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青釉鬲式爐


 




























 





























 



15-51.一件粉青釉鬲式爐的收藏(98.11.24)


 


          網拍文物有兩種類型,一種形態是以低價起標,不標示回答年代新舊,號稱標多少賣多少,不退不換,最具風險。另一種是傳統正常經營方式,賣家直接定出希望的賣出價格,買家透過議價方式與賣家取得雙方能接受價格成交,有部分是藏家早期所收藏釋出的賣場,或真正長輩所留下舊藏中。


 


         此賣家是住北部的骨董民藝藏家,近年來在網拍開設賣場斷斷續續拍賣其藏品。賣場東西多元性,有古玉、陶瓷、銅爐等。其賣場上架之文物,少數為較開門等級較高文物,均直接定出要賣價位,不過所定價位比行情高很多。另外大部分為較不開門或等級較低的文物,則以一元低價起標賣場招攬人氣,觀察其成交記錄都是低價起標賣場所標出,且結標金額多在萬元以下。此賣家在四年前陸續拍賣文物,成交記錄還不錯,兩百多點正評沒負評,今年四月因有影響交易安全之虞被停權後,另開此帳號繼續拍,不料我購買此爐後,此新帳號又不知何故被停權了。


    


          在每天上網拍搜尋中國古陶瓷項目中, (98.11.14)就看到這件標題為---18世紀青瓷香爐上架,從照片看其粉青釉清淳滋潤及足底露胎呈現朱色火石,但未拍攝足底露胎局部特寫照片,無法看到胎土顏色是灰白還是白胎,據以判斷是清仿龍泉窯粉青釉,還是宋龍泉窯粉青釉製品。看其釉色粉青淡雅,鬲式爐造型典雅,還附銅鎏金透雕鳳凰紋爐蓋,於是列入追蹤名單。並查看賣家新舊帳號賣場的評價記錄,共累積三百多點正評沒負評,算優質賣家。判斷若能入清,競標價位不高就值得收藏。


 


          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及仿古技術進步,古文物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特別是古瓷器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新舊及年代是有相當難逃,還是要靠親自上手。無法由照片確定新舊及年代,又無鑑賞期,對買家是有相當風險。若標得新仿製品將血本無歸,但若入清價位就能標到超越標題的18世紀年代青瓷香爐,而是宋龍泉窯粉青釉製品算中寶。


 


如何在低價起標文物賣場,避免競標追高情形?


         應事先判斷該件文物若是到代真品,其市場行情約多少到多少價錢?然後分析其真假到代機率有多高?若不到八九成以上,應選擇放棄,避免其風險。若有八九成以上把握,則不仿一試,可以市場行情的最低價,再打對折作為出價極限,如曾在一經長期觀察風評佳的真正(XX的收藏)的低價起標賣場,看上一件雕工不錯的清嘉道中等名家的竹浮雕筆筒,判斷應是真品,市場行情約五、六萬左右,則定出價極限為三萬,這一半差價是為了網拍的風險,可能是仿品看錯了,或者是有沒拍攝到的瑕疵,還有可能付款拿不到的各種風險。若是不到八九成以上把握,但還是想賭一賭,則要評估其可能性有多少,若為五五波,則出價極限應再調低為折半一萬五千元。


下場競標有兩種方式:


A.一種是直接把出價極限設定成自動出價方式,好處是不會忘記下標,而且不用臨場競標,患得患失,也不會臨時起意追高,壞處是若有賣家護盤,一定追到您出價極限,才可能停止。


B.另一種是到結標前下標,但一定要能沉住氣,觀察情況一步步慢慢追加,但若追到預定的出價極限,一定要斷然放棄停止追高。此清嘉道中等名家的竹浮雕筆筒後來我追到三萬元,仍被買家加價,於是斷然停止追高,最近對方以30300元得標算是比行情低很多,不過我持續追蹤觀察此賣家評價,則始終找不到此件筆筒的評價記錄,很可能就是這賣場對於較高價文物有護盤情形。


