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影青觀音像



























 


 


自網路下載--南宋景德鎮影青觀音坐像






1978年夏,在常州市委大院內的基建工地上發現一口古井,井中出土的這件青白釉瓷塑觀音像


 



15-37.一件宋影青觀音像的收藏(98.10.24)


 


     此由一家有開門市的骨董店所經營網拍賣場,經觀察一段時日,判斷應是正派經營,以雜項及書畫為主,經營初期為招攬人氣全部以1000元低價起標,每週固定時間結標。所拍攝照片在網拍賣家中算較清楚,提供張數較多較兼顧文物各角度細節。但網拍照片畫面太小、解像力不足、及螢幕色差等限制,跟實際上手還是有很大差別。鑑定年代真假,看實物都有相當難度,老行家都常看走眼繳了學費,更何況要僅憑幾張解像力差又有色差的相片,來判斷年代、真假及行情,是有相當困難。


 


      聽業界傳言此光明正大標明為骨董店業者,其網拍賣場部分夠水準拍品,是由藏家所委託寄賣,店家只負責處理網拍事項,成交後抽佣金,若委託賣方不想賠本賣出,就要自行護盤。從97.12.798.3.22,我對有興趣的竹木雕列入追蹤名單,總計標得七件。


 


     但後來此賣場改變經營型態,一種是維持原先的低價起標方式,但所拍文物等級較差乏善可陳。另一種是等級較高文物,直接定出上萬以上起標價位。從98.3.22標到最後一件文物,雖然每週仍繼續瀏覽其賣場,但在其低價起標賣場始終沒找到還可以的竹木雕,而在等級較高文物的高起標價賣場也未能找到物超所值的竹木雕,因此間斷半年多沒進場下標了。後來才在1017標得十六國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


 


     每天上網拍搜尋網拍中,在1018就看到這件新上架標題為---影青 觀音菩薩,觀音雕塑細緻,法相莊嚴,由照片判斷看其釉色青白溫潤,露胎灰白帶火石紅,應為宋影青製品。起標價若是到代老件都算偏低行情,於是列入追蹤名單。因其賣場標明飆多少賣多少,所以只能慢慢等待,好不容易等到1024拍賣結束時間前一刻,深怕有行家參與競標,不知要飆到多少才能得標?緊盯著螢幕到結標前3分鐘,還好仍未見有人下標,於是才下標最後得標。匯款後,週一對方回覆已收到貨款貨品已寄出,翌日就收到此,取出來詳加檢視:


1.造型:觀音瓷塑像高16公分,頭戴寶冠,寶冠上有小化佛。額頭寬闊,雙目微垂,大耳下垂,端莊慈祥,氣質高雅。身穿紗衣長裙,衣裙自然優美。赤足立於座上。佛塑兩手十指纖纖,無一缺失或折斷。其左手置放膝上,右手托於胸前,跣足,善跏趺坐于石崖之上。


2.釉色及釉面: 底座為澀胎外,通體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釉面光滑肥厚,以手去觸摸有滑順不留手感,並沒有新仿的澀手滯手感,這是老件瓷器才有的特徵。釉面呈現老件的溫潤柔和寶光,而非新仿製品的賊光,但卻沒有老件能觀察到長期使用留下的深淺不規則磨損痕跡。可能陪葬或窯址出土,未曾使用過。


3.胎土:胎質灰白,底座為澀胎,露胎處在燒火時自然形成的橙色胎皮,行話叫火石紅,符合宋影青胎土特徵。


     綜合以上分析判斷這件觀音瓷塑像,應為宋影青製品,造型比例協調,線條流暢,雕塑細緻傳神,端莊慈祥,體態輕盈,氣質高雅。色澤清淳淡雅,釉面肥厚瑩潤,有玉質感。充分體現了宋代時期瓷塑作品的獨特風格和純熟技藝,是我國古代瓷塑作品中的藝術結晶,值得收藏。


    


    


    


 


 


    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鎮窯創燒的釉色品種,青白釉來源於瓷器的釉色,又稱影青,是介於青白之間的一種釉色,青中泛白或白中閃青,故稱。釉面瑩潤如玉,敲之聲音如磬,被當時人稱為“假玉器”。多見刻花、劃花及印花裝飾,並有各種各樣的瓷塑。元朝在瓷業產區景德鎮設浮梁瓷局,專門生產宮廷及皇家用瓷,燒造出了像青白釉觀音菩薩像、青白釉多穆壺及一些藝術水準較高的青花瓷,對景德鎮制瓷業進行了統一管理,促進了元代瓷業的發展。


  


     瓷塑的燒造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面部模印,頭部以工具刻劃出發絲,身前瓔珞紋採用聯珠裝飾貼塑而成。水月觀音菩薩像的製作採用了模印、刻劃、貼塑等多種工藝相結合的手法,充分表現出元代瓷塑的特點。


 


本文來自: www.findart.com.cn


 


 


 


     瓷塑,亦稱瓷雕,它是在陶塑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自東漢瓷器產生以後,歷代都有各種形式的瓷塑作品。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兩宋時期,社會面貌和經濟生活都發生了較大變化,特別是在生活起居方面,逐步改變了以前席地而坐的生活習俗。生活方式的改變對當時的制瓷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家居陳設和觀賞瓷器的需求大增,瓷塑則是其中的一大類。瓷塑發展到宋代,一改唐代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風格,顯得寧靜而素雅,製作技藝更加成熟,表現手法豐富多樣,在繼承唐代現實主義創作思想的基礎上,瓷塑作品的造型更加世俗化,各部分比例適中,線條圓潤流暢,這是宋代瓷塑作品的顯著特徵。1978年夏,在常州市委大院內的基建工地上發現一口古井,井中出土的這件青白釉瓷塑觀音像,通高25.4釐米,後經省內外陶瓷鑒定專家多方考證,確認其為南宋時期景德鎮窯系的產品,屬於當時的家居陳設瓷。觀音頭戴化佛冠,面相端莊安祥,彎眉細目,秀鼻小口,胸佩瓔珞,身披通肩大衣,雙手結定印,手腕戴環釧,跣足,善跏趺坐于石崖之上。前面為蓮花插座,淨瓶和小鳥分列左右。觀音所披大衣和石崖處施青白釉,釉質滋潤,有冰裂紋,其餘部分都為澀胎。觀音面部經化妝土處理後,更顯得白淨細膩。這尊觀音像的細部雕琢十分精細,比如觀音的手指,刻畫細緻精到,連每根指頭上的指甲都纖毫畢現,令人歎為觀止。整件作品胎質堅致細膩,釉色均勻滋潤,澀胎的處理,更增加了作品的層次感。人物造型比例協調,線條流暢,體態輕盈。特別是對觀音面部的刻劃,匠心獨運,觀音面相豐腴,神態端莊安祥,大有俯瞰世間萬物、君臨天下的博大氣度和胸懷。充分體現了兩宋時期瓷塑作品的獨特風格和純熟技藝,是我國古代瓷塑作品中十分罕見的藝術精品。


本文來自---中華古玩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