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淺絳彩文人仕女圖水盂























 


 


 


清青花山水人物圖筆洗















 



15-40.清末民初淺絳彩文人仕女圖水盂及清青花山水人物圖筆洗的收藏(98.10.24)


      


           此次賣家是在去年以網路拍賣其長輩收藏為名義的先生,其賣場東西多元性,有古民藝,也有骨董文物,骨董以中國清末民初瓷器及壽山石和古玉為主,看起來都是老東西,但級數普遍不高。他賣場直接標出欲賣價格,不是低價起標賣場,少數看起來還可以的文物,標價都比行情高。另外也有低價起標賣場招攬人氣。觀察其成交評價,還是以低價起標居多,以較高起標價成交者較為少見。


    


         從每天上網拍搜尋中國古陶瓷項目中,在1028看到其賣場這兩件文房瓷器上架,從照片看第一件淺絳彩文人仕女圖水盂,其釉上彩顏色,初步判斷應是清末民初淺絳彩製品。第二件青花山水人物圖筆洗,青花呈色豔麗,山水人物圖畫工流暢,構圖布局有清初四王風格,應為入清老件,於是列入追蹤名單,在(98.11.1)晚上結標前一刻前往其賣場觀察,分別在結標前三分鐘下標,競標買家未加價下,由我得標。


    


匯款後翌日就收到瓷器,檢視第一件淺絳彩文人仕女圖水盂:


1.造型:為矮罐,像茶葉罐,不過罐口頸部太短不利密封,體積較小容量少,應為文房水盂較適合。


2. 釉色及釉面:釉色帶鴨蛋青色,應為古法柴窯所燒製。釉面呈現老件的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製品的賊光,且有老件能觀察到長期使用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底足也順手不像新品粗糙會扎手。


3.胎土:底足修胎工整


4.紋飾:以淺絳技法畫文人仕女圖,細緻傳神,為清末民初風格。淺絳彩描出的墨線和色彩均較為淺薄,因此不易長時間保存。傳世的淺絳彩瓷大多色澤蝕落,尤其是面目更是漫漶不清。此件瓷器保存完好,畫面清晰動人的就益發顯得珍貴了。


 


          綜合以上各方面判斷,此淺絳彩文人仕女圖水盂,造型典雅,線條優美,釉色溫潤,畫工細緻傳神,為物超所值。


 


 


檢視第二件清青花山水人物圖筆洗:


1.造型:蘋果尊形,造型規整,端莊穩重,線條優美。


2.胎土:此筆洗胎堅質細,如同糯米粉一般細白,此堅緻細密特色符合康熙瓷器的胎體特徵。名陶瓷鑑定家孫瀛洲先生在鑑別康熙瓷器真偽時講過行家一上手,便知有沒有,這是他親身體會了康熙瓷器與其他時期瓷胎的比例和重量,所得出的經驗總結。此瓶一上手便有這種沉重感,這是密度很大的康熙胎體在燒結後特有的沉重感。


3.底足:平足,砂底無釉有旋轉紋,為康熙特徵。


4.釉色及釉面: 此筆洗釉色為硬亮青釉,瑩潤的粉白色,釉料配製純淨,釉面與胎體緊密地結合為一體,在細硬似玉胎體上顯示足夠的硬度,並有緊披光亮感,散發出溫潤柔和寶光,此器符合康熙中期釉色特徵。釉面呈現老件的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製品的賊光,且有老件能觀察到長期使用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底足也順手不像新品粗糙會扎手。


5.紋飾: 山水人物圖畫工流暢,構圖布局有清初四王風格。


6.色彩:康熙六十一年間,青花器的鈷藍色調變化很大,青花分成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以灰藍和黑藍為主,中期鮮豔清翠釉面色調以粉白色為主,晚期灰暗或淺淡。此筆洗為青花呈色鮮豔清翠,應為康熙中期製品。康熙中期(20-45),景德鎮製瓷工匠純熟地掌握了珠明料和浙料的呈色技術,同時對胎釉原料精細淘煉和焙製燒出被譽為翠毛藍寶石藍的康熙青花,這是一種創新的技術。僅用一種青花色料,便可以充分描繪景物的陰陽向背,遠近疏密,使畫面富有立體感。這種多色階青花,層次分明,突破了傳統平塗的單調,使青花如同五彩般繽紛多姿,所以康熙青花又有五彩青花之稱。


