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石篆刻藝術的鑒賞


         印章的美學價值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印章的藝術美和印章的材質美。印藝之美則可分化成四個部分:印文、印款、印譜以及印飾。


 


印章印文的鑒賞


         鑒賞印章文字,先要把握藝術表現手法的特徵,如書法、章法、刀法,再要體會印章印文內容中蘊含的情趣、意味,綜合起來細細品鑒、慢慢欣賞。


 


印章的書法


         歷來有成就的印藝家對書法都十分重視,我們在前面一章中已經有所瞭解,無一訛筆是保證印文具備鑒賞價值的重要前提。大家知道,書法是寫字的藝術,如果連字都不能識讀,還有什麼藝術鑒賞可言。印章之所以被歷代知識階層推崇、喜愛,也正是由於他的難能、他的艱澀所帶來的挑戰已 經誘惑。垂手可得的東西不具備挑戰性,也沒有誘惑力,更談不上鑒賞價值。而對於鑒賞者來說,識篆就成了一件首要任務。 篆字初看起來,是有點陌生,其實學起來很容易上手,要精通卻很難。篆字是以為中心發展而成,雖然後來已經變為意象,但探其本源,總有形的影跡可循,所以篆字從一開始就具備美術性。


 


印章地章法


         印文章法就是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位置安排和整體佈局的方法。符合情理的章法能給人以高品位的享受,不合情理的章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底蘊不足甚至是冒牌貨。章法的基本要求是平衡、老實、大方、端正,漢印章法大多根基於此,進一步要求自然生動、別饒情趣,這樣的印章才可供協商、玩味。


 


印章的刀法


         古人鑿銅刻玉,力艱功深,其過程較為複雜。佳石極宜受力,一如良紙之受筆墨,鐵筆所行之處,石屑紛披,呈現出天然崩裂的效果,留下的線條痕跡具有古拙蒼勁的金石氣息。刀法大致可分為兩種:沖刀和切刀。沖刀行進爽快,一瀉千里,很像書法中一拓直下的筆法,能表現出印章雄健淋漓的氣勢;切刀則行進較慢,用短程碎刀連續切成,一步一個腳印,猶如書法中的澀筆,能表現出印章遒勁凝煉、厚實穩健的氣象。有時兩種刀法結合起來使用,印章的效果更佳。


 


印章的情趣和意味


         我們知道,歷代許多文學家、詩人、書畫家都對印章情有獨鐘,許多印人同時也兼工詩書畫,他們常常取用一些典故成語、詩詞佳句或者俚俗語言作為印章內容,往往能出奇制勝,饒有情趣和意味。當我們鑒賞到這類語句時,也會覺得分外的有滋有味、興趣盎然。


 


印章邊款的鑒賞


         邊款,就是銘刻在印章面或周面的姓名、年月等文字記錄。按照鐘鼎等銘文的稱法,款是陰字凹入者,識是陽字挺出者,但是在印章領域,不論陰陽,通常統稱為邊款或款識,很少有把印章陽文款識稱為邊識的。


 


         上古印章極少署款,文彭以雙刀行書款開了風氣,此後的印家各顯身手,使印章邊款迅速上升為印章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了像繪畫題跋一樣的作用。在款識的刻制上,也同樣顯示出印家們精彩的刀法和高超美妙的書法境界,值得我們細加品鑒和賞析。


 


         印章款識除了可作書法碑帖藝術品來鑒賞外,有些款識還具有很高的文學性。它可以或記事或抒情,或談藝或品味,讀之令人神往,發思古之幽情。所謂方寸之間,氣象萬千,不單是指印章印文,而且也適合印章款識,兩者都具有金鑄玉琢的微 妙感覺,同樣引人入勝,喚起我們不盡的聯想,帶給我們無窮的意味。


 


印章印譜的鑒賞


         印譜是印文以及款識的載體。鈐拓精美的印譜不僅可以讓我們盡情欣賞其中的佳作,而且它本身也是一件藝術品。印譜的鈐拓,在清道光之前,都是只用印泥朱拓印章,並不墨拓款識,直到西泠印章藝術昌盛繁榮的晚期,才有林雲樓以拓碑帖的方法為趙之深墨拓印款,置於印譜後面。此後大家都來仿效,蔚然成風。印譜的鈐拓分為二個步驟,一是印底文字的鈐朱,一是印章款識的墨拓。濡朱鈐印必須選用優質印泥,好的印泥細膩光澤、不走油、不變質、厚而勻,具有立體感,鈐出的印譜持久如新、光豔可人。墨拓印款操作起來比較複雜,一方面要有熟練的技藝,一方面要把握時間,需要細心和經驗。印譜的製作,一般先拓墨款,後鈐朱印,墨款又分為墨拓和蠟拓,蠟拓不如墨拓精微清晰,只能應付一時急需,不宜制譜。墨拓根據墨色濃淡,又有烏金拓蟬翼拓之分,前者對比強烈、富有光澤,後者素淡清和,別饒雅趣。印譜傳拓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印文、印款的表達,故有刻之功六、拓之功四的說法,可見印譜鈐拓的重要性。考究的印譜裝幀素雅,紙選用淨皮綿宣、單宣或連史紙,每業每印每款,主但選摸、朱丹玄墨,交相輝映,令人賞心悅目,除了觀賞,還可臨習、研討,因而成為人們鑒賞收藏的寶貴之物。


 


 


 


來源---上海赫章印章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