 


         首先評估此青瓷香爐,若18世紀年代到代,其行情為約為一、二萬行情。接著分析判斷其真假到代機率有多高?個人從鬲式爐造型端莊,出筋稜起弦紋線條製作工整,釉色純正,釉面溫潤,應有清三代製作水準,再加上附老件銅鎏金透雕鳳凰紋爐蓋,判斷到代機率有八九成,於是內心設定最高競價金額為萬元以下。終於等到 (98.11.24)晚上結標前一刻前往其賣場觀察,有其他四人競標出價,我在結標前三分鐘超越加價下標,在原最高出價買家未加價下,由我得標。匯款後翌日就收到瓷爐。


收到後詳加檢視:


1.造型: 鬲式爐造型端莊古樸,高9.2cm.口徑11.3cm,取樣於銅鬲造形,侈口折邊,短頸碩腹。腹底有等腰三足,三乳足向外斜伸,呈三足鼎立。肩部有一道出筋稜起弦紋一周,並接腹部三條直向至三足外側突棱。鬲式爐系仿商周銅鬲式樣,其肩與腹部的凸楞稱出筋,是美化瓷器的一種裝飾為南宋龍泉窯、官窯多見。


2. 胎土: 宋元龍泉窯胎土為帶青灰色,凡露胎處均會有在燒火時自然形成的橙色胎皮,行話叫火石紅。此爐上手有沉重感,爐足底露胎呈現朱色火石及露灰胎,符合宋元龍泉特徵,但所露胎足成五角形,為現貨及圖錄所未曾見。


3. 釉色及釉面: 施粉青釉,釉面光滑肥厚,色澤清淳滋潤,有玉質感,粉青無紋片,釉層清澈晶瑩,色澤典雅,符合宋元龍泉釉色特徵。釉面呈現老件的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製品的賊光,且有老件能觀察到長期使用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底足也順手不像新品粗糙會扎手。


 


          綜合以上分析判斷這件粉青鬲式爐,釉面光滑肥厚,色澤清淳滋潤,有玉質感,鬲爐造型端莊古樸,釉層清澈晶瑩,色澤典雅,紋飾簡潔,給人一種堅實有力之感,有極大可能是宋龍泉窯製品。再加上所附銅鎏金透雕鳳凰紋爐蓋,雕工細緻傳神,由其氧化風化情形判斷為百年老件,置放於此爐其間隙剛剛好,其爐蓋大小也與此爐搭配,判斷應為原配。中國一般傳統是配置木製爐蓋,為香爐配置金屬爐蓋為日本作法。而此賣家賣場有多件中國宋元瓷器,是使用日本梧桐原裝的舊木盒盛裝。研判此爐也應來自日本藏家舊藏,在百年前收藏到此粉青鬲式老瓷爐,特地為其配置此銅鎏金透雕鳳凰紋爐蓋,則此爐年代下限最少為入清至清三代,也有可能是歷代日本人最喜愛的單色釉---宋龍泉窯。以不到清三代青瓷香爐價位,若能買到宋龍泉窯香爐,將是走了狗屎運中了寶!以上純屬個人臆測,尚請對龍泉窯學有專長的同好不吝提供高見。謝謝!


 


 



後記:


(98.12.26)建國玉市文物之旅,在一專賣日本文物攤位,見到一件較小粉青釉鬲式爐,拿起檢視其露胎足亦成五角形,爐足底露胎呈現朱色火石及露灰胎,也附銅鎏金爐蓋,雕工較簡單。問其產地、年代及價錢?表示為日本仿宋龍泉窯,年代約明治至大正,要價幾千元。終於真相大白,此爐連原賣家所標示的18世紀瓷爐都不到,最多只是百年的日本仿宋龍泉窯瓷爐而已。還好當初是以入清價位參與競標,而非以18世紀清中期價位得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