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1607 ~ 1684) ,字青竹,後改字青主,號真山、僑黃、松僑、朱衣道人、公之它、石道人、青羊庵主等,山西陽曲 ( 今山西太原市北郊區西村 ) 人。


 


    傅山自幼穎悟,喜任俠,賦性剛直不阿。十五歲補博士弟子員,二十歲試高等廩餼。後就讀於三立書院,受到山西提學袁繼鹹的教誨和青睞。崇禎年間傅山與薛宗周等生員百餘名聯名上書為袁氏訟冤,勇挫閹宦權奸,後得以昭雪而名震朝野。明亡後他拜壽陽五峰山道土郭靜中為師,出家為道。他又多次從事反清的活動,並曾被捕,在獄中 抗詞不屈,絕食數日,幾死   康熙年間,朝廷開設博學鴻詞科,傅山時已七十二歲,給事中李宗孔、劉沛先薦其進京應試,他稱病推辭,陽曲知縣戴夢熊奉命促駕,竟令人舁其床而行,至都門外三十里,傅山抵死不入城,清廷免試,授封 內閣中書 放還。 他既不謝恩,亦不接受,出京時,送行者途為之塞。


 


    傅山通曉經史、諸子、釋老之學,著有《霜紅龕集》四十卷。長於書畫,精鑑賞,並開清代金石學之源。傅山在醫學上,也有著巨大的成就。 他精內科、婦科、兒科、外科,尤以婦科為最。 其醫著《傅青主女科》、《青囊秘訣》,至今流傳於世,造福於人。 在文學藝術上他更是一位富有批判和創造精神的思想啟蒙先驅。


 


    處於董趙書風籠罩書壇之際的傅山,也曾學過趙孟頫,明亡以後專攻顏魯公,再後直取魏晉,逆流而上,直入淵藪。全祖望《陽曲 傅青主 先生事略》雲: 工書,自大小篆,隸以下,無不精,兼工畫 他的小楷《千文》直追鐘王,樸實古拙。 他曾說: 楷書不知篆隸之變,任寫到妙處,終是俗格。 傅山喜以篆隸筆法作書,重骨力,宗顏書而參以鐘王意趣,並受王鐸書風影響,形成自己獨特的面貌,中年以前已得時譽。他後期對趙字貶斥得很利害 予不極喜趙子昂,薄其人而遂惡其書,近細視之,亦未可厚非,熟媚綽約自是賤態,潤秀圓轉尚屬正脈,蓋自《蘭亭》內稍變而至此與時高下亦由氣運,不獨文章然也。 ( 《霜紅龕集》 ) 。這一段書評史上 書如其人 的典型論斷,自然這與他生逢易代之特殊時期有關。他還在《作字示兒孫》中說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綱常叛周孔,筆墨不可補。 這種論述針對當時 奴書 盛行的清初書壇無疑是一副清醒劑。他力倡 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真率毋安排。 的藝術主張,以自然天倪為尚,三百多年來一直備受推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莊的敝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