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時其祥款竹黃雕山水圖嵌酸枝方盒























 


 


 


清溪山人款竹雕仕女浣紗圖臂擱去褐色漆前後對照



(去褐色蠟及褐色漆後情形)















 


竹絲的斷面,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竹絲的突出點竹絲點已成烏黑破裂狀。以放大鏡觀察可看到竹絲點已成烏黑破裂狀,以此風化特徵判斷此竹雕臂擱年代應在清中期。



 


 


 


 


(去褐色蠟後情形)


在較凸出的邊緣磨損掉漆,造成部分顏色斑剝不一難看的情形。












 


 


 


 


 



(原上褐色漆及後加褐色蠟情形)---引用網拍照片








 




 




 



15-52.兩件時其祥款竹黃雕山水圖嵌酸枝方盒及清清溪山人款竹雕仕女浣紗圖臂擱的收藏(96.11.25)


    


       此南部賣家自稱拍賣長輩所留下的收藏,之前曾經電話了解為部分其父親所留下,部分為其後來所收,表示曾開過店。其賣場東西多元化,主要是竹木雕雜項,但新舊雜呈,由相片看大部分是未入清的早期作品或一二十年工藝品,偶爾才有入清的竹木雕上拍。其定價方式直接定出要賣售價,可經議價成交。曾經陸續向其購得清周公款浮雕山水人物圖臂擱及明代竹透雕雙螭紋香筒和王梅鄰款竹刻花卉圖短臂擱,不過(98.6.29)清嘉道榘平款(方絜)竹刻詩文人物圖臂擱後,就未曾見到其賣場出現讓人心動的文物,所以近5個月未曾再交易過。


 


       這兩件竹雕文物在(98.11.24)晚上架後,翌日早上在每天上網拍搜尋文房百寶項目中,就發現其賣場這兩件竹雕文物---時其祥款竹黃雕山水圖嵌酸枝方盒及清清溪山人款竹雕仕女浣紗圖臂擱。雖然網拍照片解像力不足,無法由照片查看細部雕工,判斷其確切年代及真偽,但從照片看其雕工及風化情況,初步判斷應是開門老件。再看文字雕刻流暢及人物線條雕工傳神和竹黃山水構圖雕刻都不錯,有符合清中晚期這兩人的風格。較為疑問的是清溪山人款竹雕仕女浣紗圖臂擱這件顏色太褐黑色,不符合其清中晚期應有較淡的褐黃色,是作舊還是原上褐色干漆則無法判斷。於是立即以問與答提出疑問及議價。


 


        表示近來全球金融風暴,造成景氣低迷,整體購買力下降,屬於可有可無的文物市場買家更是裹足不前。再加上網路照片有解像力不足及色差和未拍攝到重點限制,及仿古技術進步,古文物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因此網拍文物更不易成交。請問能否以優惠價****割愛給老顧客?得到回覆---因實在是好東西,收藏時成本高,如果兩件可以****割愛。我因對這件臂擱新舊及真偽較沒把握,於是表示若是確定是老件,而非近現代製品,我可以接受其要價。但若是近現代作舊製品,則可要求退貨。經其同意給予鑑賞期後就下標,結標匯款後翌日就收到。詳加檢視:


          第一件時其祥款竹黃雕山水圖嵌酸枝方盒,其竹黃山水構圖雕刻細緻,有清初四王文人山水畫意境,符合竹人錄上記載清中晚期時其祥的風格---善於摹刻名勝山水圖,精雕細琢。其盒底落款”其祥”雕刻俐落,以放大鏡檢視為舊刻款,非後加款。只是文寶盒材質是酸枝材質,而非原標題的紫檀,因沒有紫褐金黃色及牛毛紋的紫檀特徵。到底是否為時其祥作品?因找遍所有竹雕書籍,均不到任何時其祥作品及款識照片可供參考比對,但以竹黃山水構圖雕刻細緻及盒底落款”其祥”雕刻俐落,和整體風化情形,個人認為應是清中晚期時其祥作品應無疑慮。


 


          檢視第二件清溪山人款竹雕仕女浣紗圖臂擱,看表面顏色成不自然的褐黑色,這不符合其清中晚期應有較淡的褐黃色,到底是作舊還是原加褐色干漆?以放大鏡看其兩端斷面雖為褐色漆所掩蓋,但從隱約露出的竹絲斷面點有明顯突出情形,判斷應為入清老件無疑。再看人物及岩石蘆葦雕刻細緻傳神,其題詩落款行草雕刻俐落流暢,皆有名家格。只可惜細部雕刻被褐色漆所掩蓋,看不清楚細微雕工。在最外層還被上了一層厚厚的褐色蠟,造成表面光澤不自然,很容易被一般人誤認為是作舊製品。


