等。其賣場上架之文物,少數為較開門等級較高文物,均直接定出要賣價位,不過所定價位比行情高很多。另外大部分為較不開門或等級較低的文物,則以一元低價起標賣場招攬人氣,觀察其成交記錄都是低價起標賣場所標出,且結標金額多在萬元以下。此賣家在四年前陸續拍賣文物,成交記錄還不錯,兩百多點正評沒負評,今年四月因有影響交易安全之虞被停權後,另開此帳號繼續拍, (98.11.24)我購買此爐後,此新帳號又因帳戶被入侵暫停權幾天後又重新拍賣。


    


         在每天上網拍搜尋中國古陶瓷項目中, (98.12.7)就看到這件標題為---明龍泉窯青釉陰刻鳳凰紋菱花口盤上架,從照片看其青釉色帶黃,釉面肥厚溫潤,菱花口盤陰刻鳳凰紋,判斷應是元末明初龍泉窯青釉特徵。於是列入追蹤名單,判斷若能明到代,競標價位不高就值得收藏。


 


          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及仿古技術進步,古文物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特別是古瓷器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新舊及年代是有相當難逃,還是要靠親自上手。無法由照片確定新舊及年代,又無鑑賞期,對買家是有相當風險。若標得新仿製品將血本無歸,但若以比行情較低價位就能標到明龍泉窯青釉盤,也算物超所值。


 


          首先評估此龍泉窯青釉陰刻鳳凰紋菱花口盤,若明年代到代,其行情為約為一萬多行情。接著分析判斷其真假到代機率有多高?個人從菱花口盤造型工整,陰刻鳳凰紋及紋飾刻劃流暢,青釉色帶黃,釉面肥厚溫潤,判斷元末明初龍泉窯青釉到代機率有八九成,於是內心設定最高競價金額為6-7千元以下。終於等到 (98.11.24)晚上結標前一刻前往其賣場觀察,有其他六人競標出價,我在結標前三分鐘超越加價下標,在原最高出價買家未加價下,由我得標。匯款後翌日就收到瓷爐。


收到後詳加檢視:


1.造型: 折沿菱花口盤,造型端莊古樸,高4.6cm 口徑14.5cm,此種造型常見於元代及明早期的青花盤。


2.紋飾:盤心陰刻鳳凰紋,旁邊及盤邊刻兩圈紋飾,此種紋飾亦為元代及明早期的青花盤。


3.底足:底足施釉,盤底素胎有旋紋,中心有一點狀釉,此為元及明初龍泉窯常見底足。


4.胎土: 宋元龍泉窯胎土為帶青灰色,凡露胎處均會有在燒火時自然形成的橙色胎皮,行話叫火石紅。此爐上手有沉重感,足底露胎呈現朱色火石及露灰白胎,符合宋元龍泉特徵,不像人工所塗褐色。


3. 釉色及釉面: 青釉色帶黃,釉面肥厚溫潤,有看不透的玉質感,全器無開片僅有一道細紋,符合元末明初龍泉釉色特徵。釉面呈現老件的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製品的賊光,且有老件能觀察到長期使用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底足也順手不像新品粗糙會扎手。


 


          綜合以上分析判斷這件龍泉窯青釉陰刻鳳凰紋菱花口盤,造型端莊古樸,釉面光滑肥厚,色澤典雅,有玉質感,紋飾簡潔,給人一種厚實有力感,應是明初至元末的龍泉窯製品。以不到萬元價位,若能買到明初至元末的龍泉窯盤,將是物超所值。


 


         另外在(98.12.1)在每天上網拍搜尋中國古陶瓷項目中,就看到這件標題為---龍泉窯綠釉三足爐上架,從照片看其青釉色清翠,開片細緻典雅,無法由照片確定新舊,但從三足爐造型判斷為康熙造型。此種型制的龍泉三足爐常在網拍見到,有的起標價5千,有的要7千,還有要價1萬多,若是清龍泉窯到代萬元以內亦算值得。但因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無法由照片確定其新舊,加上要價不算低,所以一直不敢下手。瀏覽其賣場及評價,自稱”XX的私藏為中部賣家,賣場及曾成交記錄皆是不開門文物,但此件以千元低價起標,心想若能低價標得,試試無仿。若低價購得清龍泉窯到代,將是物超所值,如購得仿品損失也不大,可當作樣本。終於等到 (98.12.6)晚上結標前一刻前往其賣場觀察,並沒人出價,我在結標前三分鐘下標得標,匯款後翌日就收到瓷爐,不過包裹並沒有像一般賣家留下住址,甚至連郵政信箱也沒有,而是空白,令人不解!分明是怕買家找上門及不接受退貨。


收到後予以檢視:


1.造型: 此種型制三足爐造型為康熙造型,在清龍泉三足爐常見。


2.紋飾:清龍泉三足爐均有陰刻牡丹或纏枝蓮紋飾,此爐雖有刻紋飾,但模糊不清,看不出來是何種紋飾。


3.底足:底足三足,爐底素胎有旋紋,中心有一點狀釉,此為清龍泉窯常見底足。


4.胎土: 宋元龍泉窯胎土為帶青灰色,凡露胎處均會有在燒火時自然形成的橙色胎皮,行話叫火石紅 而明清龍泉窯胎土為白胎沒有此特徵,是以褐色護胎水塗抹。此爐足底露胎呈白胎,沒有人工所塗褐色護胎水,只見似人工塗黑作舊汙垢,以手摸底足粗糙會扎手像新品,不像老件順手。


3.釉色及釉面:此爐青釉色翠綠,不像宋元龍泉的粉青及挴子青,也不像明清龍泉的偏黃綠色,其釉質帶透明玻璃質,與龍泉釉面肥厚溫潤,有看不透的玉質感,完全不像。全器細開片,開片顏色呈現出黑色紋路,顯然是製成過程中刻意製作,類似哥窯開片效果,並不是龍泉窯全器不開片,或燒成後使用所形成無色大開片。再看其釉面呈現新仿製品的賊光,而非老件的溫潤柔和寶光。若係清代龍泉爐則應為傳世品,不可能是窯址出土或墓葬出土的未使用品,以放大鏡檢視其釉面,應有老件能觀察到長期使用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此件經檢視並沒有任何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


         綜合以上分析判斷這件龍泉窯綠釉三足爐,應是近現代仿清代龍泉窯製品。這種龍泉窯新仿品在網拍及現貨市場常見,除了三足爐還見過筒爐及各種筆洗和大盤等瓷器同好要相當小心,凡是有以上特徵的都要存疑,避免白繳學費。


 


         拿出兩週前在玉市所購的一件青綠色細開片筆洗,其造型不錯,開片細緻有韻味,但當時覺得釉色相當特別,若是龍泉窯綠釉,應無此細開片,如是哥窯則又無此釉色,當時實在困惑!而全器又被汙垢掩蓋,無法看清釉面磨損痕跡及由胎土來判斷新舊年代,因開價僅幾百元,於是殺價後買回來後加以洗乾淨。


 


          將這兩件青綠釉細開片筆洗及龍泉窯綠釉三足爐比對,才恍然大悟。其釉色都是青釉色翠綠,其釉質都帶透明玻璃質,全器細開片,開片顏色呈現出黑色紋路,再看釉面呈現新仿製品的賊光,並沒有任何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其胎土也灰白色類似。種種特徵如出一轍,應為近現代同一窯廠所仿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