       綜合以上各方面判斷,此青花山水人物圖筆洗應為康熙瓷器製品。此筆洗造型典雅,線條優美,釉色瑩潤,畫工流暢,青花豔麗,為文房佳品。


 


 


話說淺絳彩


 


        淺絳彩是清代晚期咸豐、同治、光緒時流行的一種釉上彩技法。淺絳彩繪瓷藝人不同於前代的瓷器工匠,最大的區別是淺絳彩藝人,均具有多方面修養,且能詩擅畫。早在元代時,大畫家黃公望就好以淺絳(淡赭色)著畫,他所作的山水畫氣勢雄偉,被推為″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吳鎮、倪瓚)之首。晚清時,景德鎮繪瓷藝人借鑒黃公望描繪山水的技法,以黑色釉料在白色瓷上繪製紋飾,再染淡赭和少許水綠、草綠等彩,經低溫烤燒而成,稱為″淺絳彩″。淺絳彩表現的題材除山水外,還有人物、花鳥、走獸之類。器型有壺、瓶、文具、帽筒、蓋碗、蓋盅、面盆、水盂、花盆等十分豐富。


 


  江西景德鎮自明代宮廷正式設立御窯廠起,歷代畫師為王室繪製了數不清的官窯器物,然而,繪瓷藝人始終被視為低人一等的工匠,而不能像宮廷畫家那樣在作品上署上名款。但是淺絳瓷卻不然,幾乎每件瓷繪都有作者落款,有的還有題詞和年代。據記載,當時繪畫淺絳彩瓷的既有繪瓷藝人,連官窯瓷繪家和文人墨客都有參與,為後世景德鎮陶藝家在作品上落款和題詞開創了先河。


 


  淺絳彩主要表現水墨畫的效果,描出的墨線和色彩均較為淺薄,因此不易長時間保存。今天我們看到的淺絳彩瓷大多色澤蝕落,尤其是面目更是漫漶不清。保存完好,畫面清晰動人的就益發顯得珍貴了。


 


  當時淺絳彩的繪瓷名家有供職御窯廠的金品卿、王少維,有程門、汪藩、許達生、王鳳池、高心田、李友梅、俞子明、任煥章、汪友棠等人。″珠山八友″中的某些名家如王琦、汪平、劉雨岑等,早年都畫過淺絳彩,其他民國的粉彩名家,他們的畫風也均受到淺絳技法的影響。


 


(來源:中國收藏網)


 


 


淺絳彩名家


   淺絳彩是景德鎮於清末民初時燒製成功的瓷器新品種。所謂的淺絳彩,是一種借鑒元代畫家黃公望繪山水的技法,以濃淡相間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釉上繪製紋飾,施淡赭和極少的水綠、草綠或淡藍等彩,經低溫燒成( 700左右)。其特點是畫面彩料極薄,色調清淡柔和,畫幅旁多有畫者題記、印章及年款,以絹紙上的淺絳畫風格相近而得名。題材多為山水,此外如人物、花鳥、禽獸等,也是常見題材。


 


淺絳彩瓷繪名家主要有:


   程門,約於1908年前卒,安徽歙縣人,工書善畫,其於清咸豐、同治時在御窯廠供職。其子程言,字次簽;程盈(),字小松,都是淺絳瓷繪名家,各擅其長。


  金品卿,安徽黟縣人,清同治,光緒年間的禦窯廠畫師;


  王廷佐,字少維,安徽涇縣人,清同治、光緒年間的御窯廠畫師;


  此外,清同治、光緒朝乃至民國初年的淺絳瓷繪名家尚有汪藩(字介眉);汪友棠(汪棣)等。


  在民國初年,尚有繪淺絳瓷名家潘匋宇 (18871926)、汪曉棠(18851924)等影響較大。另外,尚有眾多無名氏的作品,也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引自中國科普博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