    


          傳世清中晚期的少數竹雕作品會上透明或褐色干漆,到底是作者還是收藏者所為不可考,目的在可以防止蛀蟲及濕度變化造成竹雕製品開裂,但因有透明或褐色干漆隔絕,所以無法再把玩讓其更色皮加深、包漿更濃,所以一般竹雕買家比較不喜歡上了透明或褐色干漆竹雕。但若上干漆已經是事實,只能接受,絕不可以用溶劑將透明或褐色干漆洗掉,因為若冒然將隔絕的干漆洗掉,將呈現出完全未受風化的皮殼及顏色,就像新品剛雕刻的顏色一樣,沒有任何古味。


 


         收藏竹雕20餘年過程中,我曾購買過幾件上漆的竹雕文物,若上漆完整者都保留原狀(如清王挴鄰款竹高浮雕竹林七賢圖筆筒及清竹高浮雕踏雪尋梅圖小筆筒),若其中有因長期使用部分干漆脫落,變成斑剝不一的淺黃色,品相不好的,或者皮殼包漿不自然可疑者,因看不順眼才會選擇去漆處理。


 


         其中有一件上褐色干漆的周芝岩款竹雕蘆陵夜讀圖筆筒,將塗染褐紅色干漆去除,除了呈現出完全未受風化的皮殼及黃色,觀察其竹絲斷面點沒有任何凸出,才知道受騙上當了,根本是塗染褐紅色作舊的新品。


 


         另一件上漆的清嘉道榘平款(方絜)竹刻詩文人物圖臂擱,因年代風化造成部分干漆脫落,變成斑剝不一的褐黃色,使整體品相不好,於是以牙刷沾松香水逐步將整件臂擱來回刷洗,將全部干漆去除,結果呈現出完全未受磨損及風化的皮殼及黃色,就像新品剛雕刻的顏色一樣,沒有任何古味。


 


         之前曾在網拍購得一件上漆的竹雕八仙過海圖大筆筒,看表面顏色成不自然的褐黑色,而且表面有多個大小不一的稍微浮出褐色點狀,以指假試摳,軟軟地竟然可以輕易去除,詳細看原來是褐色蠟。由此初步判斷,可能是原先上褐色漆的老筆筒,經長期使用磨損風化,部分褐色漆脫落,造成顏色斑剝不一難看的賣相,後來其間收到的賣家為求能順利賣出,以褐色蠟將筆筒全部塗抹掩蓋成褐黑色。經試過市面上的清潔劑都無效,後來想到試用較強烈的在廚房廁所清潔馬筒及瓷磚,有除霉除菌效果的”穩潔去霉劑”,將其噴灑在竹雕表面,再以牙刷來回刷洗,發現流出褐黃色的水,可以清除褐色蠟。印證了原先的判斷,應是原先只有少數局部脫落,但造成顏色斑剝不一難看的賣相,後來其間收到的人,乾脆以褐色蠟將筆筒全部塗抹掩蓋成褐黑色。在去蠟後,變成顏色斑剝不一難看的品相,後來請教油漆專家,告訴可使用”去漆劑”可去任何漆,於是小心翼翼以牙刷沾”去漆劑”塗滿整個筆筒表面,整個筆筒表面去漆後,呈現出完全未受磨損及風化的皮殼及棕黃顏色,沒有任何包漿光澤,就像新品剛雕刻的顏色一樣,沒有任何古味。


 


         此次購得第二件清溪山人款竹雕仕女浣紗圖臂擱,就有類似以上情況,有上漆及上蠟看起來不自然。研判為上漆竹雕經長期使用後,在較凸出的邊緣磨損掉漆,造成部分顏色斑剝不一難看的賣相,後來收到的賣家為求能順利賣出,以褐色蠟將臂擱全部塗抹掩蓋成完整褐黑色。於是比照之前經驗,用較強烈的使用在廚房廁所,有除霉除菌效果的”穩潔去霉劑”,將最外層褐色蠟去除,此件臂擱去除外層褐色蠟後,果然露出褐色漆在竹雕表面上,呈現少部分褐色漆磨損脫落,造成顏色深淺不一樣。於是再用一種最強烈的”去漆劑”,將褐色漆去除,不過此件不同之前上漆的竹雕八仙過海圖大筆筒,所呈現的顏色,並不是完全未受磨損及風化的皮殼及棕黃顏色,而是符合其清中晚期的較淡褐黃色澤。這表示此件臂擱在清中晚期製作時並未上漆,而是使用近百年已形成較淡褐黃色皮後,在清末民初收藏者為保護此竹雕臂擱再加以上漆,到近代又經近百年使用後,在較凸出的邊緣磨損掉漆,造成部分顏色斑剝不一難看的賣相,後來收到的賣家為求能順利賣出,以褐色蠟將臂擱全部塗抹掩蓋成完整褐黑色。


 


         此臂擱經”去漆劑”將褐色漆去除大部分,不過在雕刻線條陰處及深淺交界處,還有較深色的干漆及污垢殘存,試圖以鋼針挑除,但很硬相當結實,不易清除。於是再以鋼針沾”穩潔去霉劑” 慢慢順著雕刻線條,足足花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將干漆及污垢挑除後,以牙刷沾水逐一刷洗乾淨。整個臂擱表面去漆後呈現出雕刻線條刀痕,看得到原先細緻的雕工。再以廚房菜瓜布磨擦去除臂擱斷面污垢,讓斷面竹絲顯現出來,最後以乾毛巾擦乾晾乾。


 


          再以豬鬃毛刷不斷的來回刷動及把玩,使其表面色澤逐漸加深成褐色光澤。檢視其上下竹絲的斷面,竹絲斷面的點突出竹肉相當明顯,竹絲的突出點竹絲點已成烏黑破裂狀。以放大鏡觀察可看到竹絲點已成烏黑破裂狀,以此風化特徵判斷此竹雕臂擱年代應在清中期。再研判其雕刻風格,此臂擱所雕題材為仕女人物,雖與落款清溪山人的清中期時澄之,在《竹人錄》中所述---峰巒重疊林木幽深,得李咸熙遺意風格不符。但其人物及岩石蘆葦雕刻細緻傳神,題詩落款行草雕刻俐落流暢,皆有名家格。所以個人認為應是其成名的山水題材外,少數的人物作品。


 


 


 



時氏一門生平與活動情形


清中期到清晚期,嘉定地區有時氏一門,數代從事竹雕刻事業,從其家族竹雕刻技藝的傳承與演變,可以略窺嘉定派竹雕刻工藝的演變。時氏家族從第一代習得竹刻技藝的時鈺與時學庭兄弟開始,將技藝傳給第二代的時其吉、時其祥、時其泰,第三代時澄之,第四代時汝鑑,第五代時以成,第六代時大經,第七代時湘華,為世代薪火相傳的竹雕刻世家。


金元鈺(1807 前後)在《竹人錄》中有關時氏一族的記載:


鈺,字世賢,居城東,與兄學庭並好吟詠,昆季刻竹唱酬時軋軋不休,削竹講明刀法,頗能步武前人。子其吉,字大生;其祥,字天行,能深刻善摹名勝山水圖,成一器非兩月不可。學庭之子其泰,字賡颺;孫澄之,字志范,峰巒重疊林木幽深,得李咸熙遺意。


張雲棟於清同治十年(1871)在《竹人錄》〈附錄〉中有關時汝鑑、時以成、時大經之記載:


汝鑑,澄之子,字芳林,善陰陽文為人物花卉,工古篆八分書。以成,字炳南,澄之孫,芳林之子,承祖父風傳,工陰陽文山水,深淺合度雅俗共賞,其為花卉尤能出新意動人也。大經,炳南之次子也,字甫堂,其刻陰陽文山水,悉遵前人規矩,得清勁洒落之致,尤擅花果、酒杯、貼簧之屬,為插屏、聯對、珠盒、翎筒、圖章、都盛盤,及閨媛奩具始創貼簧,追前人所未及,楹、帖、琴、劍諸品,俱極工巧精雅,特創一格,後生可畏,時與張學海稱兩美云。


呂舜祥(1954 前後)撰《嘉定的竹刻》中有關時湘華記載:



時湘華,甫堂之子,亦能刻博古、籀篆、瓦當等。後病癱不能起床,高枕淺刻,自號臥游。所刻多貼黃之類,小件浮雕如靈芝、臂閣等,間亦能在枕上雕刻,稱不俗。



時鈺,字世賢。生卒年不詳,時學庭之弟,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主要活動時間約在清中期。


時學庭,生卒年不詳,時鈺之兄,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主要活動時間約在清中期。


時其吉,字大生。生卒年不詳,時鈺之子,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其活動年代約在清嘉慶(1796–1820)年間前後。


時其祥,字天行。生卒年不詳,時鈺之子,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主要活動時間約在清中期。


時其泰,字賡颺。生卒年不詳,時學庭之子,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主要活動時間約在清中期。


時澄之,字志范,號清溪。生卒年不詳,時學庭之孫,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其活動年代約在清嘉慶(1796–1820)年間前後。


時汝鑑,字芳林。時澄之之子,生卒年不詳,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主要活動時間約在清晚期。


時以成,字炳南。時澄之之孫,時汝鑑之子,生卒年不詳,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主要活動時間約在清晚期。


           時大經,字甫堂。時以成之次子,生卒年不詳,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主要活動時間約在清同治(1862–1874)年間前後。


            時湘華,號臥游。時大經之子,生卒年不詳,江蘇嘉定人(今上海市),主要活動時間約在清光緒宣統(1875–1911)年間前後。


          清光緒年間嘉定地區的竹刻店「文秀齋」,為時大經所創,其子時湘華繼續經營。清宣統二年(1910)「南洋第一次勸業會」辦理工商賽會,在「竹木部」類比賽,「文秀齋」榮獲兩江總督一等獎、江蘇巡撫一等獎等之殊榮。365時湘華


能刻博古、籀篆、瓦當等紋飾,晚年病癱不能起床,仍高枕淺刻,自號臥游。時湘華作品多為竹黃器,但也做如浮雕靈芝臂擱等「小件」。


         第一代的時鈺與時學庭兄弟,以傳承嘉定派的竹雕刻技藝為主;第二代的時其吉、時其祥兄弟竹雕刻技藝以深刻技法為主,善於摹刻名勝山水圖,精雕細琢,製成一件作品非兩個月不可;第二代時其泰與第三代時澄之,則善於摹刻南宗風格宋代李成山水圖,從第二代開始竹雕刻技法與風格已受文人畫以刀代筆的影響;第四代時汝鑑、第五代時以成與第六代時大經,擅作陰陽文山水,陰陽文山水就是運用陰刻搭配淺浮雕,來雕飾山水紋飾,常被用來表現南宗風格的竹雕刻技法。第六代時大經不但能製竹雕刻器物,更擅製竹黃器物,如插屏、聯對、珠盒、翎筒、圖章、盛放文房用具的盤子、婦女閨房用具等,能追前人所未及。第七代時湘華竹雕作品圖樣,以當時盛行金石學的博古、籀篆、瓦當等紋飾來雕刻竹器,但更常製作竹黃器物。


 


         有關時澄之的傳世作品,1996 6 月王世襄在《竹刻鑑賞》書中曾撰〈撲朔迷離的清溪松溪款竹刻〉一文。對傳世一批風格相同的山水題材竹雕刻,作集中的介紹和分析。這批竹雕刻作品,風格刀工,畫意字迹,尤其是某些景物的雕刻技法非常相似,其中一些署有「清溪」、「松溪」和「少谷」等款識,這些竹人的名號為文獻所缺,而落款僅有干支紀年,雕刻者的真實姓名、具體年代都待考。


         施遠在整理上海博物館館藏竹雕刻時,發現一件筆筒,陰刻行楷書款識:「香山九老圖,壬申小春月上浣,清溪時澄之製」。這件筆筒款識如確實可信,時澄之所用別號為清溪。其他如「松溪」和「少谷」等款識,可能也與時氏一門所用的別號有關。


 


此文引用好友 梁俊棠 先生所作---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嘉定派竹雕刻藝術之研究


感謝老友提供


 


 


有意進一步更深入研究同好,請自行前往下載,


論文下載網址: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嘉定派竹雕刻藝術之研究     研究生:梁俊棠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zh-TW&q=%E5%98%89%E5%AE%9A%E6%B4%BE%E7%AB%B9%E9%9B%95%E5%88%BB%E8%97%9D%E8%A1%93%E4%B9%8B%E7%A0%94%E7%A9%B6--%E6%A2%81%E4%BF%8A%E6%A3%A0&btnG=%E6%90%9C%E5%B0%8B&l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